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发自主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英语能力发展
2012-04-21高磊
高磊
幼儿英语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兴趣,拥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可以帮助幼儿深入了解任何问题和事物。兴趣作用之大,但却不可没有载体,根据学前儿童好玩、好胜的心理特点,游戏便成了最好的载体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天性。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就提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儿童能通过游戏这一形式使自身内心活动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喜悦、自由和满足。我国古代学者程颐也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因此,游戏教学法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把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变成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1 游戏教学法的定义
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把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变成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2 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幼儿进行早期英语教育是外语教学的内在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加快,英语教育已然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热点。英语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美国心理学家卢姆认为:人的许多能力都在幼儿时期形成,称为“最初语言习得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for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对幼儿进行早期英语教育能够促进语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完善。众所周知,人在少儿时期是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对于同一种英语信息,成人总是用汉语的理性思维去理解,这样无疑会导致无法摆脱汉语思维干扰,从而产生理解负效应。而幼儿则不同,英语和汉语对他们来说只是同一情境下的两种表达方式,他们能够直接学会用英语去理解和思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幼儿这一预言思维形成的最佳时期,来帮助学前儿童轻松建立英语语言思维。
为了避免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出现教育成人化现象而导致的低效甚至负效问题,我们应根据幼儿自身特点让游戏融入幼儿英语教学中,游戏可以使学前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自由多变的游戏活动,灵活积极地引导幼儿,使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游戏能够排除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它可以将紧张而单调的学习内容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游戏的趣味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目标语言。其次,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兴趣,它“动静交替”的特点可使幼儿兴趣达到最高,从而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帮助幼儿习得英语语言。心理学的测试证明,有趣味的形式或内容能使记忆力提高1.5倍。最后,游戏还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充分发掘幼儿多方面的潜力。在做游戏时,幼儿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借助想象学前儿童们就可以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各种技能。
3 幼儿英语游戏的基本形式
3.1 词汇游戏
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把英语词汇学习渗透于游戏中,就能使单词记忆变成轻松而愉快的趣事。例1: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和爱模仿的特点,教师在介绍各种小动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分成AB两组(每组十人)全部起立扮演小动物,然后将其编号,首轮游戏由A组同学提问,每一位同学站起来用英语叫道哪个动物名,B组里扮演那个动物的同学就必须立刻起身作其小动物的动作并发出它的声音,如果哪位同学没有反应过来或是做错动作就会被淘汰,一直留到最后的人便是胜利者。例2:“单词竞猜游戏”。将写有不同单词的卡片装在盒子里,叫一位同学上前来任意抽卡片,这位同学依据卡片上的内容来做动作或画画,其他同学抢答。
3.2 角色游戏
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英语能够让孩子们消除学习的枯燥感,使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轻松习得英语。例如,在学习简单问候和自我介绍时,老师组织同学们面对面组成两个同心圆,大家一起拍手唱歌,此时两个圈分别开始向反方向移动,当教师喊道“stop!”时,每位同学就与这时正好和自己面对面的同学进行简单的问候对话。
3.3 听读游戏
英语听读游戏是学生训练口语和巩固词汇语法的有效手段。例如:“对号入座游戏”。教师为学生用多媒体放映一个英文动画片的一节简单片段,这节片段需要以对话为主,教师在放映三遍以后,将需要考察的部分挖空,然后让学生们集体讨论补全对话。
游戏是幼儿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使用游戏是为了更好地传授教学内容。随着游戏的不断发展和开发,鼓励幼儿不断地尝试,积极开发幼儿大脑,从而使幼儿英语教学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幼儿英语学习活动中,采用游戲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孩子们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士媛,王继芬.幼儿语言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李震雷.英语课堂教学游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