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2012-04-18唐丕春邓学军
唐丕春 邓学军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四川 遂宁 62900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明显增加,患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威胁患者是生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而加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迅速加剧患者的病情,预后更差[3-4]。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性4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 (55.39±10.47)岁;病程6个月至16年。用药前常规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及血压等。运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治疗参照美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静脉推注利多卡因首剂负荷量50~100mg,之后以1~4mg/min持续静脉点滴,症状无明显改善则30min后再给予50mg利多卡因静脉推注;症状有明显改善则以1~2mg/min静脉点滴维持,但是1小时内利多卡因用量不超过300mg,24小时利多卡因内用量不超过1200mg,持续48~72小时。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静脉推注使用生理盐水稀释的胺碘酮 (150~300mg)的20ml,10min内静脉注入,然后以1~1.5mg/min维持并观察,逐渐调整胺碘酮用量至0.5~0.75mg/min(24小时≤1000mg),随着病情好转至仅出现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将静脉用药改为口服胺碘酮200mg,3次/日,1周之后减为 200mg,2次/日,2周后减为200mg,1次/日口服给药维持。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及QT间期的延长和治疗效果的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50%以上,心功能改善为1级或者减轻1级则认为对其的治疗有效;无效:而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50%以下,心功能无变化或者升级,甚至经过临床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则认为对其的治疗无效。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通过对2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有4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1.82%;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1.63%(χ2=4.526,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无明显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及QT间期的延长等变化。
3 讨论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钠通道阻滞作用,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不增加死亡率,没有负性肌力作用,少见致心律失常作用,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它对于预防和控制致命性室速、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发现:经过为期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1.63%(40/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3.31%(31/49) (χ2=4.141,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4-5]。可见,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张永明.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130-131.
[2]戴成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779-780.
[3]苗洪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天津药学,2011,23(6):35-36.
[4]刘伟光.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