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桃江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粗浅思考
2012-04-20李瑞华
李瑞华
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在新一轮历史时期的产物,有它出现、存在、发展、演变的必然因素,是目前区域教育布局优化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多样化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在桃江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较短,对这个教育新生事物的思考和分析自然也不多。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怀着对教育的诚心和对教改的热心,谈谈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利弊,意图为领导者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产生和发展的缘由
九年一贯制学校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桃江近五年渐及高峰。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形成缘由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建型,一类是组建型。前者基本集中在城市,数量少,其特点是超前规划,一步到位;后者也称“合并型”,基本集中在农村,数量大,其特点是形势使然,“并”中求进。目前桃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基本属于后者。由于学生的急剧减少,许多偏僻山区的学校已经只剩下几十名甚至几名学生。如果让一名教师去教这些学生,势必由于其知识的局限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如果派出多名教师去教这些学生就必然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目前我县师资资源也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却愈来愈迫切。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就适应了充分整合学校物质及师资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教育的形势需求。
二、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积极意义
1.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小学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的整合和衔接
基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肩负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为孩子终身奠基、为民族素质奠基的重任,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直面这个历史使命进行深深地思考。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发展的内涵是“基础教育”,这样,我们可以通过1~9个年级的层层链接,探索教育的切入点、融合点、转折点,整体规划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避免了学生因为几次转换学校而带来的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也减少了教师熟悉学生的时间耗费,从而使教育更有系统性、渐进性和科学性。
2.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是整合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效益的时代需求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外流带来的子女随亲外出就读现象的出现,近十年来我县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总数减少,在辖区内求学的适龄儿童少年总数就更少。据初步统计,2003年,我县初中七年级学生入学人数还在13000人以上,到2010年仅为7000人,小学入学人数也有相应的减少。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减少的幅度更大,有的一所初中總人数不到50人。像天井山、甘泉山、黄泥田、杉树仑等中学就是近几年人数急剧减少而被迫拆并或者转型的。初中转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后,部分小学生能提前进入初级中学学习,使初级中学原本闲置的教具、图书、师资等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益。
3.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更好地落实和保障了小学毕业学生的求学权益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毕业生应免试、就近升入初级中学学习。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避免了小学生的升学考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小学毕业生的免试入学,减轻了学生的升学压力,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4.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由于子女数量的减少,家长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部分农村家长从小学开始就将孩子送到城市里求学,以摆脱“单凭粉笔打天下”的农村落后的小学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可以合并初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家以更多财力武装合并后的学校,从而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品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三、桃江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值得探索的问题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虽然是形势使然,但也迫于许多无奈,因此,其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不容忽视的。
1.小学与初中教学常规的冲突问题
从我国长期的教育历史沿革来看,小学往往每天只上六节课,每节课只上四十分钟,而初中每天上七节课,每节课要上四十五分钟。小学生每天到校时间一般不能早于八点,而初中生每天到校时间不能晚于七点半。这些在九年一贯制学校里必然形成教学常规的冲突,为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2.师生教法与学法的冲突问题
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以后,许多初中教师必然转型为小学教师。虽然初中教师在学历和知识上改教小学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毕竟与初中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教师沿用初中的教学方法来教小学生,必然会产生教法与学法的冲突,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校管理与学生年龄差异的冲突问题
一般来说,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是以初中的管理队伍和管理方法来实施管理的。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跨度近10岁,必然在思维和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九年一贯制学校里极有可能产生学校管理和评价方法与学生年龄差异的冲突。
4.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与就近入学的冲突问题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使部分小学的学生并入初中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资源,但也可能带来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困难。按照相关政策,农村小学辐射范围只有2.5公里,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有可能使学校的辐射范围扩大到5公里或者更大领域,增加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入学难度和危险性。
四、化解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问题的尝试
在实践中,我们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存在的冲突性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也探索了一些化解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问题的做法。
1.以爱护小学生的原则处理教学常规的冲突问题
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冲突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认为,尊重和爱护小学生是处理这一冲突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小学生早晨八点以后到校,初中学生可以在七点半到校后先参加一段时间的晨读,等小学生到校后统一上第一节课。每节课的时间统一设定为四十分钟,初中学生可以多上一节课,即由原来每天七节、每节四十五分钟改为每天八节、每节四十分钟。
2.以“学生评教”、因生施教的方法处理教法与学法的冲突问题
我们认为,优秀教师应该主动选择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从初中教师转型为小学教师以后,如何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是转型教师的必修课。我们通过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让教师在学生的满意率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学生。
3.以分学段进行周会和分学段评优的方法处理学校管理与学生年龄差异的冲突问题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与初中学生之间存在心理、思维、情趣等诸多差异。我们通过周会课分学段集合,针对他们各自的年龄特征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十星学生”评比中,我们也针对小学中低年级、高年级和初中制定不同的评比细则,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行为要求。
4.以招收寄宿学生的方法解决学生就近入学的困难
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以后,学校的辐射范围明显扩大,学生上学的路程较远,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危险系数。通过安排部分特别远道的学生在校寄宿的办法可以解决学生上学困难和存在路途危险的难题。
以上仅是我们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肤浅思考。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还任重道远,这方面的研究也还刚刚起步。我们的思考更是极具地域的局限性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性,但我们相信,随着九年一贯学校的发展,必定会带来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关注,也一定会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