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系能力观的企业新增长理论
2012-04-29刘三林彭穗生吴剑辉
刘三林 彭穗生 吴剑辉
摘要:构建“企业关系能力—知识和资源获取—经营绩效”理论模型对208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关系能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正向关系,战略型和嵌入型关系能力从正向影响资源和知识获取,资源和知识获取也正向影响企业的绩效。实证检验很好地支持了假设,为后续基于关系能力的企业新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关系能力;资源获取;知识获取;绩效
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8-0053-04
一、引言
关系能力是研究企业新增长的新领域。互联网全球共享机制前所未有的繁荣使企业与外部的关系网络化成为现实(Zaheer and Bell,2005)[1]。企业相互之间建立关系网以市场交易存在为前提(ZHAO·M, STANKTP,2003)[2]。企业关系网实质是对企业价值发生影响的知识和资源通过企业的联系被获取利用(ROC HFORD·L,RUDELIUS·W,1997)[3]。企业关系能力决定了企业构建网络相互嵌入的广度、深度与绩效。学者从企业社会关系、知识资本、资源获取等视角对企业增长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方华(2010)将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构建模型,认为网络的关系型嵌入和结构型嵌入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获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推动[4];吴家喜(2009)认为企业在发展横向外部关系更侧重资源获取,对知识获取能力不足,新产品质量改善效果不明显[5]。将关系能力、知识和资源获取构建模型分析企业新增长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正是基于此展开研究。
二、理论模型
市场未来性影响企业推动与伙伴的战略合作,这种能力分为战略型关系能力与嵌入型关系能力。战略型关系能力和嵌入型关系能力越大,知识交流的频率和广度就越大,资源共享机制越容易得到强化,企业越容易获得资源和知识,提高绩效(Dyer,Hatch,2006)[6]。战略型关系能力包括市场关系能力和等级关系能力。市场关系能力的测量包括企业依赖战略合作关系的大小、战略合作重要程度的大小、战略合作提供重要信息的大小和战略合作维护资源安全的大小这四个变量;等级关系能力包括与政府和官员合作强度大小、与政府和官员合作重要大小、与政府和官员合作提供信息大小和与政府和官员合作维护资源大小这四个变量。企业行为嵌入在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之中,嵌入型关系能力包括结构型嵌入关系能力与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结构型嵌入的测量包括企业的关系网络的密度强度、企业的关系网络规模大小和企业的关系网络中的位置的优劣这三个变量。关系型嵌入的测量包括企业与外部联系的频率高低、企业与外部联系的持久度大小和企业与外部组织间的信任度强弱这三个变量。
知识获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知识是企业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合成。知识获取测量参考的研究,包括企业获取技术研发知识能力大小、企业获取创新的知识能力的强弱和企业市场能力的强弱这三个变量。资源获取与知识获取同等重要,包括资金资源获取能力大小和政策资源获取能力大小两个变量。
企业经营绩效的测量主要包括盈利、销售增长、能力和技术的升级、生产率这四个变量,企业的规模、关系的内涵和企业的存续期可以作为控制变量,本文采用企业规模下的企业成立年数、企业资本额和企业员工数这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以下理论模型。
三、研究假设
关系能力能够影响企业绩效。企业战略合作是关系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市场关系能力和等级关系能力是企业战略关系能力的两个核心因素,企业的等级地位和市场地位决定交换知识和资源的大小。具有活力与竞争优势的市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交互作用;等级关系能力的建立根本在于企业制度和规模不同可以形成关系网络创造共同财富,企业间的等级关系能力促使企业之间建立战略的合作。等级关系能力决定企业之间会在多大程度或什么样的等级地位上与其他企业共享和交换知识与资源,使得企业通过其他企业的知识和资源传递机制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通过影响企业绩效并最终形成竞争优势,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战略型关系能力来提高获取知识能力。
H2: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战略型关系能力来提高获取资源能力。
嵌入型(embeddedness)理念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人类经济嵌入于经济与非经济制度中。嵌入型关系能力决定经济性和绩效,合作伙伴的创新程度、重复接触的作用等嵌入型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企业之间的非直接与直接关系会通过信息的传导机制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相互之间可以对不同性质的知识的重新组合或创新来提高绩效,企业相互间的知识学习和资源利用过程借助关系网络结构及交互共同创造无形财富,企业间的关系性质和结构决定了企业间知识学习的创新与协同提高绩效能力,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关系网络结构型嵌入来提高获取知识能力。
H4: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关系网络关系型嵌入来提高获取资源能力。
企业利用关系网络中的知识和资源已成为企业提高绩效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因素。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内部知识和资源积累,更需要从外部企业获取新资源和知识,知识和资源决定企业绩效。知识和资源的获取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对企业内部创新和绩效的推动越来越重要,企业绩效越来越依赖外部知识和资源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企业获取知识能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H6:企业获取资源能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基本数据
