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古玉
2012-04-29顾宁胡建君
顾宁 胡建君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龙,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具备风雨雷电的力量,又有群山莽川的雄姿,始终得到人们广泛的尊重与喜爱。《易经》第一卦也是以龙为喻,源远流长的龙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
话说伏羲氏时,也是由于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了文字,中华文化从而得以推陈衍化、代代传承。龙从水中来,孔子云:玉为水之精。管子说:玉者阳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龙与玉在精神上若合符契,注定相生相遇。玉与龙可谓完美结合的精神产物。龙行天下,德化天下,玉雕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其形象是历代艺术形式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其功用与意义也在历代得到延伸变化,但真正的身世却始终扑朔迷离,费人神思。
以龙为主题纹饰的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大类型,其历时之久,工艺之精,形制之复杂,构图之多变,寓意之丰富,均为其他纹饰所不及。如果说龙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种凝结,那么作为造型艺术的龙纹玉器,则堪称龙文化的物质载体。从史前到清代,从简约到繁复,从宗教走向艺术,从天上落人人间,历经数千年变化,形成了各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中华玉龙凝聚着中华文化内在的和谐的审美灵性,记录着人世的风霜雨雪,也呈现着时代的文明变迁。
最早的玉雕龙当属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和C形龙。其中被公认的中华第一龙——C形玉龙作为重要的部落图腾和祭祀神器独立存在于红山文化时期,其余历代均不可见。对于C形玉龙的形式和功能,学术界多有争论,有认为C形龙的形式起源于蛇身、马首,其功能是红山先民沟通天地用于祈雨的神器;也有学者认为C龙是红山时期最大的部落图腾。但无论哪种说法至今尚缺乏明确的考古学依据,云龙蔓衍,天雨缤纷,不知何处是安身立命的原乡?
当然,C形玉龙作为远古时期原始拙朴的艺术形态,不可能凭空产生,必定会与先民的真实生活或自然界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蛇身马首的说法似乎不能将C龙与祈雨的原始功能相联系,马和蛇这两种动物均与降雨无关。通天近神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线索:C龙背部的打孔位置应该是破解C龙的密码所在。馆藏两件C龙用绳穿系悬挂后,答案出现了:C龙的龙嘴及龙尾完全在一个水平面上!由此可知,原始先民最初使用C龙时并不是以目前馆藏陈列的竖列形态出现的。可以想见,高高悬挂的红山先民顶礼膜拜的C形玉龙正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雨后彩虹的化身,雨神与龙文化的内涵在此微妙重迭。龙与水本来就相依相生,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也说明了龙与水的联系。先民们虔诚祭拜的正是给他们带来滋生草原万物的雨露的彩虹,有着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更代表着万物新生与龙的传人代代繁衍,那是一种神谕的力量。C型玉龙也是红山文化时期至高无上的神权象征。目前馆藏的两件C型玉龙经考证均为单独埋葬,足够说明C型玉龙在红山文化时期的重要地位。
