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

2012-04-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生词笔者课堂

程 燕

(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5)

1.导言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2012年3月22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重述了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30条政策举措,其中强调了“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改革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这是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吗?笔者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员,在学习、借鉴众多教改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论证大学英语课堂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是否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Vermette,1994:255)的合作学习从其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形成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适应时代培养人才要求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这种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小组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完成学习目标,体验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为众多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所推崇。我国对合作学习真正系统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经过30年来的实践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不少中小学成片推广开来,涉及到多门学科领域,形成了不少具有专业性的教学策略。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却相当有限,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如合作学习的要素,实施过程,评价机制或与传统学习模式的对比研究等等,真正涉及具体的有参照推广价值的实践研究较少。

3.研究方法的选择

鉴于合作学习是一种引进的学习模式,要契合具体的教学环境才能发挥其效应。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论证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地在笔者所任教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这种教师本人即研究者的科研方法为合作学习本土化提供了实践的依据。本研究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为勒温(Lewin.K)的螺旋循环模式,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通过问卷、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周记反馈、访谈等方式为每一阶段的行动研究收集相关数据,找出影响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主要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改善问题的方法。

4.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

4.1 实施的背景及计划行动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面临课时不断压缩,课程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倦怠等诸多问题,教师深感压力重重。面对大班授课,学生个体差异及对课程的不同需求,传统的课堂模式已无法达到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标准。如何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及思维模式,使之接受及适应创新模式下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第一阶段行动研究的侧重点。笔者对所任教的09级的两个大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第一阶段行动研究。这两个大班的学生分别来自航海专业与电子专业,共140人,其中航海专业70人均为男生,电子专业70人中女生12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情况,如学习水平、学习经历、学习兴趣,认知风格,对课堂学习模式的偏好等等。从问卷调查得知,90%的学生对以往由教师主宰的传统授课方式不满意,他们希望大学课堂能改变授课模式,多增加师生互动及口语实践的机会。78%的学生在中学体验过小组学习活动,不过那只是课堂临时的随意分组学习,对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还是不了解;85%的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愿意选择合作学习模式。在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中,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即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差别,纠正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对合作学习的一些错误想法。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划分5-6人的异质学习小组,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循序渐进地引入合作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并逐步学习适应这种新型的课堂学习模式。

4.2.观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个性发展,无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合作学习模式带给他们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下,他们体验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享有话语权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不少学生为合作学习带给他们大量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而抱怨。在访谈中不少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合作学习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量,每周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是最多的,但收效甚微。原本在中学由老师负责的内容现在全成了自学任务,如生词学习,原来在中学都是由老师在课堂上统一讲授,学生只负责在堂上抄笔记;而在大学,老师仅精讲个别词汇的用法,大部分的词汇学习已成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这说明学生还是普遍存在一种惰性,思想与行动无法达到统一,仍需不断强化转变思维模式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个体学习相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大大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一篇精读文章的生词量通常为30个左右,如果个人单独学习,至少要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按5-6人学习小组计算,人均分配学习任务只有6个单词,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每次课前完成规定的单词学习任务,并在各自的小组内互教互学,交流学习收获。原本考虑到这样做能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掌握生词。但事实上不少学生对于自己份内的学习任务只是敷衍了事,随便从网上的某个字典中搜索要学习的生词,直接拷贝粘贴生词的用法,根本就没有认真学习,不少例句都是病句;而小组讨论时间也往往难以统一,即便凑在一起也因大家完成作业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到设想的学习目标,因而导致了不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成效产生了质疑。

4.3 反省第一阶段的问题

笔者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反思,通过阅读文献,请教有相关实践经验的同行及与学生不断的沟通,找出进一步改善的行动计划。首先,生词学习作为小组学习的一个主要任务,原先让学生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学习设计理念得到了肯定。因为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如美国德克萨斯基督大学的唐纳德·丹赛罗(Dansereau,D.F.1985)及其同事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发现,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回忆者和聆听者都比单独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多,但回忆者学到的更多一些(王坦,2002:61)。因为学习者在传授自己学习所得的同时不但能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还能从与其他组员的交流中让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更进一步的升华。那么问题主要出现在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斯莱文认为:要使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就必须有两个要素存在:小组目标和个人责任。也就是说,小组必须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种奖励及认可而活动的,而小组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每个小组成员个人的学习(R.E.斯莱文,2001:193)。

5.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

5.1 计划与行动

综合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第二个学期主要从加强学生个体责任感及帮助各小组建立有效的小组目标这两方面入手。首先对小组进行调整,采取自荐及组员推选的方式确定每个组的组长,明确各组员之间的责任,务必做到责任到位。每个组员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即作为协调员、质检员、辅导员、记录员或汇报员。协调员负责组员间的沟通,如小组会议的时间安排、临时调整及协调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的解决等;质检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是否保质保量完成份内作业的情况;辅导员负责帮助组内学习后进的成员达到小组学习目标;记录员负责记录每次小组活动情况,总结小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员则代表小组在课堂上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原则上除了组长外,组员之间定期交换不同的职责。

在明确小组目标方面,笔者首先提出了第二学期小组学习任务要求,包括必须完成的规定任务及自选任务。规定任务是每单元必须完成的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内容,如词汇学习、课文内容的分段复述、反思周记。针对第一阶段词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二阶段中增加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如推荐一些优质的词汇学习网站及工具书,结合四六及考试对词汇的要求,对单词学习范围及侧重点做了具体的指导。通过上课精讲的一些词汇例子不断强化学生对词汇学习的侧重点把握。在小组自选学习任务的设计方面,注重将语言的积累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具体实施中,笔者参与指导各组组长制定符合组情的小组目标,采取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小组成员齐心达成学习目标。如定期评选出合作学习示范小组在班上交流经验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获得示范小组称号的次数作为该学期小组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自选任务的参与小组实行加分奖励等。

5.2 观察与反思

第二阶段的行动研究课堂观察显示,笔者对关键问题反复指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要在不断强化中才能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及模式。尤其是通过同伴的示范作用,为其它小组提供了有效的合作借鉴,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及时反思找到改善合作状况的行动依据;同时也鼓励了组间的良性竞争。但对于某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小组,教师的介入及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些小组,达到与其它组相同的学习目标会存在较大的难度,应考虑适当放宽要求,降低难度,给予更多的时间适应学习模式的改变。

通过学生的反思日记发现,他们渐渐喜欢上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不少学生在日记中提到这种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收获,以小组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感知课堂,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调动了积极竞争的精神。”

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态度说明了他们乐于参与课堂并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知识的乐趣。但还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如小组的检查手段、及时的小组活动反馈、更有效的小组评价机制、鼓励机制等。

6.行动研究的启示及总结

带着力所能及地改变大学英语沉闷课堂的初衷,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行为研究,笔者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替代传统教学也是因为其“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减轻学习者的压力,创造一个积极有效的课堂环境。”反观自己的行动研究,第二阶段在拟定计划行动方面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较强的针对措施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正如行动研究的螺旋循环模式,每个螺旋都在为下一轮的上升积累着能量。笔者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已螺旋的方式将行动研究进行到底,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加入其中。

[1]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R.E.斯莱文著,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J].山东教育科研,1994,(1).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61.

猜你喜欢

生词笔者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老师,别走……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