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两银子的价值变迁

2012-04-29无斋主人

艺术品鉴 2012年6期
关键词:翰海米价银两

无斋主人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英雄传》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高得吓人。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4.9元一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5782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891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

南宋“静江府”五十两银铤

重:1977、8g

成交价:RMB 690000、0000

拍卖时间:2012年4月北京翰海2012四季拍卖会

南宋“泉州免丁”五十两银铤

重:1894、9g

成交价:RMB 713000

拍卖时间、2012年4月北京翰海2012四季拍卖会

南宋“泉州免丁”五十两银铤,原始状态,铭文分两部分,刻字部分:“泉州起发淳六年上限秤子董成免丁监官迪功郎口口江口”。戳记部分:“盛缣海郡宅贾沈执中京销海郡宅口熔林伯口”。

南宋“道州马司银”五十两银铤

重:1989.6g

成交价、RMB 575000、0000

拍卖时间:2012年4月北京翰海2012四季拍卖会

铤面刻字铭文:“道州起发淳六年上半年马司银每铤伍拾两赴淮西总使口口口口口迪功郎道州录事参军廖朝散郎知道州军州事李”。为流通货币的,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的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空前的庞大,加上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

《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3-7石大米,以宋石59.2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870-2030元。

如果再进一步深究就会发现宋朝“钱”比人民币还值钱。苏轼文集里提到他贬官黄州,一家数十口(至少20人吧)一月开支只有4500钱还能有余,按上述银价计算只有1975-4570元人民币(现在平民百姓一家3口一月基本开支也要3000多元啊),拿到今天的小地方也算勉强过日子,何况他还是官宦人家不事生产还很有体面。这样看起来上述米价应该是指京城里较高的,而不是一般地区的米价。这样一来,一两银子的实际购买力还有可能大大超过上述数据。

清初的银两购买力稍低于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据统计,鸦片战争前,每年世界银产量的70%多都被用来购买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了),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及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287-670元人民币。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除中国传统的“银两”外也出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银币,被称作“银洋”。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305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925元;北宋朝中期870-2030元;盛唐时期2891—5782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这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

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对后世影响很大。

就拿《水浒》中的具体事例来看。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925元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925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28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4625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一桶要5贯钱,4625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猜你喜欢

翰海米价银两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巧降米价
清末银元单位问题的论争
慰父(新韵)
“水稻抗议”
郑板桥解画谜巧破案
兽医之死
栉风沐雨二十载 华章再谱新时代
“翰 海”、 “瀚 海” 词 义 考 辨
翰海春拍将首推名优茶专场
兄弟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