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习 多实践 多思考

2012-04-29厉飞

群文天地 2012年8期
关键词:学习思考实践

厉飞

摘 要:党刊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编辑和采写稿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当中多学习、 多实践、 多思考。

关键词:学习;实践;思考

如何提高个人能力,笔者把提高工作能力的途径归结为“三多”: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

多学习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开展学习运动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他把学习比喻为“开铺子”,如果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不进货就要关门倒闭。可见,学习是何等重要。

学什么?作为党刊编辑,笔者首先注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最新动态。这是提升党刊编辑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保证宣传报道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需要。其次,笔者注重学习采编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提高编辑业务素质必须做的。刚从学校出来时,感觉学校所学和实际工作还是有一定差距。于是,到书店和旧书摊上,搜罗了《编辑工作20讲》等书籍来学习,感觉受益匪浅。再者,笔者注重拓宽知识面。工作之余,广泛涉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求精深,但求广博。今年有一期《瞭望东方周刊》,把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合影,标注成了梁思成和林徽因,这种千不该万不该的低级错误,原本很难出现。因为,只要责任编辑脑海中有四个人当中一个人的影像,就会意识到出问题了。这个意外发现,让笔者更加认识到,“蜻蜓点水式学习”也能“采得百花酿成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我远离低级失误。

怎么学?笔者分为两个层面:向外学和向内学。保持读书习惯,不断充实知识;翻阅国内知名期刊和兄弟党刊,品味其编辑理念;在网站上找一些有水准的业务论文,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等等。这些都属于向外学。较之向外学,向内学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工作实际。集团内各种刊物每期都交流,到手后,笔者都坚持翻阅。对好选题、好文章,仔细阅读,体会编者、作者的思路。对和自己负责栏目内容相近的栏目,在人有我无时找差距,在人有我有时作对比,让自己负责的栏目尽量完善。中华先锋网开通后,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建最新动态更方便了,在该网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点与亮点的内容时,也感受到了责任编辑关注热点的意识。此外,向内学还要多向资深编辑请教。他们从业多年,在采编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水平,一句指点,便能让新手少走很多弯路。“最能抓住读者的,是人物命运的转化,要适当设置点儿悬念。”几年前,一位资深编辑的这句话,就让笔者在人物类稿件写作上深受启发。

多实践理论能指导实践,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很多人都读过《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但最终成为摄影名家的只有寥寥数人,他们都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实践后,才获得成功的。做编辑工作也是如此,只学习不实践,就会眼高手低,难以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党刊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编辑和采写稿件,多实践,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笔者现在负责的栏目,文摘性较强。《看天下》和《文摘报》是比较成功的文摘刊物和报纸,在网上搜罗与它们相关的文章时,发现了“时效性”等提法,不由心中一亮:期刊虽不能具有日报那样强的时效性,但可以通过跟住热点,减少这方面的不足。时事类稿件自不必说,笔者在编辑文化类稿件时也尽量加强时效性。今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笔者在9期和10期相关栏目选摘了两篇与鲁迅有关的文章,便是对时效性理念的践行。

今年有机会采访,写了几篇人物稿件。笔者现结合《“好人”王进文》一文,谈谈如何把平时积累的一些写稿理念付诸实践的。(1)有舍才有得,有的采访内容再精彩,必要时也要舍弃。在采访王进文时,他侃侃而谈,讲了不少人生经历,如什么时候从山东来到本溪,如何在大家帮助下上学,等等。他声情并茂,讲得很精彩。但成文时,这些内容都要忍痛割爱,除了主题的考虑,再就是一般而言,履历式的内容,如什么时候上学,毕业后到哪里工作,都比较死板、枯燥,硬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很容易败坏读者的阅读情绪。(2)避免平铺直叙,适当设置悬念。写该文第一个小标题,笔者上来就给读者抛了个问号:一个小偷,却把抓自己入狱的警察视作最信任的大哥,这种转变怎么发生的?尽量吸引读者看下去。(3)少写“全景”,多写“细部”。这虽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对报社记者提出的要求,但笔者以为,对期刊写作也适用。笔者写王进文的事迹,每个小标题只写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感觉把一件事写透,效果会比泛泛写几件事更好。

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说的是,光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多年来,《新周刊》以其封面策划而闻名于业界。有的策划,确实很好看,厚达几十页,却不觉得多。最近一期,以郑渊洁为中心人物的策划,便给人这种感觉。看完后,笔者问了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郑渊洁会成为这期策划的中心人物?为什么那么多文章,读起来却不觉得散乱?两个问题可用一个答案回答:关注中国教育模式。这样看杂志脑子虽然累点儿,但比起看个热闹就算了,能多点儿收获吧。

行而不思亦罔,这是笔者根据个人理解仿造的非名句,意思是,一味实践但不坐下来总结得失,也会迷惑。就拿写人物稿来说,笔者一直囿于“新华体”。时间久了,难免自问:总这么单调地写,行不行?有的文章,假如换一种形式,会不会更好呢?比如,用日记体,通过改换人称,增强叙述的亲和力,等等。虽然还没把这种思考化为行动,但对于笔者在阅读他人文章时,增强对写作形式的关注度,还是有些帮助的。

(作者单位:共产党员杂志社)

猜你喜欢

学习思考实践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