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水利事业的脊梁——记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2-04-14姜伟华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4期
关键词:设计院勘测水利水电

□ 姜伟华

据报道,德国人信奉的一大人生哲理是: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

2012年2月8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又荣获了一个重要的荣誉:2011年度粮食生产贡献奖。

而在这之前的2009年9月,省水利设计研究院就荣获过建院50多年以来的最高荣誉——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团队)”。如果继续追溯的话,这个团队还获得过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 水利水电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带头梯队;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3A级信用单位等许多荣誉。在近四年的时间里,设计院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方面,都呈现出乘法效应。

这种乘法效应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能力,重要的是赶上了我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推动水利大发展的好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扬“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龙江水利行业精神,为黑龙江省的水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水利的春天”考验着龙江水院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是一个大型综合性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是黑龙江省水利水电行业中唯一的甲级勘察设计院。为黑龙江省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建院50年来,一直从事着全省区域性、流域性水利勘察规划设计工作。然而水利事业大发展的脚步快速到来,让这个单位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但面对粮食安全问题,省委省政府并没有满足现状。2008年3月,黑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即到2015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 000亿斤。这项规划任务就落到了省水利设计院水利工作者的肩上。

2008年4月该规划由省发改委牵头,以设计院为主,开始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就在设计院紧锣密鼓编制这项规划的过程中。8月,为确保实现粮食亩产1 000亿斤的目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又做出了《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明确了未来三年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扩大水田面积,建设一批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加快城市生活用水水源地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在这十大重点工程中,有60~70%的项目都是要由设计院来承担的。由此设计院的繁忙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黑龙江省水利大发展快发展的机遇面前,正常的工作流程已被压缩了几倍。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加班是必然的选择。设计院进入了超日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了一次次地撰写、一次次地修改、审查、批复,终于如期完成了120万字的《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62万字的《北引渠首初步设计报告》、40万字的《北部引嫩总干渠乌北段初步设计报告》、60万字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2010年10月,《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被国务院批准实施。这个项目的实施,将为黑龙江省带来600多亿元的项目投资,粮食增产量可达240亿斤(事实上已经超过这个数字)。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我省的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达1 002.6亿斤,成为全国第二个千亿斤粮食生产大省,当年全国粮食增量的四成多来自黑龙江的贡献”。又据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新闻发布会公布:“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1 114.1亿斤。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的河南省,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千亿斤的粮食产量中,也凝聚着龙江水院人的心血和汗水。也许“2011年全省粮食生产贡献奖”是对设计院工作最好的诠释。这一乘法效应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这个团队即包括内业也包括外业。

外业工作者用辛劳换来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水利规划设计工作,是以第一手地质资料作为基础,外业工作者通过钻探、测绘、物探等技术手段获得。

现在科技发展了,设备先进了,只能说明工作效率提高了,而在车不能走、船不能行的地带仍然需要外业工作者爬山涉水、顶风冒雪。

近年来,由于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外业工作者也进入前所未有的繁忙工作状态。

远的不说,仅2011年初,勘测部门承担了“好汉泊水库管理区工程”、“江北‘超级堤’及景观大道放钻孔测量”、“额木尔河水电开发规划工程”等勘测任务20多项。

由于正值冬季,测区在北纬53°以上,非常寒冷。同志们深入大兴安岭无人区,找三角点、测量河道断面。面对风寒、冰雪、坞车和灌木丛中穿行的考验,车辆掉进冰窟窿的现象时有发生。

冬天寒冷难奈,夏天也好不了多少。茂密灌木丛中容易迷路,还有蚊虫的叮咬,还有在湍急的江水中用水下测深仪实测江水的深度……

他们克服恶劣作业环境所造成的困难,团结协作,如期提交了用于应急防洪、抢险、规划、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等一大批测绘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为水利规划设计各个阶段性项目,提供第一手资料。

与测绘人员相比,钻探人员的工作地点相对稳定,少跑许多路。但是钻孔位置是不确定的,赶在山上就把钻场搭在山坡;赶在河里,就把钻场架在水上。在外人眼里,别说是在上面工作,就是上下钻场走一趟都很困难,不管你是晕水,还是恐高,都可能去不了钻场。

