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创建为部队服务新模式

2012-04-18石会玲王炳胜任爱玲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伤病员部队住院

石会玲,王炳胜,任爱玲,刘 洋

建设现代后勤的指导思想赋予新时期下军队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新的任务[1]。军队医院信息化在围绕为部队服务建设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迈向区域医疗信息化阶段[2-5]。特别是军事综合信息网的开通,为军队医院探索网络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9]。部队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基于军事综合信息网而构建,是体系部队与后方医院信息互动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以医疗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集成共享技术,为部队开展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延伸,创建“全程、全方位”为部队服务的新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为部队医疗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现将我院应用平台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主要功能

1.1 网络预约会诊与住院功能 对部队需要医疗咨询服务、因路途远或训练任务紧张等原因不方便到后方医院就诊的伤病员,可以在体系部队由医疗人员申请网络会诊。医院接到会诊请求后,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回复。对需要住院治疗的伤病员,医院提前做好床位协调等准备工作。

1.2 体系部队伤病员信息查询功能 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相关联,定时从HIS数据库中提取部队伤病员门诊、住院诊治信息,通过安全网闸转储到平台数据库中,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可依托平台,实时查询本部队人员门诊就诊信息、住院治疗信息、检查检验结果、疾病诊断等[10-13]。

1.3 网络教学功能 此功能实现医院和体系部队间的教学互动。医院通过分析部队对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的远程视频讲座系统,定时组织专家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及心理保健知识专题授课。课后体系部队对教学内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后方医院查看反馈,并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医院在课后将教学内容添加到知识库,供部队随时学习使用,发挥医院帮带作用。

1.4 住院伤病员关怀功能 科室医护人员通过平台掌握住院伤病员的生日、手术和出院信息,据此对伤病员根据专业特点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慰问关怀和健康教育,并记录实施关怀护理的内容。体系部队及时查询医院对本单位住院伤病员的关怀护理信息,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出院伤病员的接收及院后康复医嘱的落实工作。

1.5 伤病员满意度调查功能 军队伤病员到后方医院就诊或出院后,通过平台填写满意度调查,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治疗用药、伙食、环境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

1.6 卫生知识库推送功能 医院端结合本院特色,根据部队需求,将部队官兵急需的日常生活保健、常见病预防、心理保健、训练伤预防以及典型病历、专业授课课件、视频教程、电子图书等内容不断更新到知识库中。部队官兵可通过平台进行下载学习,实现信息的共享。

1.7 统计查询功能 后方医院通过此功能可对体系部队参加网络教学情况、教学评分情况、基层部队伤病员对医院满意度情况、平台访问情况以及伤病员就诊、住院信息等进行查询统计。

2 应用效果

2.1 简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网络会诊功能实现了基层部队与医院间的互联互通。利用网络预约会诊、挂号与住院功能,部队伤病员和老干部通过网络可以挂号、转诊[14-17],医院每天根据体系部队预约人数和病种,提前安排好技术力量,大大缩短了就医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18-20];通过网络会诊,使伤病员能够享有更多专家提供的医疗服务[21-23],确认卫生队不能治疗的患者再到医院就诊,真正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为解决部队官兵“看病难”提供了帮助,实现了诊治环节无障碍,真正把军人就诊“五优先”落到了实处[16]。同时通过预约挂号、会诊,可合理地分流医院门诊患者,减轻了门诊就诊压力,使医院就诊环境、工作效率及资源利用率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伤病员满意度。

2.2 拓展服务功能,延伸人性化服务 依托平台的住院伤病员关怀功能,医院从细节入手,将人文关怀贯穿于伤病员就医的全过程,让住院伤病员时时处处感受到医院的关爱与温暖。例如:手术前护理人员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向伤病员详细讲解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及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解除伤病员的顾虑,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后向伤病员讲解术后康复知识,并给予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减缓伤病员术后痛苦与焦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出院时医护人员向伤病员详细交代后期饮食、运动、功能锻炼、复诊时间等,对其痊愈出院表示祝贺;生日时,医护人员及时为住院伤病员送去生日祝福,表达医院对伤病员的关怀等等。调查显示,通过全方位落实人性化服务,住院伤病员对医院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2.3 共享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能 基层官兵通过平台对在医院就诊、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促进了医院改进医疗工作、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21]。医院定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医疗服务工作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关系,满足官兵需求,提高伤病员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基层部队通过信息查询,第一时间了解本部队人员健康状况,便于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对工作做出调整。

