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焦虑与英语习得的相关性探讨

2012-04-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外语学者学习者

张 博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市 132000)

一、英语阅读焦虑的概念

焦虑,是一种异常心理状态。一般认为,如果在预期内个体计划的目标和所要实现的预期结果面临着自认为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时,自信心受到打击,或继而产生和强化不安情绪,而增加直至会暗示和强化内疚感与失败感,心理状态由此而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压抑,最终,是个体陷于不安、紧张的心理状态中难于自拔,即为焦虑。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洛斯.罗杰斯曾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过这样的论述: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从学生自我发展开始,到学生学习目的实现为终点。从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其观点的影响下,传统的将教师的教放在主要位置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的教育观被改变。英语语言教学也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开始重视和强调学习者的行为。因此,对英语学习者英语习得的研究成为被开辟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1986年,Howitz提出外语教学新概念,即外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此后。外语焦虑作为教育教学中很受关注的课题更加广泛和备受关注的进入教育研究领域。他提出的外语焦虑的内涵为:“一种产生于外语习得过程中和课堂外语相关联的自我知觉、信念、情感以及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与此同时,Yong R.在其研究中也指出,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者在习得一门语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其典型表现和焦虑情绪的表现一致,如学习者会出现心情紧张、情绪激动、忽然出汗;身体某部分不适、心跳加速等。

我国学者对外语学习的焦虑情绪也有研究,学者王银泉将外语焦虑概括为:“个体在需要使用外语,但是在没有足够掌握的情况下所体验的一种疑惧。”外语学者舒江也认为“尽管研究结论的描述有所差异,但对于外语习得焦虑与外语阅读焦虑,语言学家的共识是:“不同于其他焦虑情绪,在外语学习中从阅读到其习得之焦虑都是与课堂学习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相一致的,表现出恐惧、忧郁、焦躁的情绪。”由此可见,英语阅读焦虑是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由于无法完成预期的阅读目标,进而使阅读、习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欲望受到阻碍,最终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恐惧、紧张和不安的负面心理状态。

二、英语阅读焦虑产生的原因

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焦虑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负面结果。Sparks等认为外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是由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引起的。Yong R.曾将外语习得的焦虑情绪做出了比较典型的六种描述:“个人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引起的焦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信念;教师对语言教学的信念;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课堂程序;语言测试。”傅刚彬学者在对国内语言焦虑问题研究中提出,竞争意识过强,是产生焦虑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三、英语阅读焦虑对英语习得的影响

在英语习得中,相关的最初研究并没有能够有效的证明阅读焦虑与学习者的成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英语阅读焦虑对英语习得的影响没有明确的结论。学者舒江认为,外语习得焦虑情绪的研究在发展,在过去的较为早期的一些研究成果中,焦虑测量表的利用在质量上明显不足,导致研究结论缺乏高信度和高效度,处于仅从一般性表现和狭隘的定性范围来解释这种焦虑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的状态。Yong R.于1986年以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研究,试图证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熟练度能否受到焦虑的负面影响,结果显示“学生的口语考试成绩与特定的焦虑测量手段相关。”但当将对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变量从焦虑和口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中过滤掉之后,采用听写测量手段检查语言能力时,焦虑测量与OPI(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成绩之间的关系不为显著。同年,Howitz等人将对外语学习焦虑的课题研究倾注于分析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更加敏感和有代表性的心理反应,看这样特殊的心理反映有着怎样的规律性,是怎样作用于对外语习得过程的,为取得客观的和更有说服力的调研结果,还设计出了一套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此后经研究表明,此量表在测量外语习得焦虑方面具有很高广度和深度,并得到外语语言研究学界的广泛肯定与运用。得益于量化研究手段的使用,为得出更有价值的外语学习焦虑和外语习得之间的必然联系的结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对外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考加工过程及输出功效都有重要的作用。

国内学者郝玫、郝若平同Satio,Garza,Ho?witz和Sellers一样,他们所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均发现阅读焦虑会影响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成绩。学者赵新伟还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将高中学生和高职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出现的焦虑情绪作以对比式研究,以调查文本的表现形式,实证了英语阅读焦虑与英语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陈素红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探讨英语阅读焦虑对英语习得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高职学生在隐喻阅读中所产生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高中学生;阅读焦虑在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阅读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直接联系在一起,焦虑情绪越强,英语学习成绩越差;焦虑情绪状况对英语成绩有很高的预测性。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语言焦虑能够干扰语言学习者的思维过程,阻碍学习者的认知行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障碍之一。阅读一项是多种认知行为结果共同影响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是外语习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正是鉴于以上原因,英语阅读过程中焦虑心理现象引起了英语语言研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英语阅读焦虑对英语习得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其程度与英语成绩呈直接的负相关。

四、克服英语阅读过程中焦虑情感因素的对策

英语学习者只能在和谐、愉快、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够发挥出语言学习天赋并取的好成绩。心理学研究表明:正面情绪对学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者的大脑一直处于明晰的状态。学习者在放松的状态下,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产生兴奋点,是通过神经细胞传输的信息畅通无阻,思维变得更加敏捷,由此可加速知识的接收、储存、加工及提取的过程,使知识得到迅速的巩固从而转化为相关能力。

国内外的语言焦虑研究者一直在积极研究这种情绪对学习效果的负作用,以及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化解其负面效应。比较有代表性的对策性建议如:从教育者角度说来,降低学习者焦虑情绪需要从消除易使之产生这一情绪的主要因素入手;学习环境的压力要减弱,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案例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模式都是可借鉴的;利用网络和媒体,将教学活动注入更多现代文明元素,为学习者进行英语阅读乃至英语习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机进行操作实训,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网络辅助手段。国内学者田中山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绪更应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控制,一要在心理训练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生理的放松来达到心理放松,释放外语焦虑情绪;二要松弛课堂紧张气氛,不要让学生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学习。在英语阅读焦虑的问题上,我国学者郭蔚、曹霞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为主体,教师应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根绝学生焦虑情绪的不断变化,随时改变教学策略,以使学生得到放松。”根据以上原则,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以下对策,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愉悦的课堂气氛,逐步排除非智力性的各种不良因素。1.排除课堂上影响英语阅读能力发挥的障碍。其中包含生词、语法、文章背景与结构及阅读速度四个方面。2.加强英语阅读课堂上情感因素的渲染。包括师生之间的情感渲染和学生个体之间的情感渲染。

五、结语

综上所述,焦虑情绪在整个外语习得的过程中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这一客观存在的观念和作法的结果是要影响到外语教学质量的。近些年来,国内外英语学者们包括教育领域的学者们通过不断的努力研究,在英语阅读焦虑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只有在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下,教师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情感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阅读技巧,加强课堂阅读训练,才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便会越发的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不会轻易产生干扰英语习得实现的焦虑情绪。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愉悦的心理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当享有的权利,我们必须努力争取。因此,不管是英语阅读教师,还是英语学习者,都不要忽视英语焦虑情绪,应重视这种情绪的存在,积极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克服英语阅读焦虑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使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1]赵新伟.文本类型、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三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

[2]廖民先.中学生学习焦虑心理及其调控[J].现代教育研究,1994,(1).

[3]秦晨.大学生外语焦虑的实证研究及应对策略[D].河海大学,2005.

[4]刘玲.高职生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田忠山.理工类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课堂学习焦虑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6]舒江.外语学习焦虑述评[J].西安文理学院,2010.

[7]郭蔚,曹霞.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焦虑情感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2006.

猜你喜欢

外语学者学习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学者介绍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