勘探队员要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进行三班倒,不管刮风下雨,黑天白日,每天要在这里干满8小时。在这样的地域条件工作,每完成一个钻孔搬迁到下一个钻孔非常困难。遇到冬季就是难上加难。

困难不仅仅来自于工作,还有吃、住、行。一旦承担了远离人居的勘测任务,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时还不如进城的务工人员。

值得称赞的是,他们能吃下这个苦,因为这是生活的一个内容。

勘探团队是龙江水院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外业队伍,在各项规划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规划设计工作者用心血描绘水利蓝图

省水利设计院是一个专业齐全的团队,各个专业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为黑龙江省的水利事业绘制最美的蓝图。

规划处,作为设计院生产部门,在这个团队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这个能打硬仗的集体,在2007年就曾被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第十届劳模大会先进集体”。能成为省劳模集体,不仅对省水利设计院来说是第一次,对于授予机关来说也是第一次。

规划处是拥有职工人数最多的生产处室,作为设计院的主要专业,2008年经历建院以来工作最忙、任务最重的一年,特别是在编制《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时,他们与水工处、水电设计处、环评处、市政处、施工概预算处等部门协同作战,完成了许多重大规划设计任务。

当时,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规划处为主,配备各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的《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编制队伍组成了。他们被集中在设计院的两个大会议室里,原有的会议桌已不够用,放不下那么多电脑,只好把三张乒乓球台用来做办公桌。双休日不能休息,加班到九、十点钟是常态。

由于当时的项目都有时间的钢性要求。所以每个人手中都有好几个项目,分轻重缓急随时进行调配。院生产办在排项目进度表时,把要求几月几日几时完成都标注得非常详细,有的项目甚至都安排在某日的半夜12点。

以《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的完成,使设计院得到了省水利厅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赞许。

2011年8月28日,水利部长陈雷到黑龙江调研,专程到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视察指导工作。虽然只有一小时的时间,但这是考察日程以外安排的一小时,是部长一行在返京前挤出来的一小时。考察的时间虽然短暂,却给省水利设计院的领导和全体职工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陈部长对设计院近年来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他对设计院支撑龙江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

辛勤耕耘之后收获的是累累硕果

龙江水院人的辛勤劳动,让年创产值不断攀升。2011年设计院承担的勘测设计生产任务数量之多、集中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与2010年相比,项目数量增幅达到70%,年创产值达到2.2亿元。

2011年,设计院积极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和黑龙江省“十二五”期末粮食总产达1 500亿斤奋斗目标(这是黑龙江实现粮食千亿斤后又提出的新的目标),完成了一大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水利规划,创造出一大批惠民生、抗灾害、促发展的水利勘测设计成果:

完成了包括黑龙江省现代水利发展战略规划、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黑瞎子岛水利专项规划、黑龙江省高效节水千万亩大型喷灌工程建设规划、黑龙江省1 5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等一批重点规划。

完成了包括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可研及初设;松花江、嫩江干流县场堤防工程可研;中型水闸及88座小(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勘测设计。

完成了包括花园水库、奋斗水库、二甲沟水库等重点水利枢纽的前期工作及五花山水库、东升水电站、金湾水电站工程的年度施工图设计工作。

完成了包括湖滨灌区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年度实施方案、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大型旱灌项目及小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

2011年6月上旬启动了“三维协同设计”的筹备工作。“三维协同设计”是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引领着工程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设计院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选择了Bentley软件技术平台。

为确保项目成功,在各业务处室抽调了24名优秀的年轻技术骨干组建了“三维协同设计攻关组”,小组由一名副院长牵头,投入专项资金、整合设备资源、统筹生产项目。2011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奋斗水库三维协同设计试点项目,项目组封闭56天、日平均工作11个小时以上。他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于12月24日圆满完成三维协同设计项目,取得了6项阶段性成果,实现了设计院科技进步的重大突破。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着全省性水利战略规划、发展规划、区域性、流域性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设计任务,在全省水利行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她是一支充满激情年轻有为的团队!五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7亿多元;

她是一支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团队!在引入“三维协同设计”方面已经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她是一支富有理想、团结奋进的团队!将使经济发展方式由“机遇型”向“能力型”转变。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自己制定的“五个一”奋斗目标。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黑龙江水利事业的脊梁!

猜你喜欢

设计院勘测水利水电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勘测设计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农村水利水电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水利勘测
勘测设计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