2.4 无缝互通共管,促进部队安全管理 伤病员信息查询功能的应用,在医院和体系部队之间形成一个区域性健康管理网络。使基层单位领导和卫生人员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就可以及时了解所属伤病员就诊科室、疾病诊断、检查化验等所有门诊信息,及时掌控病历医嘱、费用明细以及病情变化等住院情况,实现官兵诊疗的各个环节通畅透明,使医院与体系部队之间的沟通联络更为密切,在医院和体系部队之间构建了一个互通共管的渠道,消除了入院伤病员管理盲区,有效促进部队安全管理。

2.5 定期分析规律,提供科学组训建议 利用平台定期调取就诊伤病员数据,根据伤病员疾病谱,科学分析就诊官兵的综合情况。探讨军事训练伤与其他疾病的发生规律,及时向部队通报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组训建议,预防训练伤病的发生。

2.6 宣传防病知识,保障部队战斗力 部队官兵良好的健康状况是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而健康教育与咨询是部队官兵预防保健的重要途径。体系医院与卫生队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改变了传统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方式,特别是在互动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通过视频教学与知识库,传播军人心理保健、训练伤预防、日常工作生活保健、常见急性伤病自救互救等部队官兵急需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部队官兵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对其卫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和预防保健能力的增强、减少训练伤和疾病发生、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保打赢能力,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2.7 开展网络帮带,提高基层救治水平 依托平台,通过远程视频对体系部队伤病员进行远程会诊、远程查房、心理咨询、院后复诊及康复指导等医疗服务[23-25];开展网络教学,由各科室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基层部队实际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幻灯片,通过平台教学,使基层医务人员可接受到和我院医务人员一样的岗位培训,实现了边远卫生所与医院专科、专家之间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26],有效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对伤病员的救治水平。

3 体会

利用部队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了后方医院、体系部队和部队官兵之间的信息横通互联,成功拓展、延伸了为部队服务保障功能。在优化院内服务的同时,加强了院外服务;在优化疾病治疗的同时,加强了预防保健服务,有力促进了为部队服务工作全面落实。但如何发挥好平台作用,切实服务保障好官兵,需要医院与体系部队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广泛开展培训与宣传,加深医护人员及部队官兵对平台功能的认识,提高大家使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期达到全面开展、深度应用的目的。

[1]赵宁志,高茗,曾学俊.利用军队卫勤信息系统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对策[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2):82-83.

[2]吉训明,张建.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J].医院院长论坛,2008,7(4):53-56.

[3]赵宁志,刘文华,金志伟,等.军队医院卫勤保障机制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5):431-433.

[4]王晓丹.当前医疗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1):44-47.

[5]曾宇平,陈敏.基于区域医疗卫生网络的医疗卫生监管模式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4):3-5.

[6]向鸿梅,李仙彤,赵越,等.区域医疗机构动态管理与服务社会化模式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89-90.

[7]樊小玲,孙明,武强,等.数据整合技术在军队卫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7):671-672.

[8]徐祖铭,熊友生,沈旭东,等.军队区域医学服务网络机制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9):801-802.

[9]边玉森,韩鲁宁.军区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讨[J].沈阳部队医药,2008,21(2):100-101.

[10]魏培德,夏挺,应可满.军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3):43-45.

[11]夏挺,王继伟,应可满,等.军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1):32-35.

[12]应可满,王继伟,许树根.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61-62.

[13]王继伟,吴业毅,杨毕辉,等.信息系统托管破解部队卫生队信息化管理难题[J].医学信息,2009,22(12):2613-2615.

[14]崔宝善,徐祖铭,苏皖.创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提升老干部服务保障水平[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3):275-277.

[15]崔宝善,苏皖,裴波,等.远高体系医院老干部医疗保健模式的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2):85-86.

[16]张素炎,王志强,曹挚,等.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化 向部队拓展医疗服务[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50-51.

[17]曹文献.关于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的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6):Ⅰ-Ⅱ.

[18]翟树悦,崔玉海,史培良.医院网络医疗服务建设与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2):142-143.

[19]欧阳亚迪,王婷.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26-27.

[20]杨保卫,程钦安,庄绍燕,等.构建面向体系部队的远程网络服务系统[J].东南国防医药,2008,10(1):72-74.

[21]马丽娅,樊小玲,武强,等.《军队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功能及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2):74-75.

[22]王艳红.军民协同区域信息化在基层卫生队的建设和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1):1-2.

[23]任梁,高爱芝,习毓芝.建立部队网络医疗服务平台的探索[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2):75-76.

[24]向劲松,陈建明,韩天明,等.谈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信息化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68,173.

[25]董刚.医院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2):164-165,188.

[26]唐颖.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为部队服务水平的实践回顾[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21(3):54-55.

猜你喜欢

伤病员部队住院
妈妈住院了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基于排队论的战时伤病员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