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综述

2012-04-18刘禀诚

关键词:组构缺项熟语

刘禀诚

(井冈山大学 人文学院,江西 吉安343009)

“代词组构”指的是“代词参与组合生成(的)各种熟语性结构”,既可理解为动词性含义即“代词参与组合生成各种熟语性结构”,又可理解为名词性含义即“代词参与组合生成的各种熟语性结构”。前者突出过程,后者突出结果。代词组构是范畴化的产物,是从千差万别的熟语性结构中找到相似性并据此对其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只提“代词组构”而不提“名词组构”、“动词组构”等概念,是因为前者具有或更具熟语性、话语性、主观性等特性,还能够以整体方式(所有封闭代词)参与组合生成熟语性结构[1]。

笔者试图从指示代词组构、人称代词组构和疑问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等方面作分述,最后再作总述。

一、指示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一)肯否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

石毓智认为,“没+代+这么+动+的”这一熟语性结构在陈述句中不能去掉“没”转化为肯定式,而可以用“有”替换“没”,然后加上疑问语气词“吗”变为疑问句。比如:用不存在的肯定形式“有你这么问的”替换否定形式“没你这么问的”说不通,但加上疑问语气词“吗”变为疑问句“有你这么问的吗”则说得通[2],即否定形式“没你这么问的”与不存在的肯定形式“有你这么问的”形成一种肯否形式的不对称关系(即后文所说的“缺项不对称”)。

(二)代词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

这里指的是指示代词“这(么/样)”“那(么/样)”构成的熟语性结构所形成的对称与不对称关系。

张伯江、方梅论述了现代北京口语里“这/那+形”、“这/那+叫(一个)+形”(比如“那叫一个亲”)、“那谁、那哪儿、那什么”的指示性状程度;“那”虚化以后相当于一个语气词,我们仍可从“那”字身上隐约感觉到说话人的某种定指意义,至少是指示自己下面想说的话[3]。“这/那”都可以进入某种格式的情况可视为对称现象,但张、方没有涉及这方面的不对称问题。赵雅青也论述了口语句式“那/这叫一个X”,认为该句式的整体意义是强调说话人的心理情态(如情感、态度、看法等),相当于“那真(像)是X啊”之类的感叹意义。该类句式先前使用时,既可以用“那”,也可以用“这”,但最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那”占优势的趋势[4]。

张新华论述了“你这个NP”(如“你这个同志!”)这一表达斥责义的语法格式,认为“那”的弱指示性与“你”的强指示性不相配,所以表同指的“你那个兔崽子”甚至不能说。这实际上表明了“你这个 NP”与“你那个 NP”的不对称[5]。

唐雪凝论述了“这NV的”与“那NV的”的不对称:在收集的75条例句中,“这NV的”有73例,“那NV的”只有2例;并认为这种不对称现象与“这”、“那”的指示功能有关,“这”是强指示词,具有强指示性,而“那”的指示力量较弱[6]。

胡建峰[7]、王霞[8]就“这不”与“那不”分别作了论述:“不”除与“这”连用外,还经常与其他词如“那”“可”等词连用后成为“那不”“可不”等,在对话中单独使用;“这不”的固化用法远多于“那不”,后者还未彻底固化。“那不”未彻底固化,可能与“那”的低可及性有关(“这”是高可及性指示词语,“那”是低可及性指示词语)。

二、人称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一)肯否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

前面提及“没+代+这么+动+的”这一熟语性结构,其中“代”可以是第二人称代词“你”,形成“没你这么问的”,却没有“有你这么问的”,但加上疑问语气词“吗”变为疑问句“有你这么问的吗”则说得通。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角度论述了“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其中谈到“(我)知道”与“你知道”等“知道”格式的不对称(前者占62%,后者占21%)以及对否定句式的偏向[9]。张风格在论述口语习用语的不对称现象时认为:不对称是指某个口语习用语没有对立项,或者说即使有,两项之间所表现出的意义也不是完全对立的。不对称现象可分为以下三种:缺项不对称(习用语没有对立项)、偏全不对称(指意义上有对立关系的两个口语习用语在肯定和否定方面所涉及的范围大小不一。某个口语习用语有另一个语言单位与之构成偏全不对称关系,但这个语言单位不是口语习用语,而是一般的词语)和语义重合性不对称(两个口语习用语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意义上却是重合的)[10]。与人称代词组构不对称有关的语例有:拿你没办法——*拿你有办法;(真)有你的——没你的。它们分属于缺项不对称、偏全不对称。