红山文化玉雕龙的另一代表玉猪龙也是“唯玉为葬”习俗的典型器物,虽形态、神韵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每件玉猪龙都有着外观刻画的共性:身体呈蜷曲状,立耳,重环眼或水滴眼,龙身首尾相接部位或有缺而相连者,亦有完全断开者,龙身光素无纹。其面部刻画或繁或简,神态各异,或面目狰狞,或拙朴憨厚,或轻盈灵动,或神采飞扬……无论何种神态,凝神观望之间,默然相对之时,总能感觉到一种力量与生命的奇迹,一种神秘的呼唤和昭示,那是人与玉龙之间跨越5000年时空的对话。
由尊贵的C龙与玉猪龙拉开中华玉雕龙的序幕,玉龙文化从此生生不息,如长江黄河一般,滋润灌溉了中华民族龙之传人的血肉土壤。
如果将玉猪龙和商代早期的玉龙进行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其演变传承关系。商代玉龙在红山玉猪龙的基础上衍生了“龙角”,即俗称的“蘑菇角”,眼睛也由红山猪龙的重环眼或水滴眼演变成商代特有的“臣”字眼。龙身增加了丰富的阴刻线纹饰。商代玉龙身形似蛇且短,尾部勾卷,一般只雕一足,嘴部大张,神态狞厉凶猛。商早期玉龙一般为片状,阴刻线纹饰有双阴线和单阴线两种,折线及弧线转折有力,俗称“折铁线”。商代晚期纹饰则出现减地阳线,表现更加丰富。商代玉龙与红山玉猪龙一样呈蜷曲状,犹如孕育中的中华龙文化的生命胚胎。
西周玉龙龙身更为细长,玉龙体态逐渐舒展,龙身纹饰更为复杂,更具丰富的装饰效果,多用绵延舒缓的弧线,龙身出脊齿纹比商代繁密,且更盛行。龙首蘑菇角消失演变为云纹式耳型角,眼睛仍有菱形眼或臣字眼,且臣字眼眼角拉长且向内勾卷,形成西周特有的风格。
春秋时期玉龙龙身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线纹,更突出了龙形轮廓线,龙身更长,呈“S”形、“W”形或变体“S”形,龙身多密布谷纹、卧蚕纹及组合隐形龙纹。春秋早期卧蚕纹相对饱满繁密,立体感强,陀工干净利落,底子平整。春秋时期龙眼多为单阴线或双阴线圆圈眼、椭圆眼或丹凤眼。组合隐形龙纹分吐舌及不吐舌两种,有的龙舌用绞丝纹表示,十分细致生动。
战国时期玉龙的造型完全摆脱了商周时期严谨规范的艺术风格,构思巧妙大胆,身形夸张,体态富于变化,且出现大量的组合龙纹玉佩件,布局疏密有致。战国龙纹除沿用春秋时期玉龙的主要器型外,还增加了大量镂空雕玉龙。浅浮雕技艺趋于完美,三层立体浅浮雕技艺为战国龙纹玉璧的典型特征。从已出土的各种造型的玉龙佩看,战国玉龙身体扭曲翻转,“S”型、“w”型及变体“S”型玉龙佩更有生动丰富的变化发展。早期龙身多以浅浮雕勾云纹装饰,中后期普遍装饰谷纹、水滴纹、游丝线网格纹、游丝线云纹、竹节纹、S纹等等。浅浮雕、镂空雕相结合,错综繁复,局部用游丝线区分面与面的关系,底子平整,抛光精细,玻璃光泽是战国玉雕器表抛光的典型特征。
战国玉龙与西周玉龙相比,龙首变小,龙角也演变成近似耳朵的样式,有些龙纹在脑后有勾状的长角。龙眼早期沿用了圆圈眼及圆角方形眼,后期多为橄榄形眼和眼眶清晰、眼角修长的杏眼,眼睑部位一般用两条细双阴线各向外侧减地,突出眼睑的阳线效果,眼睛部分打磨修整精细,突出龙眼的圆雕效果,使整件玉龙更为传神威猛,这样的工艺技法也许比绘画艺术的画龙点睛更为细致精妙、生动直观吧。战国玉龙吻部一般长而上卷,下唇呈圆弧状,口微张。也有龙嘴大张,并露出尖锐牙齿,视觉冲击强劲有力。龙尾多分叉,少数将龙尾雕成凤首状,无明显的四肢,少数出现如爬行类的肢体。战国玉龙刀法娴熟洒脱、道劲干净、出神入化,充分显示了战国时代奋发图强、意图称霸的强势精神风貌,不愧为历代玉雕龙的第一个高峰时代!
