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2012-04-29郑艳林
内容摘要:人文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并不如人意。当前,高校人文通识教育面临着重视不够、教法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人文通识教育 现状 困境
人文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通过全面、系统、均衡的教育实现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高校人文通识教育在各界的努力之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学校重视不够、教师教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通识教育良性发展的严重阻碍,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对通识教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一.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现状
人文通识教育兼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双重特点,在中西方教育理论中都被多次提及。如果说,人文通识教育是给公民提供和其他公民共同相处的教育,实现了培养独立人格和生活能力。那么,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语)堪称是这类的雏形。在当代,通识教育的定义已然不同,其内涵则更加丰富。但一般认为和专业教育不同,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理智能力,其他的任何目的都是次要的”。[1]按照哈佛报告的理念,通识教育培养的人应是人格健全、明辨是非、品德高尚、理性好学,并明确真善美的价值。在潘光旦先生看来,通识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匠人”,而是对理性和心智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实现对自然、社会、人文的全面认知。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抑或是古代和现代,对通识教育的人文性都是极为推崇的,毕竟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诉求的。
虽然人文性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并不容易,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是比较特殊的,由于建国后教学体制借鉴了苏联模式,非常重视专业教育,学生在一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忽视了大学应有的通识教育。这种模式虽然适应了当时国情和时代的需要,短期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其地位和功绩不可忽视,但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事实证明,重视专业本无可厚非,但轻视通识是极为短视和功利的。这样的结果是:以专业教育为核心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专业教育无关的课程都沦为补充,也没有相对应的通识教育课程,导致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缺乏科学和均衡,并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暴露。比如专业划分过多过细,交叉学科了解不足;专业知识有余,人文知识缺乏,甚至学生缺乏健全人格,对大是大非问题缺乏认知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文教育逐渐成为了高校改革研究的热点,很多高校也希望借助通识教育的平台来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增加人文素质课程,来弥补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顺势加强了指导,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于是人文通识教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的改革也逐渐走向深入,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纵观各校的改革,不难发现虽然具体措施各有差异,思路也各有不同,但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打通专业的严格壁垒,实现通识教育,帮助学生获得多学科知识,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在这方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走在国内的前面,北京大学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伦理、历史与文化、语言文学与艺术五大类别。武汉大学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别。复旦大学则分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六大门类。这些大学在分类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标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获得了各界好评。但放眼全国,能进行这些改革的高校毕竟有效,国内的更多学校尚未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或者有了初步的想法,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将这种改革贯彻下去,这是非常可惜的。
二.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困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良好,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足也是存在的,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比如校方重视不够、教师教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
第一,校方重视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校方对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视更多停留在认识上,有口惠实不至的嫌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不能认清人文通识教育的定位,不能平衡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我国通识教育的体系建设虽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尤其是哈佛大学,但“形”似,“神”不似。也就是说我们学到了西方的分类方法,把通识课程划分了很多门类,但没有深入研究这种划分的理由。这种体系性不强,逻辑性不明的开课方式危害极大。造成了通识课程开设的门数虽多,似乎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选课空间,但课程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都有所欠缺,教学效果自然欠佳。需要指出,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虽因学校的差异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本科生要学习两年的核心课程。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分为历史学、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伦理学、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六个部分,这些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和基本的学术训练课程,所以并不刻意强调内容的精深广博,而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取本学科必不可少的知识,掌握不同的分析、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相比国外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薄弱许多。由于国内很多高校对通识教育认识的偏差,常把人文通识教育看作专业课程的补充,满足于课程开设的门数,追求所谓的“广”和“多”。导致学生以为通识教育目的就是每个课程都去“了解了解”,这无疑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
第二,师资队伍薄弱,授课内容随意
由于校方对人文通识课的重视不够,造成了人文通识课的尴尬地位,让承担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师地位更加尴尬。首先,造成了师资队伍的薄弱。当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朝着研究型大学努力,不少高校一味强调科研,无形之中忽视了教学的本位。不少人戏言“一流人才搞科研,二流人才搞教学”,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申请项目尚且无暇,根本没有精力分身专业教学,自然也无力顾及人文通识教育了,这种现象目前尚未有停息之势,这直接导致了高校没有稳定的人文通识课教学团队。很多高校承担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师人数少,流动性大,造成开课门类的不足,开设课程不稳定,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等问题。不少高校都存在热门课程“一课难求”、班级容量太大的问题,这都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教授内容和教学态度随意。由于人文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加之课程多安排在专业教育之外的时间进行,不少教师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这就造成了教学的随意。第一,教授内容随意。一些教师贪图方便,不少人文通识课程成为了概论式的课程,什么都讲,但什么都讲一点点,这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教法不仅没有解惑,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一知半解。另外一些教师授课随意性较大,严谨不足。甚至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进度、没有固定内容。第二,教学态度随意。在一些高校,此类课程没有纳入学校的监管体系,校方的管理不严格,也让一些教师产生了应付的态度,造成了种种问题。如内容枯燥,形式创新不够;教法单一,师生互动不够;照本宣科,缺乏互动。这样的教学是难于让学生满意的,学生排斥这种教学也不奇怪。
第三,学生重视不够,学习态度欠佳
相对于教师的重视不够,学生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自然也不奇怪。首先,很多学生对人文通识课的认识是模糊的。研究表明,因为学生并不明确人文教育的意义和定位,对他们而言,专业的好坏对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专业学好了,就业才有保障。加之选课前校方也没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学生选课比较盲目。课程的难易程度、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会直接影响选课,他们或抱着好奇的心态,或抱着容易通过的心态,甚至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选课。他们选课一般是这样的:第一,偏重轻松课程。学生更加偏爱《音乐欣赏》、《文学作品欣赏》、《电影赏析》这样简单易学、轻松娱乐的课程,对理论程度较深课程敬而远之。第二,偏重实用课程。学生偏爱和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之类的课程,而排斥那些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另外很多学生上课的态度非常随意。由于对课程重要性缺乏认识,加之教师教法欠佳、和专业课程冲突、考勤不严等问题,造成了学生对此类课程的重视度远不如专业课程。于是很多高校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选课积极,上课消极,选课人数众多,教室门可罗雀。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反过来也影响了教师的心态,从而让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一直很难提高。
这些问题说明,人文通识教育存在某种缺憾。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多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人文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展画.赫斯特[A].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 )[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2009年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与高校文化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Y200935)
郑艳林,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