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抢救心脏性猝死一例
2012-04-18彭德尚刘和叶付慧兰徐光辉
彭德尚,刘和叶,付慧兰,徐光辉
成功抢救心脏性猝死一例
彭德尚,刘和叶,付慧兰,徐光辉
猝死,心脏;急救;医院外治疗
[1]高杨,同黎,齐海妮.心脏性猝死院外急救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69.
[2]李春盛,季宪飞.2010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4):253-256.
[3]石卫晨.心脏猝死及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2):156-158.
[4]黄子通,杨正飞.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与综合防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11-15.
R541
B
2095-140X(2012)08-0059-01
10.3969/j.issn.2095-140X.2012.08.019
071000河北保定,66393部队干休所卫生所
【病例】 男,83岁。晨7∶00外出途中突发心慌、心前区不适,遂急返家中。卫生所值班医生接到通知后7∶40赶到患者家中,见其卧床吸氧,神情紧张焦虑。既往有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 130/60 mmHg,心率156/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肌张力正常。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56/min。给予毛花苷丙0.4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0 min后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进而意识丧失,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症状不缓解,复查心电图示心室颤动。考虑为心脏性猝死(SCD),紧急施行胸外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胸外按压及电除颤交替进行,双向波150~200 J/次除颤,共6次,并交替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间羟胺、尼可刹米等。抢救20 min后,触及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5~6/min,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完善支持治疗,入院进一步心肺复苏。晚22∶00左右患者苏醒,意识恢复,历时约15 h。1个月后康复出院,随访1年余,神经功能无明显损伤,无任何后遗症。
SCD是指急性症状发作1 h内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跳骤停4~6 min后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性死亡,所以,此时间段内进行心肺复苏是成功抢救的关键[1]。本例成功救治且转归良好,急救的体会和启示有以下几点:①高质量的持续胸外按压。胸外按压的质量是提高SCD生存率的关键[2]。要确保胸外按压的高质量,一是优先实施胸外按压,本例按照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的顺序操作,缩短从识别心跳骤停到初次按压的时间;二是保证足够的按压频率(>100/min)和深度(5 cm),保证每次按压后完全回弹;三是尽量减少有效胸外按压的中断,直至恢复自主循环或终止心肺复苏。②及时电除颤。本例属恶性心律失常所致SCD,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所以一监测到室颤,在胸外按压与辅助呼吸1个周期后就进行了电除颤,且与胸外按压交叉进行,最后复律成功。SCD最初5 min是电击除颤的最好时期,超过5 min由于室颤消耗了很大的能量而致心功能逐渐衰竭,电除颤效果欠佳,心肌无法恢复有效收缩[3]。③完善院前急救综合措施。由于SCD多发生在院外,因此健全院前急救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心肺复苏的目标是不但能使SCD者心脏复跳,同时能够存活出院,且尽量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必须建立“新型家庭-社区-医院医疗急救网络平台”[4],提高高危人群家属的心肺复苏水平,并在合适场所配备自动电除颤仪。④预防关键在于识别高危人群。大多数SCD发生在冠心病患者,对此类高危人群采取减轻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等措施,同时去除诱因,能有效降低猝死的发病率。本例高龄,有冠心病、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糖尿病病史,心功能不佳,因劳累致心肌缺血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SCD。
2012-04-17 修回时间: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