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新闻标题中的“冷/热”温度隐喻分析
—— 以汉语新闻语料库为基础

2012-04-20孙秀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词频新闻标题语料

孙秀杉,赵 琛

(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天津 300204)

汉语新闻标题中的“冷/热”温度隐喻分析
—— 以汉语新闻语料库为基础

孙秀杉,赵 琛

(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天津 300204)

基于汉语新闻语料库,收集了2010年包含“冷/热”一字的新闻标题共1 011条,采用Lakoff 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大量新闻标题实例,力求揭示汉语民族对“冷/热”温度隐喻的认知规律,并用两种意象图示“上—下图示”和“平衡图示”对温度隐喻进行深度分析。

语料库;新闻标题;概念隐喻;认知规律;意象图示

一、引言

西方隐喻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隐喻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归于修辞学领域。随着对隐喻的深入研究,1980年Lakoff和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Lakoff和Johnson在该书中明确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一种事物。”[1]Ungerer和Schmid也指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有力的认知工具。”[2]隐喻往往是用具体的事物映射抽象的事物,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和概念方式。在隐喻中,两种通常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被相提并论,主要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此,隐喻的结构是基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及所产生的结构相关性,它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生动。

意象图式是以空间结构为基础的,来源于人们自身与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和运动经验。在人们认知世界的经验机制中,意象图式起着关键的作用。Johnson于1987年最早把意象图式描述为:“在人们与外界互相感知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赋予我们经验一致性结构的动态性模式。”[3]外部世界与我们自身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多次映射在人脑里,就会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式。Lakoff总结了多种意象图式,如“容器、途径、联系、外力、平衡,或如某种空间方位或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4,p267]。意象图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却可以用来组织和理解无限的经验。意象图式所表达的认知结构先于人类概念的产生,这种形象具体的意象图式,是人类可以理解并认知抽象复杂的概念和范畴的基本结构。

二、研究方法

蓝纯在她的专著《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一书中指出:“不少认知隐喻研究不注重语料收集,所分析的语料通常覆盖面偏窄,甚至有不少是研究者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地编造出来以证明一个事先预设的理论的。这样的结果使有些研究不能为实际语料的分析提供框架和可操作的模式。许多认知语言学家呼吁应该从自然语言中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语料,对语料的分析也应该尽可能地在完整的语境中进行,这样才能验证认知隐喻理论的可靠性和解释力。”[5]所以,本文采用的语料全部来自于汉语新闻语料库(http://www.gmw.cn/03rili/jbcx_gb.htm),是完全真实可靠的语料。汉语新闻语料库中的语料来自多家媒体,包括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本文收集了2010年以来包含“冷”或“热”字的所有新闻标题,并对这些语料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观察和对比,揭示汉语民族对“冷/热”温度隐喻的认知规律,并通过意象图示阐明了“冷/热”温度隐喻作为始源域是如何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的。

三、“冷/热”温度隐喻的语义分析

本文所收集到的包含“冷”或“热”字的所有新闻标题共1 011条,其中隐喻用法639条,隐喻用法所占比例为63.2%。其中包含“冷”字的新闻标题共265条,隐喻用法72条,隐喻用法所占比例为27.2%;包含“热”字的新闻标题746条,隐喻用法567条,隐喻用法所占比例为76%。

(一)“冷”温度隐喻的语义分析

根据语料库统计,共得到“冷”温度隐喻词条17条,总词频72次。具体词条及词频分别是:遇冷(18),冷(17),冷思考(13),冷对(6),冷暴力(2),趋冷(2),带冷(2),变冷(2),渐冷(2),冷观(1),冷处理(1),冷屁股(1),心冷(1),齿冷(1),冷板凳(1),冷壁(1),冷月(1)。

1. 情感上客观、理性是“冷”

例如在“由超女整容之死引发的一次冷思考”中,“冷”是对后面动词的一种修饰,表明“思考”和“观”都是客观的、理性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美貌也是生产力”的流行观点,“美女经济”已成了一种与会展经济、假日经济等并驾齐驱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然而社会上一些人对于“美”的追求已经到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地步。所以,人们所做的不是一味的追捧,而是理性的思考。

2. 消极的情感是“冷”

例如“对学术腐败高校为何惯于冷处理”。高校本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但因近几年出现的论文剽窃、学术腐败等问题,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为了维持良好的形象,从人们批评的风口浪尖中淡出,高校对于发生的不良事件常常采用消极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封锁消息、拒绝外界采访等。对不光彩的事情采取低调消极的、令世人淡忘的方式进行处理就是“冷处理”。

3. 情感上不感兴趣,关注少是“冷”

标题“名企招聘硕士渐.冷.博士趋热”中的“遇冷”和“渐冷”说明硕士尤其是专业硕士受到的关注少,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

4. 状态上的不活跃是“冷”

