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2-04-29叶水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材思维

叶水根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即由学生自己把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或发现出来。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创造性、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旧中求新,同中求异,促进思维的发展,实施创新教育。

一、巧妙设问,乐在其中

学生的思维要想调动起来,教师的设问十分重要。课堂提问应避免随意性、机械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感召力,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时,教师可先提问:“谁有办法不登上塔就量出塔高?不过河就测得河宽?”让学生积极讨论,发表意见,然后在学生都想不出好办法之时,教师再引入“比例”这个概念,传授新知。学生的兴趣高涨了,学习自然都非常认真主动。这样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一题多解,开拓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教学形式。教师往往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让学生依照所教的方法来答,答对了,就算知识掌握了。其实,长此以往,这很容易养成学生一种定向服从、保守自闭的人格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别出心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先出一道题“14—7=?”,然后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独立寻求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有的用破十法,先算10—7=3,再算4+3=7;有的用凑十法,先算14—10=4,再算4+3=7;有的拆减数,把7拆成4和3,先算14—4=10,再算10—3=7;有的想加法算减法,还有的直接利用学具小棒,先一根一根摆出14根,再拿去7根,得出14—7=7,无论是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启发学生最终选择简便的算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潜能。

三、开放教学,活用教材

众所周知,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焕发创新的活力和豪情,学生自然也包括在其内。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应局限于标准的程序、标准的答案之中,束缚在现有的教材之内。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平等、开放的环境,实现民主教学,变学习过程为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的共同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掌握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充实教材内容。数学的运用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时钟时,教师可准备几个不同形态的闹钟,分别定好起床时间、上课时间、放学时间和睡眠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逐一调整出所需时间,加深对时间的具体认识。

(2)删减、调整教材内容。许多教师总是以教材为样本,照本宣科,其实不以为然。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考虑到生活中已很用到分币,因此练习时我适当删去了一些有关分币的习题,而选择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兑换人民币的游戏和模拟商场购物等开放性的习题,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效果更佳。

(3)动手动脑,加强实践操作。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内容。因为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几分之一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分别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并要求学生边演示边说,大家观察,有的横折、有的竖折、有的对角折、有的先横折再对角折……折法多样,比一比谁的折法最多,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练习多样,不拘一格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课堂练习达到“高效、低耗”,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那么练习设计就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练习形式就应灵活多样。如:组织学生讨论、竞赛、开展游戏、互测互批,练习一式多变、一题多变、多问、多解、猜一猜、算一算等,把学生从以前做第几页的哪几道题的单一形式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