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为调查对象。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小型企业多是民营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追求更加敏感,只有不断地适应市场才能在行业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第二,中小型企业内部资源和研发能力有限,在企业关系网络中处于边缘,更加需要与外部企业建立各种关系来获取知识或资源,提高绩效。本文采用随机走访企业的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对于有意受访的企业实施上门派发问卷,并及时回收。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80%,其中选项填写不全或所有选项一样的问卷视为无效,共得到有效问卷208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6.7%。
量表设计借鉴李克特(Likert)type-7度量方法,让被调查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题目按照1~7的分级标准进行评分:7代表非常强烈的意愿或重要性;6代表强烈意愿或重要性;5代表比较强烈的意愿或比较强烈的重要性;4代表一般意愿或认为一般重要;3代表意愿较不强烈或较为不重要;2代表意愿不强烈或认为不重要;1代表没有意愿或认为完全不重要。表1显示调查的208家企业的成立年数极大值为5,极小值为1,均值为2.572 1,标准差为0.738 58,说明企业成立平均年数处于2~5年与6~10年,成长型企业集中。企业资本额极大值为8,极小值为1,均值为2.9952,标准差为1.909 80,说明企业资本额处于200万~500万元与500万~1000万元;企业员工数极大值为8,极小值为1,均值为5.918 3,标准差为1.955 56,说明企业员工人数在51~100人与101~150人比较集中,中小企业比较多。标准差都不是很大,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比较理想。测量变量显示均值普遍在4~5,属于7级量表中间位置,分布比较均匀。
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0.898,内在可靠性比较理想。对变量共同度的分析可知测量变量的共性方差普遍在0.7以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表明:(1)等级关系能力因子1在等级关系能力前两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01,0.737),为等级关系能力需求因子;等级关系能力因子2在等级关系能力后两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32,0.686),为等级关系能力质量因子。(2)市场关系能力因子1在市场关系能力前三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07,0.893,0.837),为市场关系能力需求因子;市场关系能力因子2在市场关系能力最后一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82),为市场关系能力质量因子。.(3)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因子1在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前两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29,0.922),为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需求质量因子;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因子2在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最后的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86),为关系型嵌入关系能力频率因子。(4)结构嵌入关系能力因子1在结构型嵌入关系能力前两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29,0.922),为结构型嵌入关系能力需求质量因子;结构嵌入关系能力因子2在结构型嵌入关系能力最后一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86),为结构型嵌入关系能力频率因子。(5)经营绩效因子1在经营绩效的前三个指标载荷较大(Component=0.937,0.896,0.692),为生产盈利因子。
通过因子总体变异解释力分析,等级关系能力的等级关系需求因子和等级关系质量因子总体变异解释力达到80.816%;市场关系能力的市场关系需求因子和市场关系质量因子总体解释力达到85.141%;关系型嵌入的关系型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和关系型嵌入频率因子总体解释力达到92.053%;结构型嵌入的结构型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和结构型嵌入频率因子总体解释力达到87.594%;经营绩效的生产盈利因子总体解释力达到54.156%。
五、实证研究
