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截面数据的江苏省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2012-04-29史鹏
史鹏
摘要:本文从江苏省地区分类的角度,将地区因素设置为虚拟变量,选取2009年江苏省各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检验分析了江苏省各个地级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各个经济因素的关系,农民纯收入和各个经济因素的关系。从而得出农民收入的主要带动因素是人均GDP,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带动因素是人均存款。且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动当地的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解决收入差距主要方法是要打破二元经济,兼顾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苏中地区要改善GDP质量,帮助居民增收。
关键词:截面数据 江苏省 收入差距 实证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达4000美元,已进入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但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我国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和47%左右,所占份额并不高,并且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而江苏省的经济状况比较全国,显然具有明显的优势。江苏地处长三角地区,位于上海临近腹地之中。2011年度江苏全省GDP达到了40903亿元,人均5.2万元左右,根据当时汇率折算相当于7700美元,并且江苏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但是不可否认江苏省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贫富收入差距,这其中以地区之间经济的差距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最为明显。根据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划分,江苏省的十三地级市中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和常州五市是苏南地区,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是苏中地区,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五市是苏北地区。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计算可知,苏南的人均GDP大约是苏中地区的两倍,而苏中地区又是苏北地区的大约两倍,可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内地区之间发展亦很不均衡。与此同时,江苏省的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在逐年不断减小,但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而且二元结构存在依然很明显,尤其是苏北地区,情况尤其突出。2010年江苏居民收入调查结果: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在缩小,由2.57:1降至2.52:1。比较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日韩,江苏省的城市、农村收入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关于江苏省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充裕,因此也亟待江苏以及其他地区的学者挖掘、指点。
二、相关文献概述
江苏省的经济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增长全面企稳。经济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省内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虽然全省各地的经济都在增长,但是各地之间的贫富收入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明显。2009年江苏省内人均GDP最高的苏州市是宿迁市的4.79倍,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2.05倍。
陈丹立等人的《江苏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指出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政府转移支付和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正相关关系,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财政收入中用于科教文卫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有着负向关系。其中强调了政府工作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巨大作用。
姚雯霄的《浅谈江苏城乡收入差距及对策建议》中提到要求政府控制农资价格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民增收广开财路,并加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从根本上来看并没有依据实证发展提供更好更全的思路。
三、江苏省收入地区收入情况分析
一条长江把江苏省分为了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和苏北,九十年代之后,江苏省广大面积化为极具不匹配的两块,不能体现出各地之间的差异。所以,现在通行的划分为苏南、苏中以及苏北。苏南历来是鱼米之乡,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地区之一。而苏中地区是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直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发达。而处于最北边的苏北地区,发展的底子薄弱,人口众多,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压力较大,很长时间也没有纳入长三角的范围,离中心城市距离较远,所以是江苏省内最不发达的板块。
最高的苏州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的宿迁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倍,同样苏州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宿迁市的2.14倍。江苏省地区之间之间收入差距还是相当巨大的。苏南地区的人均收入明显要高于苏中地区,而苏中地区也同样要高于苏北地区。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稳定在2.14左右,城乡差距最大的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5倍。城乡差距最小的宿迁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1.8倍。可见,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很大的,二元经济结构还是相当明显的。
四、基于截面数据关于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根据以上数据,加入两个区位因素导致的虚拟变量x7和x8,其中x7=1,该市属于苏南地区0,该市不属苏南地区,x8=1,该市属于苏中地区0,该市不属苏中地区,y1是农民人均收入。
建立模型y1=b1x1+ b2x2+ b3x3+ b4x4+ b5x5+ b6x6+ b7x7+C
残差平方项e2对解释变量log(x1)、log(x2)、log(x3)、log(x4)、log(x5)的散点图主要分布图形中的下三角部分,可以看出残差平方项e2随着log(xi)(i=1,2,3,4,5)的变动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模型存在异方差。
所以修正上述模型为:log(y1)=b1log(x1)+ b2log(x2)+ b3log(x3)+ b4log(x4)+ b5log(x5)+b6x6+b7x7+C
与此同时,经过检验发现x1、x2、x3、x5高度相关
运用逐步回归法确定选择变量,舍弃变量x3,得到模型log(y1)=b1log(x1)+b2log(x2)+b4log(x4)+b5log(x5)+ b6x6+b7x7+C,也说明城镇固定资产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不是很大。运用计量软件EVIEWS对上述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
0.11217X7。