“冷”往往让人想到平静。“中国富豪掀海外购房潮国内楼市趋.冷.”中的“趋冷”,“超女王贝整容死事件带.冷.整容业”中的“带冷”,“李稻葵:经济金融稳定热钱就会变.冷.”.的“变冷”,都表达某行业或某领域出现低靡、萎缩的趋势或状态。

5. 色彩偏暗是“冷”

感觉上的“冷”让人觉得寂寞无助,而色彩偏暗也同样会带给人们孤寂。所以色彩偏暗就会和“冷”联系起来。标题“中秋冷.月葬诗魂”中,“月”这个意象在诗中用来渲染凄凉的气氛,“冷月”更增添了一份孤苦的情怀。

“冷”温度隐喻映射类型的分类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前三例可以归类为情感类;第二类是状态类,如第4例;第三类是色彩类如例5。其中目标域为情感的词频出现比例为70.8%,目标域是状态的词频出现比例为27.8%,目标域是色彩的词频出现比例为1.4%。

图1 “冷”温度隐喻映射类型比例图

(二)“热”温度隐喻的语义分析

根据语料库统计,我们共得到“热”温度隐喻词条38条,总词频567次。具体词条及词频分别是:热议(198),热(159),热钱(72),热捧(29),热词(28),催热(12),热评(7),热播(6),热辣(5),热门(5),热吻(4),热荐(4),搅热(4),带热(3),热映(3),热点(3),热拍(2),热拥(2),白热化(2),热唱(1),热盼(1),热心肠(1),热迎(1),吹热(1),慢热(1),促热(1),焐热(1),热宠(1),热传(1),热潮(1),热招(1),热场(1),热剧(1),热帖(1),热演(1),热动(1),热销(1),推热(1)。

1. 情感上主观、感性是“热”

在新闻标题“网友热捧新求职方式:淘工作——‘淘’个好工作”中,“热捧”一词是指网友们一种群体性的、主观的赞成或支持。对于“淘工作”这种新生的求职方式,并没有充分的数据和事实证明它的可行性,出于一种直觉的、从众的心理,导致了网友们竞相追逐的现象。

2. 强烈的情感是“热”

相对于平静的情感状态,情绪上的剧烈波动、迫切的要求,常常会与“热”这个形容词相联系,例如热情、热烈。在新闻标题“‘十全十美’北京世贸天阶上演全城热吻”和“三场季前赛每场进步很明显姚明热盼重返五棵松”中,“热吻”和“热盼”都表明了新闻主人公强烈的情感表达。

3. 情感上感兴趣、关注多是“热”

在“经济实用再成热宠SUV车市年底玩起加价提车”和“HD2或将停产即将退市经典热门机搜罗”中出现的“热宠”和“热门”就是指受众人关注、吸引人注意力。关注的人多了,形成一种门庭若市的热闹喧嚣感,自然就与“热”这个形容词产生了联系。

4. 状态上活跃是“热”

我们通过中学阶段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了解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这一物理现象。基于这一经验,状态上的活跃、激烈便与“热”产生了联系。新闻标题“《人到四十》天津热,拍王志文、江珊再‘过把瘾’”和“国际象棋全国个人赛进入白热化”中,“热拍”和“白热化”都将拍摄进程和比赛状况的激烈紧张表现了出来。

同理,“热”温度隐喻映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情感类和状态类。其中目标域为情感的词频出现比例为73.7%,目标域是状态的词频出现比例为26.3%。

图2 “热”温度隐喻映射类型比例图

四、认知规律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三条认知规律:

(1)本文收集了包含始源域概念“冷/热”的新闻标题1 101条,其中隐喻用法639条,隐喻用法所占比例为63.2%,说明比起字面意思汉语民族更倾向于使用隐喻义。

(2)本文收集的1 101条新闻标题中包含“冷”字的新闻标题共265条,其中隐喻用法72条,隐喻用法所占比例为27.2%,“冷”温度隐喻词条17条,总词频72次。包含“热”字的新闻标题746条,隐喻用法567条,隐喻用法所占比例为76%,“热”温度隐喻词条38条,总词频567次。无论在数量、隐喻用法比例、隐喻词条、隐喻词条出现词频上,含“热”字标题都远远超过了含“冷”字标题。说明汉语民族更倾向于使用非标记词作为始源域。在其他的论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方位隐喻“上”“高”使用的频率高于“下”“低”。

(3)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冷/热”温度隐喻映射情感目标域的情况多于其他目标域。在我国古代就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样一个认识和描述事物的基本原则。人们在情感发生波动的时候会引起身体体温的变化,这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身体体验。由于情感与人的体验最为接近,所以被用作目标域的比例最高。也就是说,汉语民族倾向于把与自身经验联系最为紧密的概念作为目标域。

