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社会下全民阅读服务的应对之策——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的思考
2012-04-13党焕珍
党焕珍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学习化社会下全民阅读服务的应对之策
——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的思考
党焕珍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首先针对学习化社会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倡导服务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中的优势所在,最后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服务内容,提出推进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具体措施。
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社会化学习
阅读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也可以衡量一个社会的风气,那么全民阅读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志。早在20世纪就有很多国家把提高全民阅读水平上升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层面上进行推广。我们国家在十六大也明确提出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可以说全民阅读已经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图书馆是文献资源最为丰富的场所,是推动学习和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机构,因此在学习风气比较浓郁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民阅读发展。
一、学习化社会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分析
1.全民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持续走低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六次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我国国民阅读率低于50%,处于持续走低的趋势。而从阅读数量上看,我国成人每年阅读的书目还不到5本,发达国家每年人均阅读量都在20本以上,可见从数量上比较,我国国民阅读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网络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花费大部分时间在进行娱乐项目,严重阻碍了传统阅读习惯的养成。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平均每周阅读时间还不到5小时,而美国人均每周阅读时间能达到14小时,日本人均也能每周花10个多小时进行阅读[1]。
2.阅读内容肤浅、功利性强
学习化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国民多学习、多读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社会学习风气,把国民的阅读境界提升一个层次。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盛行,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不断加大,学习的时间不断减少。受浮躁社会风气和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的影响,国民的阅读变得浅显、具有功利性。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人们的学习和阅读纯粹是形式主义,完全偏离了学习和阅读的初衷,不会给读者带来乐趣,更不可能达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和提高修养的阅读目的。
3.出版物良莠不齐,读者阅读缺乏引导
随着人们对知识和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物不断出现。但面对品种繁杂、质量参差不齐的图书,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网络信息资源也正以其新颖、跨时空、形象、生动等特性显现出来,但网络化学习、阅读往往是泛读和娱乐性质的,很难实现积累知识和积淀文化的目的,更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所以有必要根据读者文化水平、阅读能力、对读物的需求和其接收信息的能力,对读者进行正确分析和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
4.全民阅读宣传力度不到位
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更加直观、及时的学习渠道,相对传统的纸质读书,玩游戏、看电视和网络浏览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方式,从而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学习化社会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更为广泛些,否则那些不上网或不去图书馆的读者是很难获取这些信息的,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化社会和全民阅读,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
5.经费紧张,导致资源缺乏、设备陈旧和技术落后
经费一直是图书馆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费不足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失去可靠的资金保障。近年来,各类图书、期刊等价格不断上涨,经费不足直接限制了这些资源的采购,同时阻碍了设备的建设、更新、新技术的引进和各类活动的举办,这些严重阻碍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学习化社会和全民阅读的优势分析
1.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藏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连续性、学术性和科研性,是读者进行针对性阅读和进行深入学习的首选场所。高校图书馆还可加强校内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加强校际间信息的共建和共享,形成资源优势互用互补。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后盾。
2.先进的技术和硬件资源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在对各类文献和信息进行分类、编排、加工和提供服务等方面有了强势的技术保障和管理方式。高校图书馆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文献进行编目、标引和组织,形成有序的文献流,这样不但能使文献管理有序,而且为读者学习和借阅提供方便。这些现代化技术和强硬的硬件基础,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学习和全面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能。
3.高素质的专业的人才优势
随着人们对阅读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也十分重视其服务队伍的建设。运用现代化技术处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分类和图书采购、加工、借阅等工作,这是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体现。另外,高校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他们是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的主导者,也能为读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引导。
4.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高校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有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图书馆安静、优雅的文化氛围和书卷气息给读者一种独特的魅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望,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图书馆规范科学的管理环境能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另外,图书馆高效率、高技术、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使图书馆成为真正的“知识殿堂”。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对策
1.加大自身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学习和全民阅读
高校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收藏中心,但公众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认知程度很低,这直接影响了公众学习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高校图书馆应有效利用各种媒体,以“建设学习化社会和全民阅读社会”为目标,向社会大力宣传高校图书馆,介绍图书馆的性质、服务内容、馆藏图书、服务对象等,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它,关注它,并利用它,只有这样才能为公众学习和阅读创造条件。
2.积极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形成学习和阅读新风尚
学习可以增长才智,充实自己。阅读也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促进人们身心的全民发展。高校图书馆应牢牢抓住“全民阅读,终身学习”这个契机,把推动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各项有特色的、新颖的、能够吸引读者的活动。如举办好书推荐、专家读书报告会,开展读书论坛,或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图书下乡等活动[2]。
3.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开展高质量的、多元化的服务
当今时代数字化阅读是大众阅读的主要形式,但数字阅读并不否定传统阅读,而是对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不仅要坚持纸质图书阅读,更重要的是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开放的、便捷的阅读平台。高校图书馆要以积极的态度将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全方位引进来,重点是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为读者提供多载体形式的电子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最终让每个读者都有可用资源[3]。
4.加强馆员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加强馆员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一是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约束馆员,加强思想教育,学会尊重读者,了解读者阅读需求;二是通过业务学习、学术论坛、继续教育、多角度考核与评价等方式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只有长期不懈地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才能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5.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全面开展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工作
高校图书馆要在推动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主要作用,不仅要在资源上占优势,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读者共享共用这些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吸取公共图书馆的经验,主动深入社会,面向社会,成为一个开放的场所,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开展送书下乡、与社区联盟、送书到军营、流动图书等活动,开发多方面、内容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
四、结束语
“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活动,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文明和教育发展水平。高校图书馆藏书多、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是人们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推广社会化学习和全民阅读活动中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让他们享受读书的乐趣,从而为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
[1]世界读书日[EB/OL].[2011-08-26].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7.htm#sub23287.
[2]朱丹.全民阅读现状分析与引导途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48-51.
[3]蔡翠海.高校图书馆与全民阅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6):127-128.
G258.6
A
1001-7836(2012)12-0212-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86
2012-10-06
201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阅读机制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SZ127008),课题组成员:党焕珍
党焕珍(1975-),女,陕西渭南人,馆员,从事图书资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