(二)代词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

张旺熹、姚京晶(2009)探讨了汉语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系统的主观性差异,认为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的话语标记功能存在着系统性不对称现象,即“我/你(您)+看/说/想”类结构具有在对话语境中充当话语标记的功能,而“他(她)+看/说/想”类结构仅限于表征真实的动作义。在“我/你(您)+看/说/想”类结构中,第一人称类话语标记与第二人称类话语标记也存在系统性不对称特征。“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标记用法的不对称,本质上表现为该类结构主观性等级不对称,而主观性特征差异则源于不同人称代词对于对话框架的激活度存在差异[11]。曹秀玲以“我/你V”(“你/我看”、“你/我说”、“我想”和“你知道”)为例,认为“我/你V”的人称与功能存在不对称,“我/你V”系列话语标记具有形式对称而功能不对称特点,不同标记之间有时功能对立,有时对立中和(neutralization)[12]。

三、疑问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一)肯否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

常玉钟论述了“动补短语的可能式构成的口语习用语”,认为它们大都是肯定与否定两种形式并存,举例有“算得了什么——算不了什么”等[13]。笔者认为,这种表层的肯否形式对称,从深层上说是语义相同的不对称,即张风格的“语义重合性不对称”[10]。

文炼论述了正负对称的情况:原有语言单位前边加上表示否定意味的语素,就构成对立形式,如“怎么样——不怎么样”。“怎么样”表示疑问,“不怎么样”并非对疑点否定,而是“不太好”之意,这是另一种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有一些带否定语素的语言单位,如“不得已、如何”,并没有与之对立的不带否定语素的形式,不妨认为它们的对立形式是“零”,这属于特殊的不对称现象[14]。文炼所说的“正负对称”相当于“肯否形式的对称”,“零”对立形式相当于袁嘉的“对称缺项”[15]、张风格的“缺项不对称”[10]。

石毓智认为:“几个、多少”可前加“没”否定,“怎么样”可前加“不/没”否定[2]。笔者认为,加了“没/不”进行否定的疑问代词,与未加否定词的疑问代词,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肯否形式的对称关系,比如“怎么样——没/不怎么样”。还有另一种肯否形式的不对称关系,如“他的数学不怎么好”,不能去掉“不”而变换为疑问句,即对立形式“他的数学怎么好”不成立[16]。这实际上形成一种肯否形式的不对称关系或“缺项不对称”。

张风格论述“口语习用语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时,特别提到“有什么……”和“没(有)什么……”这对习用性框架生成的口语习用语,称之为“语义重合性不对称”的口语习用语,因为这些习用语在构成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意义上却不是对立的而是重合的,比如“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风格还论述了与疑问代词组构有关的“缺项不对称”“偏全不对称”,举例分别有“不知怎么的——知怎么的”“说过多少遍——没说过多少遍”[10]。张风格(2008)还特别论述了基于肯否形式的口语习用语“对称与不对称的特点”:有形式对称语义也对称的,有形式对称但语义重合的(即“语义重合性不对称”),有对称形式但语义上不完全对称的(即“偏全不对称”),语例分别有“拿得出手/拿不出手”、“有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可说的”、“有的说/没的说”[17]。

(二)同义替换的对称与不对称

“有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可说的”既可以看成是肯否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也可以看成同义替换的对称与不对称,对称的是肯否形式,不对称的是语义(语义重合性不对称)。这两者,一为反问(疑问),一为否定,语义重合,反映了疑问跟否定的相通性[18]。

四、总 述

(一)成果与价值

第一,代词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成果方面,指示代词“这-”与“那-”,以及人称代词“我”与“你”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疑问代词研究成果较少。也就是说,指示代词与人称代词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成果,与疑问代词研究成果形成一种不对称关系。

