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 拓展时空 三级联动
2012-04-29关月梅
关月梅
从教研角度看,上海市的小学品德学科具有三大特点:其一,它是新的综合学科;其二,专职教师较少;其三,教科版和上海版两套教材并行使用。这些特点既给我们的教研工作带来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教研生长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创新,我市已初步建构起了适应本学科特点的教研模式。这一新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通过课题引领这一策略来提升教研水平,采用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形式来拓展教研时空,建构市区校三级联动的组织机制以增强教研实效。
一、课题引领,创新教研策略
当前,课题研究与学科教研各自为政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使得大多数课题研究的成果停留在纸上而难以转化为教学效益,同时,许多教研活动却因缺少课题研究的引领而停留在“就课论课”的低水平重复上。为此,我们一直秉持“研为了教,教需要研”的基本理念。所谓“研为了教”,意指研究的课题只有聚焦教学、服务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而“教需要研”,则指教学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予以潜心研究,方能把握其规律性,提升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了“以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活动”的教研策略:一方面,从教研活动中努力提炼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而关照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的水平。最终达至课题研究与有效教研的双赢。
(一)课题研究源自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与日常教学关系最密切的活动,大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大多会在教研活动中暴露出来。因此,教研活动的内容便为课题研究的选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例如,《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后,如何在品德教学中贯彻落实“两纲”,就成为了教研的热点。基于此,我们及时将这一教研热点转化为了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保障贯彻落实“两纲”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导教师们认识到,“两纲”要求与二期课改理念以及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相依相从的关系,指导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显性与隐性、低年级与中高年级、教材与生活、认知与情感等四对关系。
又如,近年来,在教研活动中反映出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落实情况不尽人意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展开了全市的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展开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的课题,以引导广大教师切实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德功能,自觉地在教学中落实其育人价值。不仅如此,在落实育人价值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教师们容易忽视方法和能力的目标,为此集中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與能力目标研究》这一课题。
可见,关注一线教研活动,不仅会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还能使教研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课题研究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课题研究引领教研实践活动
当然,研究的课题提出以后,还必须通过教研活动去实践、检验和发展。这也就为提升我们的一线教研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能和有效的途径。
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这一课题为例。在这一主课题之下,我们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同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整合的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系统性研究”“国内外相关课程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比较”“融合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改善学习方式,促进方法与能力目标的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与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方法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评价研究”“学生在学习评价中方法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评价研究”等八个子课题,分配给各区县的教研小组。各区县学科教研员再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经初步审定后,再把子课题的实施贯彻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让广大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群策群力。这就使课题研究走出了少数人闭门造车的“象牙塔”,真正成为了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也为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建设者与完善者提供了平台。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活动这一策略的实施,各区县品德教研员以及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曾在徐汇、杨浦等区举办过区中心组教研活动现场展示,可以从中看出他们交流发言的层次和评课的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新教研员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较快适应了本学科的教研工作。现在各区县的学科教研活动都逐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与研讨相结合,学术意味也越来越浓厚了。
二、拓展时空,创新教研形式