汉代是玉龙造型的真正定型期,在形式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汉代美术整体上具有雄深雅健的风格,汉代玉龙也在战国时期自由奔放、生机勃勃、姿态万千的基础之上,更呈现出尊贵威武之态、翻云覆雨之势、气韵生动之神采。此期玉龙多与螭龙、凤纹组合出现,亦有单独出现,龙身多作团龙状,表面饰浅浮雕谷纹、勾连云纹等。出现四肢,形若走兽,四肢关节处出现密集排列的游丝阴刻线。龙爪多呈团球状,一般为三爪,长尾翻卷,多分叉,少数身躯上出现双翼。头部较长,眼部多为丹凤眼,眼睑部位多为双阴起阳线,眼梢拉长,龙睛微凸,口部大张,斧形嘴,上下各雕出一颗尖齿,部分呈吐舌状,云形耳,部分玉龙出现长而分叉的角。汉代玉龙少了战国玉龙的威猛狰狞,多了一份成熟的内敛和稳重。任何一件玉雕作品的神韵气质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时人的审美心态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商周战国时期是玉龙演变的发展期,汉代则是玉龙发展的成熟期,也是从汉代开始,玉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权象征。
需要指出的是,汉代玉佩饰上大量盛行螭龙纹饰,甚至可以称为龙纹的主流纹饰。“螭”纹在战国晚期玉佩饰上开始出现,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属蛟龙类纹饰。螭龙的原型应该是自然界中的壁虎。《说文·虫部》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其形状盘曲而伏者称为“蟠螭”。民间关于螭龙的传说有两种,一种认为螭为海兽、水精,能防火灾,另一种认为螭龙是龙生九子中的第二子。图示的一对高浮雕龙凤出廓璧,形态稚拙生动,似乎也可以说明战汉时期螭龙是作为龙子的形象而存在的。螭龙在战汉玉佩饰中往往成对出现,象征男女美好的爱情和人们对美好吉祥的祈望。螭龙纹在玉雕中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几未间断。至于各时期螭龙的特征区别,鉴于篇幅不再详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劳动人民,都对倏忽变幻的人生充满恐惧和不安,各自都有朝不保夕之感。玉雕艺术几乎停滞不前,工艺上完全沿袭汉代风格,细部纹饰亦趋于简化,整体神态欠佳。
唐代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人文觉醒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经历了数百年动乱和苦难的洗礼,中国文化变得更加成熟了。唐代玉雕完全摆脱了汉风,开创玉雕历史之新河,主题更贴近生活,龙的形象也更贴近自然界中的动物。此时的玉龙威武雄壮,昂首奋髯,俯仰翻腾,具有一种如日中天的壮年豪情。玉雕龙身体两侧刻有两条明显的阴刻线,四腿四爪饱满有力,龙身出现鱼鳞纹及斜线网格纹,颈部至尾部满布纹饰。头长尾秃,张嘴吐舌,嘴角超过眼角,小腿关节处有腿毛,此为唐代玉雕龙的典型特征。
两宋崇文抑武,工艺美术上出现雅化倾向。玉龙相比唐代更为活泼精细,不似唐代粗狂有力。镂空雕玉龙增多,纹饰上下交错,侧视似剪影,头型与唐代相似,龙嘴无唐代大,且嘴角不会超过眼角,上唇翘得很高,下唇微微翘起,龙额后部出现两根细长龙角,角端向上勾卷。宋代玉龙素身较多,龙身两侧也用两根阴刻线刻出轮廓,以示龙脊,龙腿较长,后腿弯曲度增加,稍乏力度。腿关节处有勾形腿毛,或有用短阴线表示的漂浮状腿毛。龙爪一般三个或四个,尾巴出现火焰状,这种火焰尾一直沿袭到明代成为龙尾及其他瑞兽尾部的普遍特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玉龙工艺也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变化、融合、发展。整体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多采用三层立体透雕工艺,辅助纹饰多为祥云花卉等。额后部两根细长角,丹凤眼,粗眉津贴眼上部,目光炯然。此期多以侧龙为主,同时又为双眼,龙嘴与宋代相似,上唇往上翻卷,呈勾云式,龙发细长向后漂浮,线条自然优美,颈细长,鼓腹秃尾。龙的颈部多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以强调头部,此为元代玉龙的典型特征。
明代工艺美术与世俗民众生活紧密结合,整体表现出自由、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浓重生活气息,在玉龙塑造方面更突出龙的祥瑞特征。明代龙头刻划的阴刻线宽且深,脸宽长,多为侧脸,露两眼;眼睛为圆眼,以管钻雕出,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明代龙纹的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直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小腿细、直,无骨骼感。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三至五爪之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有云纹、火焰纹。总之,明代玉龙总体风格较为粗狂,不注重细部修整与抛光,器表多呈较硬的玻璃光泽。
