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玉与杜康相遇
2012-04-29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的端庄温润,亦与中华民族谦恭温良的秉性交相辉映。玉的灵性滋润着华夏儿女,氤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审美观念。
中国同时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形形色色的饮酒器皿,玄妙绝伦的典故传说,美轮美奂的诗词曲赋,给蕴涵深厚、博大宏伟的中国酒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珍奇的面纱。
在历史的长河中,玉文化犹如潺潺之溪流,温润、婉约;酒文化犹如奔流之江水,宽广、厚重。在传承的历程中,它们延伸、交融,相得益彰,不断地碰撞出智慧与灵性的火花。于是,—种弥散着贵族风范,尊贵而典雅的饮酒器皿——玉制酒器应运而生,并随着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经济的变迁而繁衍、发展。
中国古代的酒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盛酒器主要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饮酒器有觚、觯、角、爵、杯、舟等。其名目之繁多,装饰之富丽,当属世界之首。且酒器的制材也各不相同。而其中的玉制酒器更是备受皇室贵族、达官显宦的青睐,成为显贵身份与典雅品位的象征。
汉代是中国酒文化礼仪化的开端,同时也是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丝绸之路开启了东方古国与西域诸国的交融之门,便利的交通运输加之皇室的倾力支持,为取运玉石原料提供了许多便利,为玉器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汉代玉角杯,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玉制酒器。它由整块的青玉石料雕制而成,玉质上佳,温润致密,整个杯体呈半透明状,晶莹透亮。杯口为圆形,杯身呈犀牛角造型,下部则呈缠丝状向上折回,顶部分叉卷向杯体两侧,颇具曲线美感。杯身的纹饰则是阴线双钩及浅浮雕勾连云纹并蟠螭纹,散发出历史的厚重与皇室的尊严,堪称中国汉玉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到了唐代,安定的政治,强盛的国力,繁荣发展的文学艺术为玉制酒器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温良而适宜的发展环境。在繁荣的诗酒文化氛围中,唐代玉器出现了风格截然异于两汉的,极为丰富的装饰题材,其风格摆脱了汉时旧式的束缚,转而面向自然的风光与情趣,带有浓郁而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
在文化开放文明进步的大唐,外来文化的精髓也同样作
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体现在玉器艺术的创作灵感中。如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尖叶忍冬纹八曲长杯,它由和闻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用料为上乘中的上乘。椭圆体呈八瓣花状,杯的腹部装饰着浅浮雕和阴刻卷草纹,底部为椭圆形圈足,整杯呈现出中亚的西域风格,引人浮想。除此之外,西安玉祥门隋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玉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带把云纹玉杯、莲花纹玉杯等都令人赏心悦目,是精巧瑰丽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明清时期,崇古风达到极盛,仿玉和时作玉器并行。这段时间的玉器,经历了宋代的浓厚生活气息图纹,明代的简约板滞风格,清代的精雕细琢、追求深远画意的发展与变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造就了历史更替之美。而明清两代对酒的把玩也可圈可点,人们饮酒讲究“陈”字,年代越久远,酒力越遒劲,酒品越上乘,酒道越高深。酒道将酒文化推向了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
清代的玉制酒器具有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它们造型特殊,器物薄而晶莹,纹饰多采用平面起浅浮雕,琢磨细致精巧,表面柔润细腻。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的痕都斯坦白玉单耳叶式杯,杯体白玉质地,胎薄而体轻,呈花叶形状,口、壁舒张而器足收束细小。在简约风格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清丽素雅中又透出富贵之气。
仿古玉的盛行是这一时期玉器的另一个显著特征。现存于故宫博物馆的清中期白玉夔龙纹蟠螭觥,是仿制商周青铜的一种酒器——兕觥。清宫玉器中仿兕觥的造型者数量很多,体态更是千姿百态。因为这件器具的柄形为蟠螭,故名蟠螭觥。它玉质白润、微瑕。敞口大腹,体形粗壮,大气而富有帝王气息。器身以夔龙纹为主体纹饰,器口、主体纹饰的上下边缘各有一周回纹。流下饰一凤头,头下套活环,龙凤交织,象征着无上的繁荣富贵和尊严权威。器配紫檀木座,与玉杯杯体浑然一体,毫无矫饰之痕迹,演绎出仿古玉器别样风雅古韵。
玉,令人神往;酒,令人心醉。玉制酒器所彰显的无与伦比的造型、精美绝伦的雕饰、独一无二的工艺,恢弘富丽的气度,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推动、碰撞、交融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与兴衰更迭,并在这古老民族的史书中留下了道劲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