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2012-04-26史文昕史文晶李会峰
史文昕,史文晶,李会峰,王 萍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有效的监测可系统掌握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危险科室,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医疗安全。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监测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从1986年开展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标性监测是目前医院感染监测发展的一个方向,现美国已开展了重症监护病房 (ICU)、高危新生儿、抗菌药物应用及耐药性等目标性监测,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ICU患者病情危重且侵入性操作较多,我院现患率调查结果显示其医院感染患病率一直居于临床科室首位。为了掌握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本研究于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开展了ICU目标性监测工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住院时间>48 h的551例患者。
1.2 监测内容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3 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管床医师发现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24 h内上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监控护士每日记录ICU患者日志;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周两次查看患者、监督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收集监测资料,每周对ICU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1.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1]诊断医院感染病例。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55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23%,日感染例次发病率 (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总例次数/入住ICU患者总日数)为15.02‰,调整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20‰。留置导管感染率分别为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7‰;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4.3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5.79‰。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具体见表1。
2.3 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查结果 117例次医院感染中分离出病原菌14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6株,革兰阳性球菌54株,真菌14株。主要病原菌以不动杆菌属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18株,占56.25%。具体见表2。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ites
表2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离构成比Table 2 Constitutional ratio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pathogens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23%。高于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综合ICU第3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9.07%,例次发病率11.26%[2]。我院ICU主要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同时侵入性诊疗操作多,导致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因而,ICU应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科室。同时,监测结果提示我们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在执行方面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重视过程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有文献报道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0%~3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3]。ICU患者大部分长期卧床,肺功能差,痰坠积于肺内为细菌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入呼吸道导致感染[4],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屏障功能,ICU患者呼吸机使用率较高,因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呼吸机相关设备的消毒灭菌、病情许可采取30~45度半卧位,规范口腔护理,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尽早撤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4.36‰,高于监控网所显示的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1.76‰。导尿管的使用应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定期更换引流管和尿袋,减少膀胱冲洗均可减少泌尿道感染的发生[5]。本次监测结果显示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率较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为穿刺点,最大限度进行无菌屏障的建立,严格无菌操作,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及早拔管,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血液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病原菌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6.25%,与文献报道一致[6]。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在周围环境普遍存在,污染的物品、环境、医务人员的手可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所以要重视消毒隔离、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此次监测结果显示,ICU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因而,通过开展ICU目标性监测工作,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评估措施实施效果,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2001年版 [Z] .
2 肖永红,王进.2006—2007年Mohnarin 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23-1227.
3 李双林,王东信,吴新民,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3-507.
4 陈涛,刘映,何英,等.侵入性操作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686.
5 IDSA.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 associated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S] .Urinary Catheter Guidelines·CID,2010:627-629.
6 刘华,罗蓓蓓.IC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类型、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