清入关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康乾盛世”。康熙时期,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人中原的路线。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开和田玉内运的通道,促进了玉器工艺的迅速发展,清代也成为我国玉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之一。清代玉龙有仿古风格的,也有本时代风格的。清代玉龙一般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四散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也是凸雕圆眼,做法同明代一样,但在乳钉四周又精心打磨,比明代细致;眉毛出现锯齿眉,腮部亦用锯齿纹表示;龙身的鳞纹写实、形象;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此外,清代龙爪也是三至五爪,但雕刻刀法软,不似前几代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缺少神韵,纹饰琐细,偏于呆板,应和了时代气息。
综观清代玉龙,其造型纷繁,数量庞大,鉴别清代玉龙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甄别:
首先,清代玉龙的用料较之以前的年代更加优良,这与清代统治阶级崇玉、迷玉、帝王自喻真龙天子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康乾年代,政权稳定,版图辽阔,全国各地的玉料能得以源源不断地提供需要。中国最好的玉料产地新疆和田和叶尔羌地区的玉矿,都得到了充分的开采和利用。清代的玉龙,作为天子的象征物,一般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享用的,它的材质往往都是最好的。
其次,清代玉龙的制作工艺,呈现出比历代玉龙的琢玉技术更繁多、构图更繁复的现象。这与清代满族统治阶级特殊的欣赏习俗、艺术观有关。清代无论是丝织工艺、服饰工艺、雕漆工艺、金银工艺,都有繁复到极致甚至繁琐的特点。当然,玉龙上呈现的纹饰工艺的繁琐现象,也与琢玉技术在数千年积累下,达到了无所不能、登峰造极的地步有关。玉龙既为天子之象征,那么在它身上集中大量甚至所有的工艺技术做一番炫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清代玉龙的圆雕、浮雕、线刻、隐起、减地、打磨、抛光等等工艺,都呈现出丝丝入扣、无可挑剔的境地,就连历代玉龙(包括其他玉器)身上经常能见到的玉材开料阶段留下的切割痕,也很难找到,反映了清代统治阶级对玉龙制作上的无比严苛的完美要求。
清代主流玉龙的造型特征,一般认识比较统一:须长发乱,老态龙钟,类似这样的造型几乎不用多加琢磨便能知道其时代归属。虽然也有不少被刻意勾画成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样子,但细窥其神态,多呈现愁眉苦脸、缺乏底气。即使在一国之主、象征王权的玉玺“皇帝之宝”上的雕龙,也似无精打采,一脸无奈。玉龙从新石器时代的朴拙自然、通天近神、充满生命活力,到战汉成熟阶段的无所不能、雄视天下的形象,再到唐宋元明的贴近生活、精彩多姿,乃至清末垂暮将逝的衰弱颓唐,仿佛是冥冥之中,上苍对腐败落后的封建王朝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种昭示。
以玉为载体的中国龙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5000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成为横亘世界人类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唯一伟大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贵气质。虽然龙能升能隐、能巨能细,乘时而变化,但仰观前贤,寄望将来,和谐与兼容才是龙文化的主体精神,其强大的生命创造力,福寿绵延、和谐祥瑞的吉祥意境也必为每个中国人所喜爱。希望龙的传人以宽阔的眼界和胸襟,传承深厚的文化与技艺,以无愧于祖先天工开物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