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大志于小虫——记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学者卢思奇教授

2012-04-2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寄生虫教授

【编者按】卢思奇教授是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学者,潜心从事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载,在机会性致病原虫,尤其是在贾第虫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贾第虫的研究过程中,他从初始的流行病学调查到对细胞核仁的观察,历经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部过程。卢思奇教授寄大志于小虫,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志愿全身心地倾注于小小的寄生虫研究上,体现了他对科学研究的韧性和执着。卢思奇教授治学严谨、为人宽厚、谦虚,深受学生和学界同仁的爱戴。

卢思奇教授,辽宁沈阳市人,生于1942 年。他是首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卢教授1967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1980~1983年考入母校医学寄生虫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王正仪教授,毕业后留任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89年调至首都医科大学,历任细胞生物学系副主任、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副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等职。1993~1997年他在美国亚里桑那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系任客座副研究员(visiting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从事医学原虫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2010年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主任委员(连任两届),其间还任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和《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0年9月的一天,恰值卢思奇教授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第11个年头,他接到了母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经过“十年浩劫”后能成为研究生,他十分珍惜这宝贵的机会,下决心一定把“文革”中失去的时光找回来,于是便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导师王正仪教授所在的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除著名医学家钟惠澜所长外,还云集了诸如贺联印、许炽熛、曹维济和黄松如等一大批热带医学界的精英。卢思奇教授深深地被他们的治学精神所感染和熏陶。

从此,他在王正仪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实验研究。贾第虫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腹泻和营养不良的肠道寄生性原虫,同时也是一种与艾滋病合并感染的机会性病原体。20世纪80年代,国内对之尚未开展过真正的实验室研究。当时,计算机并未普及,更没有网络,查阅文献唯一的途径是先在一本本厚厚的纸质文献目录中做检索,然后再去图书馆查找杂志和复印文章。有时为了找到一篇需要的论文,他甚至要骑自行车跑遍全城的几个图书馆,如协和医院、军科院、北医或北京图书馆等。那时免疫学是最流行的学科,他选的学位论文题目是贾第虫的免疫学诊断研究。为了获得实验需要的粪便和血清标本,他和同学到北京郊区开展贾第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在炎热的夏季,一个月内共查粪便标本数百份,不仅获得了贾第虫的流行病学数据,而且收集了包囊和血清标本。除北京郊区外,他还曾独自一人去天津和辽宁省朝阳等地郊区去收集标本。

1983年研究生毕业后,卢思奇教授留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员,至1989年调离。在该所工作的6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两项重要课题研究——建立了贾第虫感染动物模型和贾第虫纯(无菌)培养。当时国内还没有建立贾第虫动物模型的报道。经过对几个实验动物(家兔、大鼠和昆明小白鼠)的筛选,最终用从感染者体内分离获得的包囊感染长爪沙鼠,成功建立了贾第虫感染模型,感染率可达90%,受染沙鼠肠道出现了典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同时也获得了虫体从宿主体内间歇排出的数据。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贾第虫病致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打下了基础。

随后,在建立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他又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摸索,从北京郊区一名腹泻患者的粪便内分离、纯化虫体,将其接种于长爪沙鼠乳鼠体内,再将从受染乳鼠解剖从其小肠内分离、纯化的虫体,接种于改良TYI-S-33培养基内,最终,首次成功地建立了我国自己的贾第虫无菌培养虫株(图1)。此后,他和他的课题组又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福建和四川两地的人源和家兔源无菌培养虫株。卢教授的研究生,以及包括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在内的多个实验室,都用这几个培养的虫株为材料开展了贾第虫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等方面的研究。

图1 纯(无菌)培养的贾第虫滋养体Fig.1 Giardia lamblia trophozoites in axenic culture

贾第虫不仅是引起腹泻的病原体,而且由于它在生物学分类上处于原核生物过渡到真核生物之间的特殊地位,而成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良好模型,许多生物学家都用其做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李靖炎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分子和细胞进化研究专家,他曾一度为找不到足够量的研究材料而苦恼,后来与卢教授合作,利用贾第虫无菌培养,开展了细胞核、核纤层、组蛋白等多项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研究。

1993年6月,卢思奇教授获得了“自费公派”赴美留学的机会,被聘为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客座副研究员,在著名贾第虫研究专家R.D.Adam教授的实验室从事贾第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他不仅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而且对从我国分离的虫株的基因型与美国虫株的基因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北京和四川分离的虫株与美国的两个虫株同属于一个基因型,这提示来源于世界不同范围的贾第虫株,其遗传学特性并不受地域因素的影响观点。他以相关研究内容撰写了2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际寄生虫学界权威杂志《Parasit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gy》。

卢教授1997年回国,此后成为博士生导师,对贾第虫的研究更加深入到细胞和基因水平。一直以来,贾第虫作为一种生物进化中的低等真核生物,是否具备核仁的问题始终未得以解决。卢思奇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研究生田喜凤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在几乎非常相近的时间内,国外的两个研究小组用免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先后报道了贾第虫具有核仁的研究结果,但并未提供形态学的证据,而卢教授他们用电子显微镜,在数百张切片中清晰地观察到了贾第虫的核仁结构(图2),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研究论文发表在权威性的寄生虫学杂志上(《Parasitology Research》,2010,106:789-793)。

卢思奇教授虽以寄生虫学为专长,但他认为作为病原生物学专业的教师,应具备更加宽泛的学识。因此,他除主要从事寄生虫学研究外,对其他病原体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对大肠杆菌O157-H7的黏膜免疫和狂犬病毒的核蛋白等方面做过研究和探索。此外,还为研究生开设“新现和再现传染病”课程,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的讲座中讲授过“动物克隆”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专题。

卢思奇教授曾获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一、二版)一部。参加编写包括钟惠澜教授主编的《热带医学》和其他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主编的《现代寄生虫病学》、《人兽共患病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专著和教材20余部。曾获得多项市、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寄生虫教授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白话寄生虫
刘排教授简介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趣闻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