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文化建设
2012-04-29曹爱军
曹爱军
摘要:发展观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观,不同发展观下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各不相同,对文化建设的态度也明显不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消除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和疏离,还原了文化的价值、功能与意义,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高度、更明确的阐述。新时期,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26-04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和方式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并自觉进行实践的基本原则。发展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从而对文化建设的态度也明显不同。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对自己的生存方式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视野,是当代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取向。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新论断、新观点和新战略,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
一、发展观的演变及其在文化建设上的立场
(一)传统发展观对文化建设的漠视
单纯经济增长论是发展理论中出现最早的理论,这种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产物。可以说,直至资源、能源、环境等全球问题凸现之前,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发展理论就是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现代化过程片面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把经济增长过程又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而在讨论物质财富和经济增长的时候又往往脱离了社会、历史和文化,认为一种脱离了具体社会、历史、文化的自由市场的自发调节就可以实现物质财富和经济的增长,其根本缺陷是其物本性、单一性和功利性。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造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造成大量的“外溢性”影响,使社会承受着各种片面发展所造成的社会代价。更为严重的是,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排除了文化在发展中的地位,在实践中则贬低、甚至否定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造成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丹尼尔·贝尔指出,传统的道德哲学家都未曾割裂经济和道德的关系,都没有把财富创造的本身作为目的,而是把物质生产作为促进美德、创建文明生活的手段。但是,资本主义在其强调积累过程中,却把积累活动变成了目的本身,这就把经济和道德、文化割裂了开来,于是便出现了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和文化的紧张和对立。这种紧张和对立不仅表现在二者在社会发展及资源分配中的轻重和优先关系上,还表现在两者所提倡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上,导致对文化建设的漠视甚至排斥,导致了文化价值的分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经济发展置于首要位置,表现出显著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发展观抓住了生产力这个决定性因素,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这个主要矛盾,把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内涵。这一发展观的贯彻,使得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并已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但在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地区差距拉大、收入分配悬殊等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发展观强调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醒我们合理地运用经济规律服务于经济建设,但却忽略了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互动,忽略了经济总量增长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政治建设和文化发展,那么我们将为此片面的“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观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及其影响下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消极、负面影响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因而也就不断地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批判,19世纪中叶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曾激烈地批判过这种发展观和发展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学家、未来学家、经济学家开始在批判、反思、总结传统的片面发展现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为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同,这说明从传统的片面发展观、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观、发展模式的转变已不再是一个理论上、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上、政策上的问题。中国政府于1994年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三个方面展开,构筑了综合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指向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实现了发展理论从经济向社会、从单一性向多样性、从独立性向协调性、从主体单一化向主体多元化的转变。可持续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价值意义的同时,更强调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意义,使发展的价值取向由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社会的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包涵着发展应当“以人为中心”,它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和文化发展,强调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将现实的人及由现实的人组成的现实的经济单位作为讨论发展理论的出发点,这就必然要重视文化的作用。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文化环境里,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可见,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着、制约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及彼此发生的关系,影响着各种习俗、规范、制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市场交换方式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观,包涵着文化自身的发展。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持续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动力。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化因素也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之中,使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
二、科学发展观及其在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
(一)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不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观念来指引,推进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进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内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抉择,它既揭示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又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人类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和创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新的理论突破,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继承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超越。传统发展观突出强调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物质财富的增长。这种发展观虽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其合理性,但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其缺陷和弊端已显露无遗。可持续发展观在批判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较之传统发展观是一个进步和超越,认为发展不应该是单纯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增加,而应该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开始关注人的发展,但尚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高、更明确的阐述。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可持续发展观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突破。科学发展观主要阐述了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二个价值目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三项发展理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四位一体建设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个统筹发展方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更加关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更加关注怎么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为了谁的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二)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今天世界上……进步再也不能以技术和生活的物质标准来衡量了。