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推进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
2012-04-29杨晓东徐晖林张廷琦
杨晓东 徐晖林 张廷琦
摘要:本文从绿色转型发展含义入手,分析了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浩浩荡荡,阐述了我国已进入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阐明了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从而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潮流
中图分类号:F205;F279.2
一、绿色发展、转型及绿色转型发展的含义
绿色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在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绿色发展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覆盖率,构建绿色生态环境;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开发绿色新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社会绿色发展能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绿色转型是指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在生产方式上,由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生产向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集约型生产转型。在能源利用上,由主要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型。在交通出行方面,由高耗能出行向低耗能的绿色出行转型。在建筑方面,由高耗能、高污染材料向节能环保材料转型。在消费方式上,由过度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型,等。
绿色转型发展就是“绿色+转型+发展”,是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两者相辅相成的紧密结合,是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形态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形态的转变。绿色转型发展是一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中独创性地提出了绿色转型发展所包含的八大转型发展内容,即,投入结构转型、排放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结构转型、需求结构转型、分配结构转型、目标结构转型和制度结构转型这八大转型发展。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涌现
(一)国际组织倡导和引领绿色发展
从1988年开始,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到1989年国际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防止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诺德韦克宣言》,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再到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以及在2007年,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并通过了《巴厘行动计划》,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最后到欧盟宣布航空业碳排放交易机制将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可以看出,环境问题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世界主流趋势就是坚持绿色发展。
自1970年以来,每10年全球气温上升约0.15摄氏度。历史上17个最炎热的年份都出现在最近的20年中,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原有的粗放式经济是不顺应时代潮流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绿色发展道路,从政府到个人,都认识到了绿色发展是拯救生态环境的最好手段,在政策方面重点支持推行绿色发展模式,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在个人方面培养绿色理念,履行环保义务。发展中国家则纷纷放弃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向绿色转型发展模式转变,逐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低碳技术。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中,绿色产业的投资将会越来越高,绿色经济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必将取代原有粗放经济模式成为主流绿色经济模式。
(二)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绿色新政
欧盟大力投资绿色科技企业,在短期内要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英国把绿色发展放在绿色经济政策的首位,按照英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的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4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核能、清洁煤等低碳绿色领域,这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更重要的是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目标是把英国建设成为更干净、更绿色、更繁荣的国家。法国的绿色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份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2009年,法国政府投资了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国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国绿色经济的一个重点。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2009年6月,德国公布了一份旨在推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文件,在这份文件上,德国政府强调生态工业政策应成为德国经济的指导方针。
美国大力发展“绿色新政”,可细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其绿色新政的核心,2009年2月15日,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发展新能源作为主攻领域之一,重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同时美国还大力促进节能汽车、绿色建筑等开发。日本在向建立绿色社会方面不断前进,2008年6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低碳社会是日本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福田蓝图”。“福田蓝图”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力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研发绿色科技技术,如研发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等技术。作为提出“绿色增长先导国家”的韩国,已经开始大力实施向低碳经济转型,从政府到企业、从生产到生活、从巨额耗资的零碳建筑到微不足道的淀粉牙签,其低碳发展理念无不落到实处,低碳发展计划已逐步深化为韩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
显而易见,这些国家“绿色新政”的长期目标就是逐渐将当前高能耗、高排放的“黑色”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紧抓机遇
当前,在全球绿色竞争风起云涌的背景下,绿色经济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已积极开始了绿色发展的行动,通过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和目标来引导绿色转型发展;通过增加政府投入,采取生态补偿、利益补偿等方式来促进绿色转型;通过政府补助、贴息贷款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绿色经济领域。中国政府将力争促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统一的绿色发展方向,最终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远大目标。
巴西通过提高生物柴油的含量来促进绿色转型步伐,巴西政府从2009年7月1日起,将生物柴油在普通柴油中的比例从现在的3%提高到4%,2010年达到5%。这种将生物柴油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普通柴油中的方法,既可以减少普通柴油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也可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销售,形成绿色产业发展链。
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绿色新政”表明,全球“绿色竞争”的气氛已日趋激烈。面对新一轮绿色经济发展的契机,谁掌握了主动,谁就掌握了未来。对中国而言,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国竞争的新焦点,也是谋求大国地位的新起点,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绿色”机遇,抢占新一轮大国“绿色”竞争的“制高点”。
三、中国进入绿色转型发展时代
