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再用,有效教学
2012-04-29金富东
金富东
语文教学“教教材”的时代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实施“课程标准”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怎样用教材教呢?笔者将基于教学工作经历与参加省级课题研究体验来谈点看法。
一、内容重构,整合教学
“重构整合”的朴素表现,就是在备课时能“瞻前顾后,前后勾连”地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设计教学时能更会去思考“如何利用已有已学已经历的东西”去“依山傍水”地设计,使学生“学有把手”;如何把相关相连的东西巧妙地整合,更好地去凸显教学内容的价值,以利于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深入。
课堂教学只是一种呈现形式,关键在于“教什么”和“怎样教”。通过“重构整合”,目的只在于达到我们“有效教学”的目标。这样看来,核心工作就是“整合”,即“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语文课堂教学要激活高效,“内容重构”是途径,是方法。
基于笔者的教学与研究,发现苏教版语文教材给语文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语文教师能更好地利用教材,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进行“重构整合”,以期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有时“重构整合”,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如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整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认识文章的构思与表达,认识如何更好地说明中心;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文体,进行“样本式”教学,把《皇帝的新装》和《七颗砖石》整合在一起,很好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凸显文体知识,且放大了彼此文本的特点,既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本身,又教授给学生深刻的文体知识;有时是为了补白平时教学的空白或者薄弱,如利用对联进行词性、短语学习,既学习了对联,认识了对联样式特点,又利用了对联进行了一般词性、短语的学习,这给现在淡化语法知识教学的今天是适时的一个“补笔”;有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写作教学”而进行“重构整合”……
教学内容的重构,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来讲,其实有不小的困难。不过,能去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那么他就是一个“能思考”、“有活力”的语文老师。语文的学科特点好像更需要我们这样去思考,去尝试,以期达到语文教学“更理想的境界”。
当然,教学内容“重构整合”,不是硬拼硬凑,那样还不如现在的单元式组合。可以说,这已经不是整合了,只是组合。
二、“二次利用”,指导写作
“二次利用文本”设计作文教学,是根据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给予我的启示。教材以单元主题式编写,先有阅读教学,后有写作指导要求。“二次利用文本”进行作文教学设计,既是对“阅读教学”的巩固与深入,又使作文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有了之前的阅读教学,对阅读过的文本的写作方面的特点,就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准备。
写文章,农村初中的学生大多只会“告诉你一件事”,进行“汇报式作文”。这样的文章,缺乏可读性。这种现象的改变恐怕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努力过程才能扭转,而直接教学生作文的方法,学生听得懂,但还是很难用得起来。我们还不如进行“依葫芦画瓢式”的练习,找好写一件事的“典型文章”,感性地认识——“写出记叙文曲味”(写出记叙文的波澜)的方法途径。如用七年级下册鲁迅的《社戏》,进行“写出记叙文的波澜”的作文教学。首先,找出《社戏》的中心事件——“看社戏”;再由学生分析中心事件前后所写的内容;最后思考认识这些内容对中心事件的作用与妙处。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作文写作训练与评价、修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认识了“如何把一件事写得曲折有味”。具体感受到了“用‘平桥村的乐事来突出‘看社戏对作者的吸引”;“‘看戏前的波折使情节突转,为实现‘看社戏蓄势”;“途中写景也是写情,拓开一笔让人感受到‘看社戏得以实现的愉悦轻松”;然后再重点写“看社戏”;最后写“看社戏归航的余波事件”和“利用对比手法,表达对‘看社戏的怀念之情”。整篇文章曲折有味,是一篇记事的典范文章。以后学生写文章,在构思时,定会想到这篇文章,定会努力去尝试写出记叙文的波澜,去吸引读者。
此外,还可以适时利用文本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如把《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和《多一些宽容》进行“重构整合”,根据初二年级学生不善“讲道理”的学情,对两篇议论文进行“二次利用”,实践《事实胜于雄辩》的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充分认识“举例论证”的好处与写作要求,学生学得深刻,练得到位,很好地作用于今后的议论文写作。
作文教学这片领地,还属“人烟稀少区”,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唯有靠我们语文教师去“不断研究”、“不断开发”,它才会变成“繁华的都市”。
“重构整合”,“二次利用”,能很好地激活语文教师的创新思维,能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让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前景有了更远大的想法,有了更美的憧憬。但应要注意的是,“用教材教”的关键,是我们“教什么”。离开了对“教什么”的思考与认定,而泛泛地谈论“用教材教”,肯定是欠妥的做法。
手拿教材,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始终是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用好教材”,“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语文教学”。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永葆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