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稷十问”与华夏千年土整梦

2012-04-29吴晔

国土资源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古代人后稷墒情

吴晔

后稷提出的这十个方面的问题,代表了渴求进步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呼声,是耕者的理想。

今天的人常用“土地整理”这个词,一般人以为这是极为新鲜的一个行当,其实几千年前就有这种土地整理设想和需求了。中华民族虽然历史悠久,有古老而辉煌的文明文化,但是远古的史料留存到现在,可信的只有一鳞半爪了。而有些史料虽然难求其实证,然而,无论是以情、以理、以人类发展进程的科学研究成果推断,其事可信。下面我们讲的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后稷十问”就是如此,不一定是哪个后稷,甚至不一定是后稷,但是所问的十个问题,却肯定是古时候的人非常关心的:

你能把涝洼之地当作好地用吗?

你能把失去墒(田地里土壤的湿度)的土层消除而让出墒情好的土层来耕作吗?

你能使山林、川泽、丘陵、坟茔、原隰都变成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吗?

你能让这五种地永葆良好的墒情吗?

你能使田里不长杂草吗?

你能使田野吹遍清风吗?

你能使谷物茎干坚挺吗?

你能使庄稼穗大而且坚实匀称吗?

你能使果实籽粒饱满而又皮薄吗?

你能使粮食有油性而且吃着有咬劲儿吗?

这十个问题是古代人与土地密不可分关系的最好诠释,可以说,是古代人的土地整理和生物工程在农作方面的综合梦想!

什么人能够如此细腻、忧虑,心思又如此繁多呢?后稷。后稷是干什么的?据说他是周族的始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做农官,教民耕种,周族认为他是最早种植稷和麦的人。但是,“后稷”后来又用作西周掌管农事的官名。所以说这段话的究竟是尧舜时代的那个后稷,还是后来主管土地和农业的哪个公务员“后稷”,我们也就没法搞清楚了。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后稷提出的这十个方面的问题,基本是当时人类生存所遇到的难题,涉及土地的利用、改造、谷物品种的优化等,其中的四问,更是我们今天土地整理所涉及的内容。这些问题代表了渴求进步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呼声,是耕者的理想。几千年过去了,人类文明已有了了不起的进步,但后稷的十个问题依然敲响现代人的耳膜——你能吗?

我们不是全能,事实上,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只做到了一部分。

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即使是耕者,由于土地资源分配的日益紧缺和农业地位的降低,像古代人那样细心研究地形高下,土性刚柔坚疏,土质肥贫润燥等情况,以求因地制宜土尽其用的,越来越少。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消费的增加,我们对土地尤其是高质量农田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了,所以,我们的“土地忧虑课题”也就比古代人的忧虑课题更难解决了,因为——

你能使产出粮食的土地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你能使水泥地、荒石滩、大沙漠轻易地长出粮食吗?

你能使现有耕地不受任何自然灾害影响而永远给我们足够的粮食供给吗?

你能使我们的家园不经科学规划就建设得美丽可爱吗?

你能给几十亿人另找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并且简单打包就搬迁过去吗……

不能,我们目前还不能!这是我们的生存问题,比几千年前的“后稷十问”更难解决,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猜你喜欢

古代人后稷墒情
文化认同视域下后稷文化产业的开发
礼节感满满的古代人
盘点古代人的“劳动节”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古代人的冰窖
爱“晒”的古代人
后稷的传说
后稷教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