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4式太极拳教学中普遍向左后偏移的现象分析
2012-04-29刘继成
刘继成
我校自2010年10月起,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太极拳。在近两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在完整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普遍出现向其身体左后方偏移的问题。按照正常的太极拳练习,收势时的站位应该和起势时的站位在一条直线上,偏左一点点。我们三名专门负责太极拳教学的老师坐下来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屡次观看教学的录像,最终发现该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教师的示范面
由于我们一般都是大班教学(一节课有两个以上的班级同时上课),人数比较多,所以教师大多是站在学生的前面偏左一点点的高台上进行教学,而且事实证明只有这个示范面符合大班教学的特点。而24式太极拳的运行轨迹是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学生一开始在学习的过程中,人向左转学习动作,头要向右转,边看教师示范,边模仿动作,比较别扭,容易造成视觉上的偏差,不自觉地向左上步就大一些,向右上步小一些,这样就造成了整体向左后偏移的现象。
二、几个典型动作的影响
第一个是“白鹤亮翅”动作。在做完“左右野马分鬃”最后一个动作“弓步分手”后,这时是左腿在前右腿在后成左弓步。紧接着是“白鹤亮翅”动作,先“跟步抱手”,右脚向左前方移动了一点点,然后“后坐摆臂”,最后“虚步分手”左脚提起又向左前方移动了一点点。这两次移动就造成了整体向左后方移动了一些。
第二个是“手挥琵琶”动作。在做完“左右搂膝拗步”最后一个动作“弓步搂推”后,这时也是左腿在前右腿在后成左弓步。紧接着是“手挥琵琶”动作,先是“跟步展臂”,右脚向左前移动了一点点,然后“坐腿引手”,最后“虚步合手”左脚提起又向左前方移动了一点点。这两次移动也造成了整体向左后方移动了一些。
第三个是“云手”动作。其中有两次“右云翻掌开步”动作,学生在做向左侧开步时,习惯性地左脚向左后侧开步,这也是造成了整体向左后方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学生左右腿支撑力量不均
学生的左右腿支撑力量不一样大,普遍是右腿支撑力量大于左腿力量。在做“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等动作时,向左前上步的步幅明显大于向右前上步的步幅,这也是造成整体向左后偏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造成学生普遍向左后偏移的原因,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变大班教学为小班教学,教师上课采取多种示范面。这样教师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去进行纠正,同时可以采取多种示范面进行教学,学生在模仿时也可以轻松一些,不会造成视觉上的偏差。这也就要求我们其他体育老师也要参与到太极拳教学中来。
2.在每一列横队的地面上画一条直线。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两脚不踩一线,始终放在直线的两侧,这样可以时刻提醒他们练习的规范性,也可以有效预防偏移现象的发生。
3.加强学生腿部力量的训练,特别是左腿力量的训练。在体育课上可以多安排一些力量的练习,如原地跳起、台阶跑、单脚跳、背负同伴跑等等,有意识地让左腿多作为支持腿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