如果在道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日趋堕落的社会,则不能认为是一个进步的社会,不论它多么富有和具有高超的技术。一句话,我们正在走向更加全面理解进步的时代。”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必然包涵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发展目标,高度重视文化在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一般地说,人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不仅有物质生活条件上的追求,还有精神上、社会上的追求,希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希望有一个丰富的精神生活,希望同他人、同社会建立一定的关系和交往,希望获得他人、群体、社会的尊重,希望获得自由和自主,人希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追求着真善美。人的所有这些要求和希望归结起来就是文化的要求、文化的追求。一旦人们这样认识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就会超越那种单纯经济增长的狭隘眼界而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民的素质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社会进步固然要有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作基础,人们也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建构他们的生产方式、建构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他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虽然这一过程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结果却是人们自觉活动的产物,人们的这种自觉就是一种文化,因此文化也参与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创造。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因此,没有文化上的觉醒和进步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观,包涵着文化自身的发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乏,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有,才能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科学发展观重视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并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进而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文化建设的基本取向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消除、弥补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和疏离,还原了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意义。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思路、格局和战略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观,确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文化建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首先,实现人的文化权利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文化由生活在特定时代中的人所创造,也必须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是当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点和终极目标。文化权利是继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之后,公民权的又一项重要的内容。这种新的解释是基于托马斯·H·马歇尔(Thomas H.Marshall)1964年对公民身份所建立的法律、政治和社会权利解释框架。公民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必然为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公民精神生活的权利很自然的要受到政府的承认和法律的保护。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公民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权得以体现的直接证明。公民除了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文化活动之外,重要的是对文化建设决策程序的参与。三是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本身就是人类自由创造的结果,文化的创造权是体现公民文化主体意识最重要的方式。文化建设应逐步建立起文化创造的空间与机制,以利于不断提升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层次。四是文化创作成果得到保护的权利。公民文化创作的成果是公民对文化权利的直接表达,政府只有尊重和保护公民文化创造成果,才能激发公民文化创造的热情。基于对公民文化权利的确认,党和政府提出,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的基本权益。
其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在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中,各得其所,和睦相处。文化建设通过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发挥着引导人的思想、调适人的心理、整合人的精神的作用,它所塑造的是人对社会秩序及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共识,因此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性改革。很明显,这几个领域的改革进度并不均衡,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改革历程中占据了主要的内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出现的不和谐对于改革的深化已经构成了特定影响。改革要继续深入下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要向上伸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套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目前,“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正进入一个向上伸展,完成社会、政治和文化体制建设的新阶段”,文化建设就是要为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制度生成的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同时,由于制度生长的不合理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出现了发展不均衡、分配悬殊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变革与继承性须保持一定的平衡”,在保证社会整体稳定前提下。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制度结构以接纳各种利益的代表者参与政治表达,同时需要设计新的制度渠道,以拓展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就是接纳公民的文化参与,体现公民对文化权的基本诉求。在将政治参与功能赋予文化建设时,必然要求其具有开放性,这意味着各种传统文化“事业单位”的微观治理结构应当向社会开放,接纳社会对管理活动以及决策程序的参与,以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最后,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的战略使命。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资源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科技以及国家凝聚力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只有两者兼具的国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文化软实力作为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蕴涵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结合力,日益成为竞争软实力的核心。自古以来,中国就很重视文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中国文化也在治理国家和处理与周围国家和民族关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可以说,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盛唐时期,中国不仅在经济、军事上具有很强的实力,在文化的整体成就上也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形成了较强的软实力。当时文化上的繁荣和成就,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周边国家和民族,使他们认同并汲取了当时中国文化的精神理念,学习并接受了艺术、生活、制度、礼仪等许多领域的习惯和传统。时至今日,“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等传统文化理念,依然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无穷智慧、无限魅力和极强的普世价值,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兵学文化、养生文化、医学文化、武术文化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在国际交往中,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正在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在文化影响力日益凸显的新世纪,中国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构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发达国家有益的文明成果,整合各种资源,塑造民族精神,促进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对文化建设也持有不同的立场。单纯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造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对文化建设的漠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观表现出显著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征,这种单向发展观容易导致对社会文化建设的忽视。可持续发展理论出现,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实现了发展理论从经济向社会、从单一性向多样性、从独立性向协调性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有着合理的文化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它既揭示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又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思想得到更高度、更明确的阐述。从而从理论上消除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和疏离,还原了文化的价值、功能与意义。新时期,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新论断和新观点。反映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高度的文化自觉。
责任编辑刘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