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2012-04-29刘向兵陈蓝蓝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学术特色

刘向兵 陈蓝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并进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注,也使创新现代大学制度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按照《纲要》的战略部署,中国人民大学加快推进学校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推进《中国人民大学章程》的建设,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发展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源于西方,传统上认为是以“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为特征的西方大学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和知识的依赖日益提高,这就从本质上要求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然而,现代化的大学不仅仅是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界定的,而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上进行考量,以现代化的制度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应当是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套维持大学组织健康发展的结构功能规则体系。在这套规则体系中,从内部要求大学的普遍价值得到维持和发展,从外部要求大学的组织运行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顺应时代的需求。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普适价值和中国特色

现代大学诞生在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价值伴随着现代大学的兴起而逐步形成,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在其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与国情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中国特色。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既要借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普遍共识,又要立足中国国情、融入中国特色。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体现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使命,并且始终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尽管每个国家因为政治、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国家的大学都会有其独特之处,但是,人们对于大学制度的国家特色维护并不会也不应该完全脱离大学的普适精神。《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的: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研究者普遍认为,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特性和存在根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是大学最根本、最悠久的传统。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始终是支撑着大学制度维系、发展的根本所在。

2.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注重“中国特色”。一个国家的大学制度, 是依赖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而建立起来的,一所大学的制度构建也遵循同样的原则。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我国大学制度的构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大学制度构建的“中国特色”。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中,应当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探寻教育规律、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一套制度能适用于所有大学。大学作为一个组织,要在运行和发展中摸索出适合自身组织特征的制度体系,使其成为规范和协调组织各种行为的、与组织有关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帮助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责。从组织学的视角来看,把握好以下几点将是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1.明确组织使命,确定组织目标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大学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需求来对自身的组织使命作出明确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延安到北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学校制度必然烙上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其要求与期望的印记。作为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中国人民大学章程》就对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作了明确的阐释,将学校重大的、基本的问题,以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成果与成熟经验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师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它、理解它和支持它,使大学制度成为一种环境、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文化。

2.基于组织优势和时代需求,制定大学战略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原则。如同文学艺术一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单纯的跟随战略让中国大学无法实现对国外先进大学的超越,更无法立足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吁全社会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呼吁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引领国学教育、弘扬国学传统;抵制教育过度产业化、功利化思潮,不仅关注自身的学术传统,而且更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使命,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我国国情、适合学校发展的大学制度。这些重大措施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自省、自重、自律意识的形成,提升了学校按自身规律自主办学的能力,提升了学校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彰显了大学活力。

3.实现学术自由和提升行政效率并举双赢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特征,但为了保障学术活动蓬勃发展,还必须有一套支撑有力的行政管理系统。学术活动本质要求充分的自由和自主,而行政管理则要求明确等级、划分责权。只有有效地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充分释放制度的活力。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一级教授聘任的试点工作,健全校级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院系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机制,在学术性事务、学术性评价、考核、晋升方面,充分地体现“教授治学”的宗旨。同时,学校致力于建设职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合理设置行政机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行政机构的管理权限及其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这些措施理顺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为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学术自由与行政权力双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理顺组织内外关系,确定组织内外界限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在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外界对知识的依赖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很大部分也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如何在遵循契约精神的前提下,重塑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把三者的边界通过大学章程的方式予以固定和明确。在具体举措方面,通过建立学校董事会,吸收政府、企业界、文化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代表参与,获取社会支持并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重大事项,如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察;完善社会参与办学模式,探索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建研究院、产学研基地的新形式,为社会输出智力支持。这些措施既保障了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又建立了规范的外部支持机制和监督机制;既呵护了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又保证了学校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养,保持生机。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是大学活动的精神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大学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对此,我们应该珍重使命,弘扬理性思维,既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又切合本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要考虑高等教育的规律,也要考虑大学自身的组织特点;既注重环境的营造,又注重内在信念、价值的培育。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现代大学制度基础。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钱学森之问”就可能会有答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21世纪初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进展与趋势[M].刘楠,侯怀银.大学(学术版) 2011.13-19.

[2] 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面及其关系[M].宋旭红.现代教育科学,2005.20-22.

[3]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M].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200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刘向东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洋]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特色
快乐童年,有你相伴
小剪纸 大收获
特色种植促增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医的特色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A Proposed Quantitative ESG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Beijing,mon am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