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2012-04-29苏蔚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校中职学生的规模和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及时了解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成了一项迫切的教学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文本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成因及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3-02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内在因素。人的心理形成主要包括了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是主观因素,是心理形成的源动力。首先,中职学生从年龄上讲,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然而思维发育仍不成熟,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本身在心理上就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方面他们感到自己是成人,有能力有气魄,另一方面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还不脱稚气。其次,中职学生大多来自乡镇的农村家庭,家长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家境相对贫穷。这使得有的家长对子女的生活与管理缺乏关爱和沟通,没有在子女身上有更大的感情和资金投入;有的家长管教粗暴,压抑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有的家长不主动与学校联系,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其子女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好坏不问;有的家庭结构不完整等等。这些原因促使中职学生形成多重心理问题。

2.外在因素。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教育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扩招,高职兴起,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更容易走进高等学府,高中、大学一直是青少年和家长追求和首选的地方。中职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是在进入普通高中无望的情况下的选择。有些学生是不明不白进来的,要问到中职学校来学什么,很多学生回答不准确甚至不知道;有些学生在没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就被一些初级中学教师贴上了“后进生或差生”的标签。其二,许多中职学校在教育管理上也存在着偏差,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生存的需要和竞争的激烈,许多中职学校把工作重点投入到了招生工作,教学工作的创新相对滞后,导致不少学校的教学质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第二,相当一部分老师没能切实转变观念。我们经常听到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如何的难教,如何的懒惰,一届不如一届等等。老师的心理变化使得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不良情绪和后果。第三,在实习期或就业问题上,现实社会和校园教育的反差,学校推荐工作的疏忽或不如意,也强化了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因此,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踏入校门开始,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从学生刚到校报名和入学一段时间来的调查统计,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和学生一开始就对中职层次的学习存在偏见,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从思想源头就存在与高中学习的心理反差。这一切都在说明,从一开始,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存在的。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与自尊交织。它是中职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由于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是因为上不了高中,才勉为其难地来读中职的。来的时候已经不是非常的自信,认为自己和同龄人比较,前途渺茫,努力也是没有用的。同时,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正值“旺盛期”、“迷惘期”,带有相当的幼稚与天真,其自尊心是极其敏感的。他们过分留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甚至漫不经心的一个习惯动作和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自尊心的颤动。像按成绩排名次、调整座位、选拔干部、挑人发言之类等。这种自卑心理和强烈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内心冲突的个体,表现在行为上无所适从,行为怪异,有些甚至用过激的行为来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通过逃课,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法现象来表示自己的勇敢,引人注意。

2.焦虑和依赖并存。一类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校期间上课不认真,学习不努力,实习期间得过且过,没能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很好的联系起来,以至眼看毕业临近,才发现自己该学的知识都没有学,该拿的证书都没有拿,该掌握的技能没掌握。马上就要毕业了,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拿什么去工作呢?于是内心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另一类学生从小养成依赖习惯。在家依赖父母,在校学习不思进取,理论学习蒙混过关,实训操作马虎应付,缺乏理论知识,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3.盲从和逆反同在。随大流、没主见,是部分中职学生的真实写照。根据学生管理工作表明:在班级迟到、旷课、不上早操,不上晚自习的学生当中,故意违纪的学生是极少数,其它学生都是盲从心理在作祟。这样的学生没有主见,意志薄弱,心理问题明显。同时,作为青春期的中职生,虽未进入社会,但又比其他青少年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往往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看待问题。但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种种不适,由此形成了逆反的心理。

三、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表现的形成,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从这些方面进行。对此,如何有效地矫治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1.倡导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舆论宣传,提高认识。心理特点是在不自觉中形成的,很多同学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学校应利用学生会、校团委、以及各种学生团体多开展健康、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通过各种与心理教育有关的文艺节目、拓展活动等进行舆论宣传,潜移默化;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不良行为习惯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加以克服和抵制不良的行为习惯。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国内的中职学校大多没有设置心理学方面的课程,造成中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缺失。通过正规的心理课程教育,科学的学习心理学,强化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节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压力和“威胁”,增加学生的心理自信。除了开设必要的课程之外,应当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此,我们学校专门聘请了心理专家设置了心理辅导室。学生可以通过信件,微博或面对面的和心理老师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也正是很多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中职学习期间,正值人的心理素质逐步形成,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有心理缺失或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要以平常心去对待。而处理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地评价自己,如何作好失败的心理准备,如何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

3.加强班主任和学管人员的心理健康培训。单单有心理老师是不够的,平时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因此只有让班主任掌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必要知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立足于当前中职生心理发展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加强自身的修养及学识,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4.结合专业,强化技能,提高素质。中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因此,我们的做法是结合专业,以理论知识为基本,着重开展技能培训,规范测试标准,强化能力训练。并定期将本校毕业的或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各行各业的技能标兵请进来,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此来鼓励和感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掌握工作技能,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过程中增加自信,减少焦虑。

5.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毕业教育两个环节。无论对于新生和毕业生来讲,入学和毕业都是他们踏入人生新旅程的开始,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阶段。要帮助我们的学生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新环境中奋斗,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当然,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表现并非只有上述几点,解决对策也有其多样性,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信念,立足实际,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

苏蔚林(1975-07)男,广东茂名人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计算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应用。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心理对策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心理感受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