(一)中国进入第三次转型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3次大的转型阶段。第一次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主要推进社会根本制度的转型,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是从1978年到2010年,主要推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第三次是从2010年“十二五”规划开始,开始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第二次转型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1978年-2003年),第二阶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十一五”规划完成(2003年-2010年)。在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之时,就已经为绿色转型发展做好了准备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达标任务,淘汰了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2008年,为了相应绿色奥运的理念,做了一系列大量的绿色发展工作,给绿色转型发展做出了铺垫,为“十二五”时期绿色转型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规划拉开了中国第三次绿色转型发展的大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绿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资源承载压力已至极限。重要资源已经严重短缺,必须高价向国外进口,同时高耗能行业不计成本的投资开发给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第二个变化是出口导向难以为继。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各国的经济体制都受到了震荡,给中国的贸易将造成巨大的影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3月~6月,出口增速分别为35.8%、29.9%、19.4%和17.9%,已经连续四个月下滑。第三个变化是“刘易斯拐点”隐现。随着劳动力转向有限供给,去年以来,沿海地区加工企业就遇到了“用工荒”的问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以及工会谈判地位不断增强,意味着未来劳动力成本将逐步向合理水平回归,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将难以避免。
自中国经济与世界贸易接轨开始,中国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不仅是进口的资源能源成本高,还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等都已经标上了“高价”标签。产业发展的高成本逼迫着我们对现有的发展模式做出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握新绿色时代的许多新特征,着眼于新需求、新供给、新增长、新配置、新思维、新改革等方向,围绕“低碳技术”、“低排放建筑”、“绿色消费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产业升级与寻求企业转型的路径。
现在中国面对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既要完成新的减排指标,又要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中国必须要推行绿色转型发展,只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可以将碳关税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中国工业产品制造的最大优势必须从低廉劳动力转变到高新发达的科技上,简单的说,就是要从物质需求向非物质需求的转变。如果完成了绿色转型发展,中国现有的环境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甚至彻底解决,产业结构也将会更加完善,从根本上杜绝资源约束、产业约束等困扰经济增长的问题。
(三)中国的绿色转型发展措施
从中国签署京都议定书开始,就从未放慢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步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相继推出,都揭示着中国对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心。
“十一五”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同时也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的目标,这些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前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不仅如此,中国还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发展低碳技术,将此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但是新的任务和挑战更加严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时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创建绿色投资基金,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占GDP的8%左右,由此看来,中国已经进入了绿色转型发展时代。(表1)
四、绿色转型影响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一)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中国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的那一刻开始,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时代即将过去,竞争优势也将逐步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向高新技术竞争优势转变。如果我们可以完全转型到绿色经济模式,也就是做到出口绿色产品,投资绿色产业时,不仅中国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完善,而且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得的比重也会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继续运用原有的经济模式,将导致资源高度短缺,生活环境彻底不适宜人们居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有助于培育可持续竞争力
如果中国完成了绿色转型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重心也将会从高耗能工业转变到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利用绿色经济带来的优势竞争力,来带动中国其他行业的均衡发展。这样,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的竞争力将可以长久的处于领先位置。如果不推进绿色转型发展,中国现有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必将难以为继,在今后的核心产业竞争中,将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并且现在国际发展的主流方向就是绿色转型发展,今后的高端技术也必将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这一现象也迫使我们必须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三)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树立大国形象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是对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做出的最好的缓解与改善方式,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中国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要做好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只有推进了绿色转型发展,才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才可以得到保证甚至提高,反之,如果我们不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坚持原有的发展模式,这将表示着中国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违反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因为中国地域大,人口多,造成的环境污染将是难以估量的,那么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有所下降,难以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J].经济评论.2002,(03).
[2]徐cheng,权衡.中国转型经济及其政治经济学意义——中国转型的经验与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2003,(03).
[3]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02).
[4]张冬冬.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03).
[5]高海峰.发展低碳经济重在务实——访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市长李万忠[J].中国城市经济.2010,(04).
[6]顾丽娟.低碳城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 2010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编辑: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