利用Hyman(1995)分层回归原理进行检验如表2所示:(1)战略型关系能力对资源和知识获取的影响:模型1和模型2显示战略型关系能力与企业知识获取和资源获取正相关。模型1说明市场关系需求因子、等级关系需求因子和等级关系质量因子对资源获取影响显著(P值小于0.05为显著,越小影响越显著),回归系数B分别为0.420 9、0.152 7和0.229 6,说明这三个因子对资源获得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420 9、0.152 7和0.229 6,假设H1获得支持。模型2说明市场关系需求因子和市场关系质量因子对知识获取影响显著,回归系数B分别为0.490、0.145,说明这两个因子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490、0.145,假设H2获取支持。(2)嵌入型关系能力对资源和知识获取的影响。模型3和模型4显示嵌入型关系能力与企业知识获取和资源获取正相关。模型3结构嵌入需求质量因子、结构嵌入频率因子和关系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对资源获取影响显著。回归系数B分别为0.342、0.149和0.270,这三个因子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342、0.149和0.270,假设H3获得支持。模型4说明结构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和关系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对知识获取影响显著,回归系数B分别为0.251和0.486,这两个因子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251和0.486,假设H4获得支持。(3)资源和知识获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模型5显示知识和资源获取两因子对生产盈利因子影响显著,回归系数B分别为0.232、0.215,说明这两个因子对经营绩效的生产盈利因子影响弹性分别为0.232、0.215。企业知识和资源获取能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H5和H6得到验证。
六、结论与贡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战略型关系能力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战略型关系能力中只有两个因子对知识获取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两个因子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力差别也比较大,由于市场关系需求因子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力达到了0.490。这两个因子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总和达到了0.635。(2)战略型关系能力对资源获取的影响:战略型关系能力中有三个因子对资源获取产生明显的影响,影响力各不相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市场关系需求因子,它对资源获取的影响力达到了0.420 9。这三个因子对资源获取的影响力总和达到了0.803 2。(3)嵌入型关系能力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关系型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和结构型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对知识获取产生不同影响,分别为0.486和0.251。它们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力总和为0.737。(4)嵌入型关系能力对资源获取的影响:三个因子都对资源获取产生影响。由于影响力不同,重要性从大到小的排列分别为结构型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关系型嵌入需求质量因子和结构型嵌入频率因子。它们总共的影响力为0.761。(5)知识获取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因子对生产盈利因子的影响:这两个因子的影响力比较接近,总影响力达到0.447。
本文从关系能力的角度对企业新增长问题研究,理清学术界对关系和关系能力的混淆,利于基于关系能力观的企业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深入。构建理论模型和其他研究者不同:现在的研究只是选取战略型或嵌入型关系能力中的一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是直接影响而非间接影响。本研究认为关系能力获取并不直接对绩效产生影响,往往具有时间滞后性。假设得到验证,完善“企业关系能力—资源和知识获取—经营绩效”的模型路径,丰富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利于企业新增长理论研究的深入。传统企业增长理论认为企业注重内部关系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开放和信息流动的不断加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外部关系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实证结果显示随机因素对模型的影响较大,但哪些外在随机因素对资源和知识获取影响和哪些随机因素对经营绩效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影响的路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Zaheer,A.and bell,G.G. Benefiting from Network Position: Firm Capabilities. Structural Holes and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9).
[2]ZHAO·M, STANKTP. Iteractions between operational and relational capabilities in fast food servicedelivery[J]. 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E:LogisticsandTransportationRev-iew,2003,39(2):161-173.
[3]ROC HFORD.L,RUDELIUS.W.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7,(10):67-84.
[4]张方华.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4):110-119.
[5]吴家喜.企业关系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4-37.
[6]Dyer,J.H.,and Hatch,N.W.Relation-specific Capabilities and Barriers to Knowledge Transfers:Creating Advantage through Network Relationship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
责任责任、校对:孟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