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向行业英语教学过渡中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2012-04-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教学院校

丁 莉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并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遵循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主要目的的英语教学原则[1],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加强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各高职院校在将基础英语教学工作向行业英语教学工作过渡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就各种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要实现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教学过程的过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行业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英语教师要有良好的基础英语功底,更要求教师要对所教授专业的行业特点有深入地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基础英语和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结合起来,以行业需求为立足点,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更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于工作中,使学生成为实用型的高级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从高等院校毕业而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这些教师往往较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承担的专业不甚了解,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因此对于特殊专业的教学工作常存在边学习边教学的情况,对于行业英语的专业词汇感到生疏难懂。而对在校时间较长的老教师来说,英语教学工作已开展了多年,知识结构陈旧,对外界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慢,以自己形成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开展英语教学工作,这样势必造成英语教学工作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带专业的专业特点及专业要求,通过对学生进入这一专业的相关岗位的具体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编排英语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部分课程内容安排成让学生们模拟酒店工作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本节课中用英语进行酒店的基本工作,使学生在这种场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如果英语知识匮乏则无法开展本专业的工作,既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此外,高职院校也应该多为教师提供与所授课专业相关的培训及实地学习机会,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的优秀企业去参观学习,让教师设身处地了解到企业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让教师深入了解本专业,从而让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摆脱所谓的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已经“过时”的说法。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划分,实施个性化的英语培养方案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参差不齐的情况。学生们在进入高职院校前的英语基础水平高低不一,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对于基础英语知识不感兴趣,而是更希望教师能直接进入行业英语的教授,从而提高自己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则非常薄弱,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甚至可以说是零基础,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而言,基础英语的知识内容掌握起来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英语,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中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而下面的同学则各行其事。所以如果期望通过为所有同学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来推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是不切实际和不现实的。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区别对待,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考试,按照分数将学生们进行分班,而这一分班可以仅针对英语教学工作而言,将同一专业的学生在上英语课程时按照英语分班情况开展英语教学工作,这样进行划分的目的不是对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放弃不管,而是按照学生们英语水平的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英语教学。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在简单教授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快速过渡到行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而对于基础稍薄弱一些的同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多讲解基础英语,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等各种方法让这些学生能够在牢固掌握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再进行行业英语的教学工作。这样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将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既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又做到了基础英语教学工作向行业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努力开发适合本高职院校的教材及教法

高职院校的主要特点即在于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目标,着力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级人才。这种更强调掌握专业技能的教育形式,要求高职院校应努力开发和开设符合专业发展特点的校本课程,而不应该与各类综合性大学走完全相同的教学发展道路。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多存在内容单调、基础英语知识与行业英语知识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不同专业之间常使用一样的英语教材,而翻开这些英语教材的内容来看,大多内容都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社会实用性较差。

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针对高职英语教材存在的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可以在最初的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适量加入部分行业英语内容,使行业英语的知识能够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去。例如在给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们提问一些日常中常用到的关于物流方面的词汇,让学生思考这些日常常见的物流方面的知识内容用英语该怎么表达出来。由于这些知识又是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一定能够很快引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英语教师也可以在设计的校本教材中在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中适量加入一些实用的社交英语或办公常用的英语口语或英语知识,比如如何用英语和客户交谈,如何用英文收发电子邮件,如何在会议中用英文发言等知识。由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已经是思维能力成熟的成年人,对于学习的知识是否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具有明确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这些实用英语知识的设计一定能够让学生们喜欢学习英语课程,融入英语课程。

就教学方法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讲解单调枯燥,许多英语教师无论是基础英语知识的讲解还是行业英语知识的讲解都采用单一的课上讲解、课下给学生留翻译或练习的形式,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们在课程结束后常感到什么也没有学到。高职教育由于要更多的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本来就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通过新颖的方式、有趣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话,学生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彻底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因此,要想在基础英语知识与行业英语知识之间建立良好的承接关系,实现两者的完美过渡,高职英语教师就应该在英语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让学生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到上英语课既能够学到实用的英语知识,又感到轻松愉快。要做到此,教师的备课无疑要精益求精,教师需要在备课时进行充足且大量的准备工作,多思考,多琢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使用现代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各类相关优秀企业的发展,通过设计情景模式让学生现场模拟工作环境。对于一些理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教师可以带来一些相关的模型或实物让学生实际动手来掌握各种配件的词汇名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工作向行业英语教学工作的过渡是一项艰巨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它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英语教学而言,既要求教师要认真完成本职的基础教学工作,更要求教师与社会、与企业相对接,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各校所开设的具体相关专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从教师、学生及教材等各方面有计划的、平稳的实现基础英语教学工作向行业英语教学工作的过渡。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高洁.浅谈高职高专公用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承接[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8.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教学院校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