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迷文化研究
2012-04-29杨揄熹刘柏因
杨揄熹 刘柏因
【摘要】耽美文化在青少年群体里的传播蔓延,使它已然成为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追求时尚的一种广泛流行的亚文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传播现象。文章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试图从更全方位也更客观的角度去探寻耽美文化的面貌和流行的原因,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迷文化;耽美;新媒体;迷群
御宅族、Cult友、字幕组,在许许多多的本土或外来的文化潮流中,耽美文化由在杂志摊上渐渐出现的耽美主题书籍杂志,到网络社区里数量巨大的耽美作品和迷群队伍,已然成为迷群当中鲜亮的一支。关于耽美文化,国内学者有从心理、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的一些研究,提出了各自对耽美现象的观点。研究将结合定量分析的数据,进一步探究其群体样貌、背后动因及正负面影响。
耽美迷群概述
迷群的概念。学者亨利·珍肯(Henry Jenkins)在《文本的偷猎者》一书中提到,“迷”是指“狂热地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迷恋、仰慕或崇拜影视歌星或运动明星的人”。“迷”将媒介使用行为看成一种文化活动形式。[1]迷通常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是相对于广大主流受众的小众群体。
“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被日本漫画界所用后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情感,即“BL”。耽美文学与一般的同性恋文学有很大区别,其作者与读者都通常为异性恋女性,因此也有学者提出耽美文化中的“想象与现实的混淆”[2]。耽美作品也通常蕴涵着柔情与伤感等女性特质,在耽美的世界里,男男之恋被描绘成一种完美精神世界里最为理想的恋情。
耽美迷群特征。由于耽美迷群以女性为主,她们又被称为“同人女”。从较普遍的研究结论来看,同人女群体年龄大多分布在14~25岁之间,以青少年为主。在性取向上多以异性恋为主,同性恋只占极少数。另外,她们还具有普遍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3]
耽美迷群有自己的特殊称谓,如腐女、耽美狼。深度的耽美迷们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和身份认同。在著名耽美社区露西弗俱乐部,注册会员需要正确回答网站给出的关于耽美作品的专业问题,相关QQ群也往往需要填写与耽美文化有关的身份验证内容才能获准加入。
迷群形成原因
迷群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个人因素方面,一是在心理上能够通过对迷文化的接触赢得文化资本所带来的自尊意识、寻求群体归属及获取符号狂欢的快感;二是在生活方式日趋丰富的当下,耽美迷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耽美小说、漫画,也有条件去网络上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媒介因素上,传播技术的发达促进了动漫作品大规模快速地传播进来,同时又提供了耽美文化生长的平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其中主要为青少年,逐年增加的女性网民当中也包含着大量的耽美爱好者。
调查结果中的耽美迷群样貌
在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关于参与耽美文化的原因,有消磨时间、放松娱乐、找到群体归属、追随潮流、能够和同学朋友有更多共同讨论的话题、希望自己创作作品发布、缺少有兴趣的文化产品、喜爱故事内容,其他几个选项间,放松娱乐这一接触媒体的本身原因成为最重要的选项,占37%,其次是对故事内容的喜爱,占28%,而消磨时间和放松娱乐加起来占54%的比例。
在调查的对象当中参与自己创作的人数不多,仅有一人在参与创作的作品数一题中选择了1~5部。在尚未自己创作作品的回答者中,有29%有在今后进行创作的意向,大多数选择只阅读已有的作品。在关于所偏爱的耽美口味一题中,66%的选择为清水文,即没有太多露骨情节描写的作品,而在耽美作品吸引您的地方一题中,大部分人选择了唯美动人的同性爱情故事,也有部分选择享受帅哥美男的视觉盛宴,另外则是了解另一种生活。
关于耽美作品的吸引要素,问卷具体地考察了不同要素在耽美迷群中的吸引力程度,综合结果各选项较为平均,但最高的仍为“爱情的纯粹,感情的真挚”,以及“耽美界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非常吸引人”。另外,在“耽美作品能够让女性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描绘、欣赏和观察男性”中,男女被调查者的选择有明显的不同。
从调查结果能够看出,大部分耽美迷参与耽美文化的方式仍是通过阅读和观看,有小部分也同时参与讨论,但自己创作的比例很少,而接触耽美文化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与接触媒介产品的一些普遍目的重合,即消磨时间和放松娱乐,但对故事情节的欣赏也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具体内容上,人们更多地欣赏纯粹的感情和作品本身的精彩,但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平等的意识也有一定影响。
传统媒体时代耽美迷群的媒介接触
接触耽美内容的传统途径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耽美内容的接触途径非常有限,耽美迷为了一张CD或一本漫画经常需要大费周折,通常是通过购买盗版及走私影音制品获取媒介内容,如上海文庙很多年前就成为全国耽美爱好者之间闻名的交易场所。
传统媒体时代耽美文化的传播特点
①有限的人依靠有限的渠道进行有限的传播。这个时期,大众传播(限于图书、音像)和人际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最早接触到耽美文化的一批人,纯粹是出于兴趣或偶然接触到耽美内容,而这些内容并没有贴“耽美”的标签。②人际关系顾忌导致的信息壁垒的问题。即便是在今天,仍然有一部分耽美迷对在现实中谈论该话题有所顾忌,常常选择不公开的态度来进行媒体接触,导致信息无法流向身边人群,形成信息壁垒。③资源稀缺,不易获得,加大了进入耽美圈的难度。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只有少数青少年接触到部分日本流传过来的耽美作品,如经典漫画《绝爱》等,但是这时还远未形成一个文化群体,因为跨国的物质交流较为昂贵和缓慢。④接触无意识。在我们针对此项研究所作的小规模调查中发现,从小学或初中就接触耽美文化的受访人皆表示最初只是喜欢漫画,而漫画的一些作品恰好被归为耽美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耽美族媒体接触特点
