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
2012-04-29仝永刚王宏辰
仝永刚 王宏辰
【摘 要】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对陕西省四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实地调查,发现会计基础工作出现不同程度弱化和滑坡。文章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了分析,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出发,探究构建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会计基础; 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系统运行的基石,是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重要保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经费总额的不断增长,会计在服务高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会计基础工作出现不同程度弱化和滑坡,基础性工作疏于管理,会计监督和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支撑。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四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实地调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构建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设计
(一)调查的依据与标准
《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规范是衡量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法》中相关规定的延展和细化,对会计基础性工作的各个层面有着较为详尽的规定,是考量的基本标准,使调查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二)调查的方案设计
本项调查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规范中有关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和标准,分别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制度体系四个方面对选取的高校进行调查与考量,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对规范高效会计基础工作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力求体系完整,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三)调查的样本
调查选取的四所高校,其中三所为普通高等学校,一所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四所高校的选择是笔者参加教育厅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考核的分组高校,可以排除人为选择因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从这四所高校的类型、层次等方面综合来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基本规范,能够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规范处理相关会计业务,规范会计行为,并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建立长效机制达成共识。同时,各高校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四个层面发展不平衡,各有侧重,有的高校在会计实践中还形成了富有本校特色的管理理念与经验。
但是,各高校在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同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程度表现不一。综合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一)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方面
各高校包括其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均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一定的会计专业人员,有岗位设置与分工。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1.调查发现,有三所高校的财务部门负责人不符合法规规定的任用条件,占到调查总数的75%。原因在于高校管理中的行政化态势,将本应有专业要求的财务部门等同于一般的管理部门,强调个人职级而忽略法规要求。2.会计人员可以一人多岗,但出纳不得兼管稽核等工作。但调查中有一所高校的出纳人员兼有复核岗位。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各高校由于会计工作人员数量局限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实施轮岗制度。
(二)会计核算方面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出现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在目前的高校会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计量轻管理、重惯例轻学习的倾向,认为核算数字准确就可解除责任,对于会计业务以单位所形成的自有惯例取代规范的处理方法,以工作任务重为由忽视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定。
调查的四所高校在会计核算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有一所高校未能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随意增减总账科目名称;2.会计业务处理不够规范,存在多借多贷、先贷后借等现象;3.对编制会计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计算不准确,有一所高校肆意扩大了原始凭证汇总表的功用,附件张数严重错误;4.漏计或多计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不实的问题;5.会计差错更正方法不正确,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形成有借无贷或有贷无借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差错更正中高达75%;6.会计账簿体系不完整,不打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以明晰账替代日记账,这在实行电算化的高校中比较普遍。
(三)会计监督方面
四所高校对财务收支都要求履行一定的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未形成财产清查制度,未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账账、账实核对;2.调查的高校中仅有一所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其余三所均未开展定期的内部审计检查。
(四)制度体系方面
四所高校比较重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完整,相关处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可能体现了某项制度的要求,但未形成制度,如未建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2.内部控制制度局限于内部牵制,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内控,未能形成覆盖全面、体系完整的现代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由于内控制度的滞后,未能有效地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策略
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合理保证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对于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来说,可以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着手,建立长期的控制机制与规范,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与管理,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
(一)形成以人为本的高校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起到塑造组织控制文化、影响人员控制意识、奠定组织风格等关键作用,包括人员操守、道德价值、能力素质,以及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知和行动等。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是整个控制框架的引擎。
1.通过学习,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再认识
高校会计工作人员和财务负责人,甚至包括单位负责人,都需要通过学习,加深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再认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各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标准,是会计执业的基本要求。它体系完整、内容详尽,涵盖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方面,属于一种行为规范,即具有行为规范的一般功能和意义,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一个事前判别标准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对其进行事后监督评价的尺度和依据。与之相背离,将会降低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不利于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
2.加强组织建设,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施
近年来,许多高校推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要求财务部门负责人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但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经常从其他行政部门调任,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大多缺乏会计工作经验,对会计工作业务不熟悉,也没有精力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这就要求加强组织建设,对任用的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会计业务知识培训,熟悉和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本要求,能够切实履行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专业素养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重在强调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品德。一般会计工作人员直接从事会计基础工作,但由于忙于日常核算,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应加强爱岗敬业、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学习,使其业务精进。
(二)评估会计基础工作失范风险
会计基础工作的弱化,将会产生账目混乱,差错严重,会计监督消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形成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执业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同时也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检查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风险评估,应采取自查纠错与整改完善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会计基础工作的风险。
(三)完善制度建设,实施有效控制
在制度建设方面,需从内部控制现代发展的视角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不仅局限于内部牵制环节,而且应扩展控制的节点和范畴,涵盖授权、审批、岗位职责、财务分析、绩效考评等方面,涉及组织、人事、资产、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实施有效控制应包括按照规范操作的事中控制和内部稽核与检查的事后控制,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整改。
(四)加强高校内外部的信息和沟通
内部控制是与管理过程融合在一起,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能否及时捕捉、处理丰富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能否实现信息在各部门、各层次、内部外部间顺畅地传递,能否很好地沟通、理解和利用信息,决定了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是组织及其员工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不同的高校和会计人员对同一业务的理解和处理可能不同,通过沟通实现内外部信息的流通,可以相互借鉴并实行科学、规范的业务处理方法。
(五)建立高校内外部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强调过程管理,要确保执行效果良好,就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监督包括持续性监督、独立性评估或二者结合的方式。持续性监督建立于高校内部的业务循环当中,包括日常的管理监控活动。独立性评估通常由高校外部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定期执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外部的独立性评估与检查,以定期巡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长效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
[2]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S].1996.
[3] 储稀梁.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背景、内容、理论贡献与启示[J].金融会计,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