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都采用开会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常规教研。这种常规教研的优点是集中、直接。参与者可以面对面地在同一地点同一段时间里直接交流,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场研讨乃至交锋,需要形成共识的也可当场形成共识,因而效率比较高。但也因为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往往交流和研讨不够充分,影响了教研的质量和成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近年来,网络教研大大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时空,也弥补了常规教研的缺憾。基于此,我市的品德教研活动努力突破常规教研的单一模式,通过常规教研网络化与网络教研常态化,最终创新出“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一体化”的新教研形式。
(一)常规教研网络化
所谓常规教研网络化,指的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与平台来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具体做法有:(1)教研活动前,通过网络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将教研活动的宗旨、内容、要求等通过网络事先告知出席对象;教研活动需要准备的发言文本和交流稿等通过网络送交主办者审阅;教研活动要进行的教学观摩的教案通过网络来获取专家的反馈和评议,并及时进行修改完善。(2)教研活动中展示的课堂教学录像,专题报告PPT,文字资料等力求在最短时间里上网,供全市学科教师深入研讨,以体现教研的时效性。(3)教研活动后,通过网络收集各方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便于今后改进。
常规教研借助网络的翅膀,极大地拓展了时空,有效地弥补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尤其对于专职教师比例很小的品德学科来说,更是个福音。它能弥补非专职教师因忙于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而无暇参与品德教研活动的缺憾。
(二)网络教研常态化
当前,网络教研正在不断发展。为确保网络教研常态化,我们专门开展了《品德与社会网络平台互动性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构建了网络教研平台。在这一平台中,专门开设交流与研讨模块,关注资源的有效生成。目前,已经初步积累了系统的教学资源,并形成了相应的操作指南。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主题网络教研。如,为了配合教育中心的活动,2010年世博会召开期间,我们开展了“炫我风采,参与世博”的主题网络教研活动。上半年,我们组织各校教师在网上共享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中有关“世博教育”的教学片段,并开展了教师议“世博教育”“金点子”活动。下半年,我们则进一步组织教师们开展有关“世博教育”实践性活动作业方案的评选活动。这次主题网络教研共发帖1375个,回帖1661个,浏览次数达23007次。又如,以日常教学为基点,我们开展了“保持备课、上课与作业一致性”的实践主题网络教研活动。通过课例研讨《五十六朵民族花》,结合教师们的说课,发动各区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上网观课、发表感受,进行互动研讨,这次的网络教研共发帖1133个,回帖1870个,浏览次数达26230次。
通过常规教研网络化和网络教研常态化,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真正达到了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了促进有效教研的合力。
三、三级联动,创新教研组织机制
为了增强教研实效,我们尝试通过各种渠道来鼓励市、区、校三级加强沟通,协作开展教研活动,进而构建起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教研组织新机制。
(一)区校轮流承办市级教研活动
我们把市级教研活动轮流安排在各区县进行,而相关的区县则选定一所学校为活动地点。首先,市教研员负责设计教研活动方案,确定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然后,参与承办的区教研员落实本区的教研活动准备工作,包括指导好教研观摩课,落实好参与教研活动的出席者,组织好教研讨论,等等。最后,参与承办的学校则需配合区教研员,准备好教研课,布置好校园环境以及组织安排好具体的教研活动。这种市级教研区校承办的方式,使市教研活动有了稳固的立足点,同时也使区、校得到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此外,由于教研活动是各区轮流承办,这也在客观上促进形成了全市各区相互学习、相互比较与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二)市级教研推广区校成功经验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实践中,各区县和学校也创造了各有特色的经验。实行市区校教研三级联动,就有利于及时把基层制造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达到资源共享。例如,闸北、浦东新区的“融合两纲、文化浸润”研究成果,静安区一中心小学的“关注评价,促进教学增效”,崇明县的“优化校本教研”以及黄浦区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等优秀教研成果与经验,都能通过市教研活动的展示,得到了辐射和推广。
至今,依托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教研机制,我们已经成功地组织各区学科教研员和广大教师共同参与教研,完善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学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贯彻落实“两纲”,我們共同编写了“两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施细则”,成为了全市的指导性文件。2006年在历经新课程改革五年多后,在归纳、梳理和提炼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各区县学科教研员及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编撰了《奠基——从品社开始》一书,从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落实两纲、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养七个侧面总结了学科建设取得的进展和经验。
由此可见,市、区、校三级联动开展教研活动,不但能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上述的一系列创新,我市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研活动已经建章立制,形成了八个步骤的有效教研模式:(1)确立研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2)市区校级联动,商定相关事宜;(3)批订活动通知,设计教研问题;(4)发出活动通知,组织展示活动;(5)撰写活动报告,提交展示资料;(6)组织区域活动,开展网络教研或常规教研;(7)汇总网络意见,深化专题研究;(8)总结教研收获,完善教研档案。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今天,我们的教研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 200041)
责任编辑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