第二,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成果方面,人称代词组构远多于指示代词组构的研究成果,疑问代词组构研究成果较少,只是零星见于少数学者的论述之中,如常玉钟、文炼、张风格、石毓智的论述中涉及疑问代词组构的“正负对称”、“语义重合性不对称”和“空缺性不对称”(“缺项不对称”、“对称缺项”),语例有“有什么X头——没什么X头”、“怎么样——没/不怎么样”、“如何——*没/不如何”、“不知怎么的——*知怎么的”等。也就是说,指示代词与人称代词组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成果,与疑问代词组构研究成果也形成一种不对称关系。

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组构)在肯否形式、代词形式、同义替换、对举句中的对称与不对称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共性与个性:共性是在肯否形式方面表现都较为丰富,个性是指示代词(组构)在代词形式的对称与不对称上表现得最为丰富。

(二)不足与思考

第一,在代词(组构)虚化的对称与不对称上还需加强研究,目前只有陶红印[9]、方梅[19][20]等人有少数成果。相对而言,代词的对称与不对称方面,指示代词“这”“那”虚化的不对称研究,以及人称代词“我”、“你”、“他”虚化或泛化的不对称成果较为丰富。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方面,人称代词组构最为丰富。因此,除了加强代词组构中代词对称与不对称研究以外,还应加强代词组构其他成分(比如“你知道”中的“知道”)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比如司红霞论述了代词组构的口语习用语“这样吧、这么吧、这么着吧”[21],但是没有论述与之对应的“(就)那样吧”能说,而“那么吧、那么着吧”不能说。

第二,单个代词的对称与不对称,比如指示代词“这”“那”的不对称,会不会相应地影响到代词组构。

第三,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比如:对举或成组出现的熟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为什么能对举出现?有多大类推性?“我告诉你——你告诉我”这组对称形式又有哪些不对称?为什么“多亏你”与“多亏我”在语用频率上有巨大反差?

第四,就使用频率(语用频率效应)而言,没有绝对的对称,只有绝对的不对称。基于此,探讨代词组构的不对称较之探讨代词组构的对称显得更有意义。

[1] 刘禀诚.代词组构理论基础[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105 110.

[2] 石毓智.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200.

[3]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58 162.

[4] 赵雅青.强调感叹义的“那/这叫一个X”类句式[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61 66.

[5] 张新华.“你这个 NP!”的表达功能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4):79 84.

[6] 唐雪凝.表感叹性评价的“这NV的”构式分析[J].语言科学,2011(2):182- 189.

[7] 胡建峰.试析具有证言功能的话语标记“这不”[J].世界汉语教学,2010(4):483 494.

[8] 王 霞.跨层固化的“这不”及其语义、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2010(5):62 68.

[9] 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J].中国语文,2003(4):291 302.

[10] 张风格.口语习用语对称与不对称现象[G]∥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4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37 438.

[11] 张旺熹,姚京晶.汉语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系统的主观性差异[J].汉语学习,2009(3):3 11.

[12] 曹秀玲.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5):38 50.

[13] 常玉钟.口语习用语略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2):150 160.

[14] 文炼.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95- 100.

[15] 袁嘉.现代汉语不对称现象二题[J].山东师大学报,1994(1):70 74.

[16] 石毓智.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3.

[17] 张风格.口语习用语的基本特点和语条范围[G]∥.郑定欧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3 46.

[18] 张晓涛,邹学慧.“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J].北方论丛,2011(3):56- 60.

[19] 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4):343 356.

[20] 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国语文,2005(6):495 507.

[21] 司红霞.“这样吧”试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增刊):153 155.

猜你喜欢

组构缺项熟语
岩石磁组构对剩磁稳定性的制约探讨: 以印支地块中生代碎屑岩和拉萨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为例
缺项3×3阶上三角算子矩阵的可能点谱
彭水廖家槽地区灯二段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我院门诊435种中成药说明书信息调查与分析
模糊数列的加权缺项统计收敛和加权缺项收敛
空间组构与空间认知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组构对花岗质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