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

2012-04-13赵长林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硕士导师研究生

赵长林

(聊城大学 研究生处,山东 聊城 252059)

2009年全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40万,接近1999年扩招前本科生在校生规模。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目标定位已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那么,什么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虽然很多高校都普遍面临着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问题,但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差异很大。我们结合本校(聊城大学)实际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内涵与结构

什么是机制?《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字的解释有13种,对“制”的解释有9种。我们认为与研究生培养机制密切相关的解释是:“机”指“事物的枢要、关键;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时机、机会;事务”[1],“制”指“拟定、规定;制度、规章;用强力约束、禁止”[1]。“机制”则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互关系等;泛指一个系统的组织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方式”[1]。故理解“机制”的含义应从4个方面来把握:理清事物的组成要素;分析事物发展变化面临的外在环境、时机;梳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因此,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面临的机遇、挑战、问题是什么?改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如何?构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运行的?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有机衔接,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研平台、管理平台、条件保障等各种影响因素有机组合,依托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形成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构成要素,应包括研究生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地方高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关注,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政策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硕士学位点和各类研究生的在校生规模在不断增加,学科专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优势较为明显的学位点平台,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也日趋规范,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进入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当下地方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单一的师徒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和多样化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概括起来看,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10个方面的问题: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已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重点大学毕业研究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明显,面临重大挑战;导师队伍的结构、质量、水平、管理有待优化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相对滞后;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尚显不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尚需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理念、模式比较陈旧,存在管得过细,学院边界意识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难以发挥出来的问题;开放式分类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意识不强,传统以文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结构有待调整优化;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文理为主体的学位点结构,难以适应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机遇。

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深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实践问题。

三、改革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以文理学科见长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大学,其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呢?我们认为,应以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为目标,从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进以习明纳和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前沿性、专深性、应用性为特征深化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推动以提高导师队伍质量、责任感为核心的导师队伍管理机制改革,突出学位论文选题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学位论文的过程指导和管理水平等,通过培养机制的全面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学术精英,这种培养学术精英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位论文选题和评价标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发展目标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据调查,我校(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约15%的硕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约15%的在职学习硕士研究生希望进行学历提升,约70%的左右硕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直接就业。近年来,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实际去向主要包括:考取博士研究生的约占10%,考取国家公务员的约占10%,考取中学教师的约占10%,应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约占5%,回原单位工作的约占15%,应聘到企业工作的约占50%。但是目前纯学术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位论文选题和评价标准,只能适应少数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而在职攻读和期望直接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提高其职业实践能力,因此,两类学生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传统的以培养学术精英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硕士研究生个体多样化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2]《纲要》提出的培养机制改革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而言,在3个层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一是应优化研究生招生培养专业结构,增加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比例;二是通过交叉、融合、嫁接等方式改造传统文理专业方向,形成“基础+应用”的专业方向结构体系;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突出“产学研”合作与“理论型+实践型”双导师结合的模式。要实现以上3个方面“调结构”、“转方式”的改革目标,必须更新研究生培养理念,树立多样化的、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3]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研究生是人才,立志在生产一线开展创造性实践劳动的研究生也是人才。因此,要以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的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等现代教育理念,指导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2.优化研究生培养的专业结构,深化课程改革

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师徒式”,专业方向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导师的研究兴趣和科研方向,存在“因人设专业”的倾向,在传统的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的时代,这种专业设置模式与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志向之间并不矛盾。但是,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规格的要求、研究生个人的发展志向有了质的改变,这种专业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本身的价值功能的实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学科专业的历史延续和传承需要看,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也已足以提供支撑和满足,而且这些社会需求量很小的专业留给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研究生继续进行学术深造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专业建设模式必须改革,转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当然,考虑到综合性大学学科生态的建设和部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兴趣,通过采取压缩招生规模或隔年招生的办法,保持传统的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必要的。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专业结构调整,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定位,设置研究生专业方向,适当向特色、优势学科积聚;二是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学科建设方向、科研方向要实现一体化设计,使研究生的专业教育有学科和科研平台支撑;三是改造传统文理学科专业,在一级学科平台上,按照“基础+应用”的方式使所设专业方向形成相互支撑的内在逻辑结构;四是研究生专业方向要有清晰的导师团队建设规划,引进人才和在职教师进修要与导师团队建设规划保持一致。