所剩下的四个变量都比较明显,拟合度也达到了0.978455。F值达到了90.83088,p值为0.000001,也非常明显。考虑到是运用的是截面数据进行,所以要做使用White检验,计算结果如下:P值为0.49510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存在异方差的原假设。可知,此模型已经成立。
由上述模型分析可知,江苏省农民的纯收入和人均GDP以及人均存款關系非常明显,而分析到工业化水平的时候发现农民的收入并没有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增收,明显的体现出中国二元经济的特点,很可能是江苏地区的工业的产成品和原料大多都是舶来品,而江苏地区的工业很多都承担着加工商的角色,没有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苏中地区的农民收入要比同条件下的苏南和苏北更低,说明相比而言,实际上苏中优良区位因素反而使得农民收入减少,苏南、南京和上海发展并没有明显使得农村居民受到好处,经济发展没有转化成农村居民收入。
五、基于截面数据关于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由表3数据加入两个区位因素导致的虚拟变量x7和x8,其中x7=1,该市属于苏南地区0,该市不属苏南地区,x8=1,该市属于苏中地区0,该市不属苏中地区,y2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模型y2=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C。
对x1、x2、x3、x4、x5进行异方差检验,残差平方项e2对解释变量log(x1)、log(x2)、log(x3)、log(x4)、log(x5)的散点图主要分布图形中的下三角部分,可以看出残差平方项e2随着log(xi)(i=1,2,3,4,5)的变动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模型存在异方差。故用对数法进行修正得到以下模型:
log(y2)=b1log(x1)+b2log(x2)+ b3log(x3)+b4log(x4)+b5log(x5)+ b6x6+b7x7+C
与此同时,经过检验发现x1、x2、x3、x5高度相关。
运用逐步回归法确定选择变量,舍弃变量x3,得到模型log(y1)=b1log(x1)+ b2log(x2)+b4log(x4)+b5log(x5)+b6x6+b7x7+C,也说明城镇固定资产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不是很大。运用计量软件EVIEWS对上述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
所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log(y2)=5.081507+0.144333log(x1)+0.323514log(x2)-0.07701X7。
所剩下的三个变量都比较明显,拟合度也达到了0.981879。F值达到了162.5524,p值为0,也非常明显。考虑到是运用的是截面数据进行,所以要做使用White检验,P值为0.2157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存在异方差的原假设。可知,此模型已经成立。
由上述模型分析可知,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和人均存款关系紧密,也可以证明银行的储蓄主要是来自城镇居民,而人均生产总值并没有成为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我省众多城市GDP的附加值很低,不能有利带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这里也体现出中国二元经济的特点,很可能是江苏地区的工业的产成品和原料大多都是舶来品,而江苏地区的工业很多都承担着加工商的角色,没有能够带动城镇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苏中地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比同条件下的苏南和苏北更低,说明相比而言,实际上苏中优良区位因素反而使得居民收入减少,经济发展并没有明显使得城镇居民受到好处,苏中地区的工资水平和企业家利润空间偏低。
六、对实证结果的讨论和政策建议
由上文的实证可以知道农村居民增收主要还是靠经济增长来带动,GDP的增长速度能极大地带动农村居民的增收。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的来源主要是储蓄额的增加,也就是社会投资的增加额,而GDP的增加仅仅是第二位的。所以当前帮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方法还是要极大的依赖于GDP的增长速度。
江苏省得经济二元结构依然很明显,尤其是苏北苏中地区,农村发展还相对落后,依赖于GDP增长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不是长久之计,最重要的是打破二元经济的结构。
首先,要打破资源配置过度倾斜。
资源倾斜配置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工业化的一種战略。但是过度的资源倾斜将导致经济二元强度增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实际上政府的资源一直是严重的倾斜于城市和工业,具体表现在城市工业工资大大超过农业工资,造成了资本利润率大大下降,难以构成刘易斯所谓的经济增长源泉。二元结构的消除主要是靠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对农业的支持。所以,现今要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农业的重要性,注重江苏省内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和农业稳定发展
其次,要打破户籍限制。
按照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模型,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的转移。因为只有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才会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才能加速二元向一元的转化。户籍现今已经成为阻止人员流动的一大重要因素,对二元经济的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打破传统的户籍限制才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推动农村居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最后,政府要制定政策扭转二元经济。
江苏省二元经济在沿着刘易斯经济发展模型的路径中受到很多的制约因素,经济的一元化不能按其途径顺利进行,因此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刚性。二元刚性的加固,不仅对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而且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问题因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由于市场经济不能自动的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所以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起主导作用。在今后的政策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工业应该支持农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积极扩大城市非正规就业空间;切实转换农民的身份,使其真正的参与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潘剑锋. 基于截面数据的浙江省地区收入差距的计量经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 (08)
[2] 江苏省信息中心课题组. 2010年江苏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 [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1期
[3]曹裕、陈晓红、马跃如. 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J].2010年3月
[4]陈丹立、周雷、余珊萍. 江苏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问题研究,2007年12期
[5]姚雯霄. 浅谈江苏城乡收入差距及对策建议[J].经济与法. 2011年10月下
[6] 王小鲁.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趋势[J].中国市场杂志社出版.2010年第20期
[7]汤音. 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J].商业观察,2010,(01)
[8]阮加,阮敬科.收入分配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1(2):59-62
[9]王光伟.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现实思考[J].研究生论坛,1989年博士生专号
[10]童里.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党政论坛,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