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球虫病及其诊疗
2012-04-13郑玲玲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郑玲玲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浅谈鸡球虫病及其诊疗
郑玲玲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鸡球虫病(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危害集约化养鸡场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调查表明,有72%的鸡场球虫感染率超过70%,35%的鸡场经常反复暴发球虫病,成年鸡为球虫的重要携带者。
鸡球虫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记载的就有13种,我国发现的就有9种,世界公认的有7种。其中致病力最强的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致病力较强的是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小肠中段球虫病见。
1 病原
(1)鸡球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科、艾美尔球虫属。目前世界公认的有7种。即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和缓艾美尔球虫、基前艾美尔球虫和布氏艾美尔球虫。其中毒害作用最强的是寄生于盲肠的柔嫩艾美尔球虫和寄生于小肠的毒害艾美尔球虫。其余5种致病性较小,均寄生于小肠。(2)球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进行一轮发育需要7d,体内6d,体外1d。球虫的卵囊呈椭圆形到近圆形不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卵囊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在80℃10min死亡,在沸水中立即死亡。对干燥、直射日光的抵抗力也不强,但在土壤中可保持4~9个月的生活力,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15~18个月。当气温在22~30℃之间时,18~36h即可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卵囊。
2 流行特点
(1)球虫的宿主有特异性,即侵袭鸡的球虫不会侵袭火鸡等其它家禽,而感染其他家禽的球虫不会感染鸡。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日龄雏鸡对本病也敏感,但有母源抗体保护,所以10日龄以内很少发病。15~5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对球虫也是敏感的。但在近几年球虫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低日龄肉鸡发病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最早的可见8日龄鸡只发病,而产蛋鸡小肠球虫在一些地区也很流行。(2)球虫卵囊感染鸡只后无论是否会引起临床症状,都会向环境中排出大量的后代卵囊,增加感染压力,成为新的感染源,而球虫卵囊对恶劣的环境和一般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被污染鸡舍中的卵囊很难清除。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鸡球虫病的发病季节也区分不那么明显。(3)与其他致病菌或病毒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率高。球虫可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使肠道的天然屏障系统被破坏,为肠道其他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同时球虫的大量繁殖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使有害菌群大量繁殖成为肠道优势菌群,从而引起球虫病和肠道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加剧了肠道炎症症状,导致了鸡“肠炎综合征”、“肉鸡肠道综合征”或“肉鸡消化障碍综合征”等的发生。发生球虫病的鸡群还容易发生法氏囊病免疫失败,而传染性法氏囊病导致的免疫抑制,又可加重球虫病的症状,增加球虫病的严重程度。
3 临床症状
(1)急性型急性型病程为2~3周,多见于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水样稀便,并带有少量血液。若是盲肠球虫,则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成血便。雏鸡死亡率高达100%。(2)慢性型慢性型多见于2~4个月龄的雏鸡或成鸡,症状类似急性型,但不大明显。病程也较长,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产蛋减少,间歇性下痢,但较少死亡。
4 病理变化
死鸡消瘦,黏膜和鸡冠苍白或发青,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往往带有血液。内脏的主要变化在肠道,肠道病理变化的部位和程度与病原种类有关。(1)柔嫩爱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急性型时两根盲肠显著肿大3~5倍,肠内充满凝固的或暗红色血液,肠上皮变厚并有糜烂,直肠粘膜可见有出血斑。(2)毒害爱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这部分肠管扩张、肥厚、变粗,严重坏死。肠管中有凝固血块,使小肠在外观上呈现淡红色或黄色。巨型爱美耳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肠管扩张,肠壁肥厚,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有时混有很少的血。(3)堆型爱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而且同期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因此被损害的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出现大量淡灰色斑点,排列成横行,外观呈阶梯样。(4)哈氏爱美耳球虫主要损害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特征性变化是肠壁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圆形出血点。
5 诊断
(1)本病多发生在温暖季节,以3周龄及1.5个月龄的雏禽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病雏衰弱和消瘦,鸡冠和黏膜苍白,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所粘连;运动失调,翅膀下垂,排出血便;剖检时可见盲肠和小肠有病理变化,根据这些特点即可怀疑为球虫病。(2)最后确诊,要检查出球虫卵。检查方法是:取少量病鸡肠病理变化粘液,放在清洁的玻璃片上,滴上生理盐水混匀,盖上盖片,镜检。
6 防治
6.1 预防 控制球虫病,预防是关键。球虫疫苗,最好在1~3日龄免疫,不要超过14日龄。在实施滴嘴免疫时,要确保每只鸡都将疫苗咽下,避免接种时鸡甩头将疫苗甩出来。在喷雾免疫时用蒸馏水按照每100只鸡20ml将球虫苗稀释。用喷雾器均匀的喷到满足鸡1~2h的饲料上,使鸡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吃完。球虫活疫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不同的疫苗厂家、不同的垫料及鸡群健康的不同而定。一般平养鸡舍首次免疫应在1~10日龄,1羽份/只鸡,若需转群则可根据鸡群状态于转群前作第二次免疫,剂量为首免的1/5羽份。球虫卵对大部分消毒剂均有抵抗力,对空鸡舍最好选用火焰消毒法,用具可用开水烫、热碱水洗等。定期清理垫料,减少环境中的球虫卵或采用网上平养或笼养,减少鸡只接触粪便的机会,进而减少食入球虫卵囊的机会,可减少鸡只感染的机会。
6.2 治疗 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很多,普遍使用的主要有:(1)氨丙啉氨丙啉毒性小,预防量为饲料添加40~250mg/kg,连用7d,随后将浓度减半,再用14d。(2)磺胺二甲氧密啶磺胺二甲氧密啶毒性小,预防量为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05%,连用6d;治疗量为预防量的倍量混饲或饮水连续3~7d。(3)氯苯胍氯苯胍反应小,饲料拌入35g/t混匀,连喂1~2个月。(4)磺胺喹恶啉磺胺喹恶啉以间断投药治疗为佳,0.1%混饲2~3d,停3d再用0.05%混饲2d。(5)速丹(常山酮)速丹用量为3mg/kg浓度混饲。(6)广谱高效抗球虫药,对各种球虫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用量按鸡1g/kg,饮水3d。预防或一般性治疗按加1g/kg水供其自由饮用;严重感染时2~3g/水药粉兑水饮之。也可按每100kg饲料用药25~30g拌料投喂。
鸡发生球虫病时,往往引起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等)等混合感染,特别是由条件性致病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更是常见,从而加剧了球虫致病的程度。因此,在使用抗球虫药治疗的同时,可适当使用抗菌药物防制细菌混合感染。
(2011–09–07)
S858.31
B
1007-1733(2012)01-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