课程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是研究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需关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宏观层面,要注重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跨学科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等课程模块的设置,以及每个模块、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开课顺序的安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在微观层面,主要涉及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教材建设主要包括选用先进的教科书(或自编高质量的讲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开发先进的教学课件等。教学内容的改革集中在课程内容要反映本领域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集中在采用习明纳、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促进研究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等方面。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等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关注充分利用导师团体、研究生团体等人力资源,以及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库等物质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形成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研究的需要。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要突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适合研究生教育规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技能测试等多样化的方式,有效促进研究生的知识、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3.建立研究生导师分类选择和管理体系

导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把导师队伍的内在潜力发挥出来。根据研究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基础与应用学科专业的特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不同的培养目标,应建立导师分类聘任遴选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把适合的、高学术水准的教师聘请到导师队伍中。拥有充足的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并不必然带来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机制,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过程质量。这需要学校建立良好的学术文化,导师队伍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精神的力量固然重要,在现实的管理中,学校还应制订完善的导师岗位职责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导师指导研究生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加大绩效考核和奖励力度,发挥好导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科学研究、课题指导、学位论文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自主权,向导师尤其是导师组赋权,逐步扩大导师组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中的自主权。

4.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把学科资源、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建立学科、科研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互动共享机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理清学科资源是什么,盘点清楚有形载体的学科资源,如经费、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等,以及无形载体的学科资源,如学术精神、学术文化氛围等;二要建立有效机制实现学科资源向研究生教育资源有效转化,首先把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与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方向一体化设计,形成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支持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发展反哺重点学科、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机制;三是在核定招生计划时,通过增强加权系数,向重点学科倾斜,向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并有充足经费的导师倾斜,让学科资源、科研资源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四是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双向自主选择平台,发挥好重点学科领军人物、优秀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增强研究生培养的积聚效应,以实现学科资源、科研资源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形成共享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和管理

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是构成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4大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其以求真、求善、求美为核心的文化内核是国民素养共通的人格品质。学术道德涵养学术精神,学术精神维护学术道德,二者是相互支撑的。研究生作为国民教育系列金字塔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青年群体,理应成为国民道德素养提升的引领者、示范者,养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精神是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的基础。培养出有才无德的人既是大学的悲哀,也是社会的祸害。

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一靠教育,二靠管理,从细节做起。首先,要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认知水平,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制定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格式、撰写、评审、答辩等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让研究生知道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内涵、标准、要求是什么。第二,要把树立良好的学风、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造假、养成正直诚信、恪守科学道德、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行为目标要求明晰化,使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日常化、具体化、有效化,在课堂研讨、课程论文、学位论文撰写等日常学术活动中全过程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精神的养成,“无论是在准备哪一种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都必须明确地指出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人或借鉴而来的。”[4]第三,要建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精神养成的多途径、立体化教育模式。不仅要在课程教学、科学实验、论文的过程指导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师生交流、入学教育、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等环节中渗透学术道德教育。第四,要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养成中的主导地位。导师和课程教师是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其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是实施学术道德教育、养成学术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在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方面还是应对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教师都毫无疑问起着重要的作用。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规范地做研究,达特茅斯学院则明文规定了教师的三项职责:持续地向学生提供怎样才是‘学术诚实’的指导;改善能够增强学生学术荣誉的程序和环境;经常性地审查荣誉守则的执行效果。”[5]

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认知水平的提高,只是实现了让学生知道了应然的学术道德、学术精神的状态。但现实中的许多学术抄袭剽窃,故意捏造篡改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弄虚作假,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价值等学术不道德和违反学术精神的行为,是明知道是不道德的学术行为而坚持做了的,在加强正面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惩戒制度的建设,依法加强学术道德管理。因此,必须建立全面有力的学术不端监控机制,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惩戒,一票否决,不搞下不为例,通过有效、有力的教育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异步教学研究,2010,(4):23-26.

[3]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四川劳动保障,2010,(7):36-38.

[4]梁莱歆.发达国家高校学术道德教育评价与借鉴:由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引发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4):12-16.

[5]邱咏梅.中美高校学术规范文本的解读与评价:《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程序的规定》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6):13-17.

猜你喜欢

硕士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