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模式探究

2012-04-13周苏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

周苏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模式探究

周苏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树立优化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以体现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最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双向互动教学模式

任何自觉的活动都有与内容相适应的运作模式,采取何种模式开展活动,直接关系到该活动的效果。教学方法的优化模式,就是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的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以实现教学相长目的而形成的具体优化样式。

一、基地实践教学模式

基地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理论教学需要,按计划组织学生参观、调查、服务、劳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社会,感知社会,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1.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增强自我认知功能。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学生通过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加深对党的路线和改革开放理论的认识,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能力的不足,认识到在学校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才能真正服务社会。第二,促成思维模式的转变。科学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其中科学的抽象过程是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规定,再从理性的规定回到思维的具体。认识源于实践,实践是对认识的检验、丰富和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走向社会,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这样可以促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这种转变对树立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是十分重要的[1]。

2.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以思想教育为主、服务社会为主、培养能力为主是其主要的教学形式。第一,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实践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教育教学的相关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参观有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访老少边穷地区,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和乡情,考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等。第二,以服务社会为主的实践教学。有组织地让学生参与当地社区或贫困、边远山区的扫盲与文明教育活动,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法律咨询、义诊、抗灾救灾以及义务劳动等。第三,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研究或让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或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或岗位见习,或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青、妇、团的工作等。

3.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学生又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专业特色,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思考课程、学生、教学形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方,要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实践与德育并重。在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的同时,还要强化德育功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不能就实践而实践。在实践中使学校德育工作得以延展、升华,使学生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及个性心理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第三,与当地的社会实践资源相结合。各高校所在地的历史人文及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不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资源。在设计形式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当地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资源,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和效果[2]。

二、双向互动教学模式

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与学生建立互动平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客体互相转变的辩证关系。

1.双向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体现双重主客体。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随身份改变主客体地位也在转变。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是以一个教师的形象出现在教学中,尽职尽责地工作。教师在学的过程中的客体地位,意识到自己的欠缺,不断涉猎理论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任务,努力学习知识。学生在教的过程中的客体地位,使其懂得学习是积累知识,是为今后工作夯实基础。第二,促进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情感、双边互补、共同发展效应[3]。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加速了素质教育各项目标的实现。

2.双向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讨论法、谈话法、问题探讨法、网络媒介法是其主要方法。第一,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具体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其针对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第二,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理论水平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反问、质疑,打破静态思维模式,最终得出结论而获得新知识、锻炼能力的方法。第三,问题探讨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及学生的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网络媒介法。教师在课堂外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利用网络、QQ等媒介,与学生建立互动的桥梁。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一步探讨热点、焦点问题或道德问题。

3.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选取互动问题的科学性。问题是互动教学的关键所在,互动教学要求教师设计问题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强,要围绕疑点设计互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难度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面向全体学生。第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及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表现和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上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第三,运用互动形式的灵活性。互动形式有多种,既可以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有教师与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集体之间的互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互动形式。

三、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学生充分参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现教学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迹、事件、活动的客观规定的记述。

1.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重视双向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讨,大胆提出假设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增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便于以更生动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学生随时要求教师给予引导,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第二,具有“三性”,即生动性、启发性、创造性。案例教学中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使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多侧面去分析案例,去寻找答案,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素质。

2.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第一,选编案例。选择案例、编写材料是准备的第一阶段。选择案例要遵循有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的标准。第二,设定问题。这是关键环节,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根据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点,设计与案例紧密相连、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避免对案例作与所学理论无关的分析解释。第三,组织讨论。这是中心环节,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与合作。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教师要善于控制案例讨论程度,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不流于形式。第四,案例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案例所要体现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本质与现象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使教学案例融于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课堂活动中来。

3.案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案例与课程内容统一。案例内容既要具有广泛性,又要与课程的内容相统一。因为案例教学模式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即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内容及其实质。学生在解读案例时,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来分析说明案例。第二,鼓励争鸣创新。案例是社会现实的缩影和典型化,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案例的多向思维。对案例的认识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在案例教学中,提倡动态的多层面的思维模式,允许保留不同的见解,重在学生理论的运用、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4]。第三,案例要难易适当。在选择“新、奇、特”典型案例时要难易度适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复杂多样性,教育对象各具特点,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所以必须灵活机动地、综合地使用教学模式。要以整体性的观点对待教学方法,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各种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时机,才能做到最优化。

: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G]∥谷丽娟.建立稳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9.

[2]周苏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22.

[3]刘华初.互动模式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2,(1):88.

[4]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25.

G642.0

A

1001-7836(2012)12-0077-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32

2012-11-29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030160)

周苏娅(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院长,副教授,从事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