五、意象图示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语言模式。Lakoff提出隐喻来源于人生经验[4,p267]。王寅认为体验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也是概念隐喻的基础[6]。这里的经验和体验不是狭义理解上的经验和体验。指的是人类活动的总和,包括我们的身体、基因遗传体、运动功能模式及社会组织等等。温度是人们构建对整个世界的概念时的重要因素,它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和感受,通过温度计中水银柱的上升和下降来实现。从温度这个源域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主要通过两个意象图示实现,即,上—下图示和平衡图示。在上—下图示中,温度是通过温度计水银柱的高低来反映的。根据常识我们知道,温度高时,水银柱中的水银向上走;温度低时,水银向下走。在平衡图示中,根据能量转化规律,当外界和内部的温度出现差异时,两者会进行冷热传递,以达到一种平衡。例如,在夏天,天气炎热,外界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就会通过皮肤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能量平衡。

(一)上—下图示

Lakoff认为应该通过意象图示和隐喻映射来理解概念结构[4,p275]。例如,“数量多或数字大是上”(more is up)这个概念隐喻来源于“上—下”图示。“在失业率上升”这句话中,本来失业率和上下运动没有什么现实联系,但是因为数量和垂直性在人脑中的预先建构,才使这句话能够解释得通。Lakoff和Johnson提出隐喻的关键是不同域之间有系统的映射[1]。不同的域之间是通过映射联系起来的,而映射又依托于意象图示。如果目标域中的意象图示没有一个是和源域中的图示相似的或相对应的,那么这个源域和目标域就不能发生映射。温度可以当作内部热量和能量的一种外在标志。当能量和热量高时,温度就升高;当能量和热量低时,温度就降低。身体可以看作是储存能量和热量的容器,当能量和热量升高时,体温也跟着升高。反之,体温就降低。

当人们产生激情、气愤、焦虑或是冲动等强烈情感时,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这时就需要机体供应更多的热量和能量,体温随之升高。当人们对所面对的事情不关心时,心跳放慢,血液流通变慢,热量和能量需求降低,体温随之降低。所以,强烈情感作为目标域中的意象图示是和温度中的意象图示有相似之处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明星受到大家的喜爱,被很多人追捧时,人们会用热捧这个词。在兴趣和爱好这个目标域上,也发现了相似的意象图示。人们把自己看做承载热量和能量的容器。当外界事物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时,人们会花费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事物上去。例如,《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电视剧最近很热门。不管人们对它是赞扬也好,批判也罢,它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上面。相反,当人们对一件事不关注或关注较少时,他们会投入很少的精力在上面。例如,国内楼市趋冷说明人们渐渐地转移了对楼市的注意力。对于第四种类型的映射,从温度映射到状态。当状况紧急或是状态比较活跃时,就会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我们用热来表达这种状态。例如,热拍表达电视剧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摄当中。当状态不活跃时,同理。

(二)平衡图示

Johnson认为平衡图示是一种力量图示,是力量之间的相互制约[3]。这种图示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像保持直立的姿势,保持体温都属于这类身体经验。为了更好地理解平衡图示,我们在这举个例子。在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这反映了在做决定时,不同力量的斗争使哈姆雷特矛盾的境地。平衡图示是反映多个领域的抽象概念。这里的温度的平衡图示为其他隐喻表达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温度上的平衡就是热量的平衡。我们在上文提到,人们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承载热量的容器。当身体内的热量失衡后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当人们产生激动、气愤、紧张等强烈情感时,血液突然加速循环,热量需求突增,身体的稳定状态被打破,造成一种失衡,身体产生不适。这就是为什么人在激动万分或是紧张时,身体会有颤抖。所以上—下图示和平衡图示共同说明了温度在强烈情感目标域上的映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所搜集的新闻标题语料中并没有发现使用热来形容人们负面强烈情绪的表达。这是因为新闻语言的要求,新闻文体要正式,尤其是标题更是如此。而我们用热来表达负面情感时,侧重于口语化的表达。

六、结论

本文通过语料分析,总结了汉语民族对“冷/热”温度隐喻的认知规律:在构成温度隐喻时,意象图示在人脑中提供了一种轮廓性的结构,从而帮助我们形成丰富的意象。意象图示阐明了“冷/热”温度隐喻作为始源域是如何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的。人们将具体的意象图示投射到抽象的范畴,就能够用来表达更为复杂、抽象的概念。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5.

[2]Ungerer, F. & Schmid, H .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145.

[3]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xiv.

[4]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33.

[6]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

(责任编辑、校对:朱 燕)

A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Cold/Hot” in Chinese News Headlines

SUN Xiu-shan, ZHAO Chen
(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China)

1 011 Chinese news headlines in 2010 are collected from Chinese news corpus which contain “cold/hot”.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by Lakoff and Johnson, a large number of news headlines are analyzed to reveal Chinese cognitive rules of “cold/hot” temperature metaphors. Furthermore, two image schemas “Up-Down” and “Balance” are employed to give a deeper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metaphors.

corpus; news headline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ognitive rules; image schema

H030

A

1009-9115(2012)06-0020-04

2012-06-07

孙秀杉(1988-),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词频新闻标题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25年来中国修辞研究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基于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社科课题立项数据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以关键词词频法透视《大学图书馆学报》学术研究特色
汉语音节累积词频对同音字听觉词汇表征的激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