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201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2012-04-14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胥信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日节水水利

省水利厅 党组副书记 副厅长 胥信平

(2012年3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第二十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水利厅,对出席今天宣传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地欢迎!对长期关心和支持水利工作的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年,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宣传主题,对于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推动我省“大水利”建设、加快农业“水利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省耕地面积大,水土资源匹配好,发展粮食生产潜力巨大。去年全省粮食产量再次突破千亿斤,用占全国1/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4的商品粮,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大粮仓”。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全省粮食产量要达到1 200亿斤;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 500亿斤。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省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田抗灾能力弱,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与实现我省粮食生产预期目标和肩负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不相适应。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中央出台了1号文件,召开了最高规格的水利工作会议;我省出台了省委1号文件,召开了全省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把水利资源优势和水利工程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水利化和大水利作为“八化”和“四大”之首,坚持把水利化建设作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以建设大水利为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八化”和“四大”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力争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 200亿斤。并加大对水利等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把大水利为首的“四大”搞上去。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水利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去年全国仅有200个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名额,给我省安排19个,并把我省作为全国5个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站之一。在今年启动的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中,水利部把项目重点放在我省,投资额占项目总投资的40%。

在历史性的重大机遇面前,我们必须把贯彻落实好中央和我省治水兴水的战略决策作为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超前谋划,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服务“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大局,以建设大水利、推进水利化为统领,以实现 “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为目标,在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同时,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快建设一批灌区工程。按照国家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总体部署,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建设以西部地区为主,以大型喷灌为重点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从根本上扭转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为早日实现粮食产能达到1 500亿斤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2012年是我省水利夯实发展基础、巩固发展态势、赢得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更加自觉的政治态度、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积极的进取精神、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水利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水利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水日节水水利
坚持节水
2022年世界水日的呼唤——让不可见的地下水可见
世界水日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