重建腹式呼吸,远离肺脏疾病
2012-04-29肖明月
肖明月
腹式呼吸是中医养生学中常用
的呼吸训练方法,也称为调
息训练,即有意识地延长
吸、呼气时间,以腹式呼吸为主进行
慢的、深的、有规律的呼吸训练,以
实现自我调节,起到养气养神、经脉
流畅,保健强身的作用。现代康复医
学认为,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增加肺活
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
等其他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
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
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
易被大众接受。
腹式呼吸要求身体处于舒适体
位,前倾依靠位或者前倾站位均可,
全身放松。闭嘴经鼻腔深吸气至不能
再吸,仿佛面前有一盆盛开的鲜花,
深深地吸进其香气,呼气时将嘴缩
紧,如吹生日蜡烛,均匀缓慢地吹,
尽可能时间长一点,在4~6秒内将气
体缓慢呼出,减少肺内残气量。开始
训练时训练者可将两手置于肋弓下,
要求呼气时可以明显感觉腹部内陷,
吸气时则要感觉胸廓向外扩展。每次
训练10分钟,每天训练2~3次。患者
应自然呼吸,肩背放松,不可过度用
力。熟练掌握后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是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呼气或呼气过
长,以免发生喘息、憋气及支气管痉
挛。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
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大部分女性
由于生理的原
因,腹肌参与
呼吸的感觉通
常不明显。此
时可以采用仰
卧位,小腹上
放一本较有分
量的书,体会
腹肌随深呼吸
的收缩、放
松。当仰卧体
会到呼气时腹
肌是收缩的、
吸气时腹肌有
一定的紧张感
时则可以采用
坐姿或者站姿,体会腹肌与吸气、呼
气的关联。
目前,临床上针对冠心病、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
是缓解症状、防止疾病恶化及提高生
活质量,而积极改善心、肺功能,则
是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心肺
功能不全的人群,为克服自身通气不
足,过多地动用辅助肌群,形成不正
确的呼吸方式,这样不但不能纠正低
氧状态,而且增加了呼吸肌自身耗氧
量,易导致呼吸肌疲劳。而腹式呼吸
可延缓呼气流速,增加气道内压,以
抵抗气道外压力的动力压迫,防止外
周小气道过早陷闭,便于肺泡内气体
的排空,从而增大潮气量和减低呼气
频率,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状态
和低氧现象,提高气体交换的效能。
肺功能受到损伤的患者,其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职业及劳动能力
受限,并影响其参与家庭及社会活
动,从而促使患者心理上出现抑郁或
焦虑情绪。腹式呼吸过程中胸廓的扩
张收缩,使胸腹之间的横膈肌跟随上
下活动,对肺脏有按摩的作用。每次
做完腹式呼吸后,患者会感到周身发
热,血流加快,头脑清爽,十分舒
畅。患者用腹式呼吸方式,多吸入新
鲜空气,尽量排尽肺内残气及其他代
谢产物,并供给各脏器所需的氧分,
改善肺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