(1)网络成为主要的传播平台。网络犹如放大器,让耽美迷这个群体从低调的潜伏到势不可挡地走上台前,也使资源获得更为便利:
耽美社区及论坛。网络虚拟社区成为耽美文化传播的最主要载体。如露西弗俱乐部、桑桑学院、耽美中文网等。每个社区皆有较为固定的创作者、活跃用户,使用固定的术语,形成一定的社区规范。
微博。新浪微小说大赛转发前20名中,耽美题材的就占11名,以至于组委会不得不分类出“耽美”系列单独评选。作为互动性及传播性极强的新兴网络工具,微博的传播效果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传统媒体。
豆瓣小组。关键词为“耽美”的小组为222个,最火爆的耽美小组成员多达17754人。千人以上的小组为14个,加上若干几百人小组,合计约7.6万人。
耽美游戏。即以同人故事为题材的电脑游戏,较为著名的有《耽美梦想》、《纸砂草书》、《东方》系列、《月姬》、《寒蝉鸣泣之时》等。
(2)传统媒体推波助澜。通过对“腐女”概念的传播,让耽美族这个原本边缘的文化群体迅速变得广为人知,传统媒体在概念传播、观念普及上仍然有着不容怀疑的话语权。此外,现在耽美杂志也已经可以像普通动漫杂志一样出现在书摊上。
(3)手机媒体进一步渗透。彩信、手机耽美游戏、手机电子书、耽美手机桌面,各种耽美产品通过手机应用流行起来,随着手机逐渐成为各种媒介的融合终端,耽美文化借助手机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全媒体时代耽美迷群的新特征:
(1)从消极的受众到积极的受众。网络充分激发了网友的表现欲、传播欲和认同欲,他们积极地传播,参与讨论甚至创作,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漫画小说,而发展成对众多社会现象的调侃。
(2)从大众到小众再到大众。网络的介入使得耽美美学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社会,耽美群体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受众知悉并加入耽美的行列,曾经像宗教式的话语体系逐渐发展为流行网络语,小众又渐渐形成大众的趋势。
(3)从低调到高调,伴随有身份认同优越感的集体无意识。随着耽美渐成潮流,不管是否真正对耽美产生兴趣,不少网民喜欢宣称自己为“腐女”,并乐于使用各种耽美术语。曾有耽美迷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平时只要和一些同学说“我是‘露(露西弗俱乐部)上的”,同学们就会对她刮目相看,言语和眼神都“柔和”了许多。
接触耽美内容的影响
积极影响。(1)让有共同爱好的人们获得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耽美网络社区的互动性能够使耽美迷获得即时的反馈,通过共同话题的参与和讨论,网民可以获得身份上的认同。(2)多元的价值观让社会更加宽容。耽美作品不仅使同人女沉醉于爱情的凄美和伟大中,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的一些观念。在本研究的小规模调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耽美作品改变了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
消极效果。(1)过度狂热导致的不理智和习惯性依赖。同人女对耽美的痴迷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性的依赖,正如一名耽美迷所言:“我如果哪天不看看翻翻BL动画、漫画小说,就会不舒服,而且一看见BL的动画漫画我就必买。”此外,还有女性耽美迷由于过分沉溺于耽美漫画,男朋友无法理解,感情方面遇到障碍。(2)耽美作品良莠不齐,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为了吸引点击率,有些耽美网站不惜推出近似情色的小说作品,以耽美之名,行庸俗之实,不仅缺乏美学价值,还易荼毒青少年的思想。(3)现实生活人际沟通障碍。有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将耽美与性取向相联系,将其视为变态心理的一种,认为耽美爱好者存在“心理问题”。而这种问题也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障碍。
结论和启示
全媒体时代的迷文化比以往任何时代的迷文化更能得到广泛传播,网络及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打破了小众亚文化的信息壁垒,使得耽美迷群队伍日益庞大。随着传统主流媒体越来越多地向网络寻找信息源,它们对耽美现象的报道又进一步扩大了该文化的影响范围。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全媒体时代耽美风潮的形成,是各种新老媒体联动的结果。
对多元文化的宽容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耽美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应该获得其应有的存在空间。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市场的逐利行为使得打着“耽美”旗号的各种文化作品良莠不齐,如果不加以把关甄别,势必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误导。因此,在新兴媒体逐渐有更多话语权的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更应该以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有所担当,让青少年拥有选择各种文化权利的同时,也能够在一个更成熟理性的媒体环境中汲取更有价值的营养。
参考文献:
[1]张姗.迷研究理论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7(5).
[2]王萍,刘电芝.“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研究,2008(10).
[3]苏威.耽美文化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原因及其网络传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吴彦明.“迷”之谜团——迷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广告学研究,1997(7).
[5]郑雪梅.大众传媒文化之网络文化现象解析——网络耽美文学流行现象中的社会心态[J].文学界,2010(7).
(作者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生)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