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化: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2012-04-13刘丽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特色化普通高中特色

刘丽群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特别提出要开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改革试点。一些地方也确实在进行高中特色化发展的试点与探索,如南京将在未来10年重点建设“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以及“国际高中”4种模式的普通高中[1];湖南高中推行精英、特色、综合高中三分天下[2]等。应该说,特色化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我国未来10年高中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中特色化发展现状堪忧,政府层面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实践领域缺乏科学的引领与专业支持,严重制约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特色化发展: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高中特色化发展,是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诉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国家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建设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以说,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多样的。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国的高中教育是让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课程并最终达到统一的标准。这种高度同质化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是完全标准化、规范化的人才,这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学校不能只培养拔尖的科学家,还要培养出色的技工、优秀的农民,因为就社会而言,它需要前者,但同时也不能缺乏后者。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突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发展格局。

2.高中特色化发展,是破解诸多教育难题的有效举措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以高考分数为核心的升学竞争使得不同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越来越趋同,学校长久积累下来的地缘性、文化性、个性化差异逐渐消解与模糊,所有学校都行走在拼分数、比升学率的路上,并最终形成了千校一面的格局,学校无特色,学生更无个性。与此同时,以升学率高低为唯一标杆区分出了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并进一步衍生出了择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教育不公平,过分追求升学率,以及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但综合素质不高等一系列教育问题,这些都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很难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关键所在。高中特色化发展,就是走一条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的道路,让每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基础,结合当下的现实需要,办出自身的特色,这样,不同高中就无所谓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发展类别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说还有择校,那么“择”的不是好高中、重点高中,“择”的是不同特色的高中,是最适合个体发展的高中。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均衡发展等问题都相应得到了解决。

3.高中特色化发展,是保护与张扬学生个性的必然选择

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性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不可能完全实施,只有作为个人而不是“一个一般的人”,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特别强调“个性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日本早在1987年发表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咨询报告》中就将“重视个性的原则”确定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尤其就高中教育阶段来说,它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纲要》),学生个性分化倾向已逐渐明晰,学校教育如何保护和张扬高中生的个性尤为重要。但面对这些发展基础、性向和潜能都千差万别的个体,我们提供的却是高度统一、完全同一的教育,这显然是有违“因材施教”这一最基本教育法则的。要让具有不同优势智能和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都能受到应有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为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就需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需要不同发展特色的高中。

4.高中特色化发展,是世界高中发展的普遍趋势

为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各国高中普遍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如俄罗斯高中教育的学校主要有1~11年级一贯制的传统型学校、特科学校、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等4类;意大利的高中阶段设有普通高中、师范高中、技术高中、艺术高中和职业高中等5类学校;法国的普通高中内设有文学、科学、经济和社会科学3个方向;瑞士的大学预备班设5个专业系列:文学、人文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经济学等;英国于1997年发布了《卓越学校》白皮书,鼓励在数学与计算、科学、工程、艺术、体育、语言、商业与娱乐、技术、人文、音乐等10个专业领域建立更多的特色或专门学校;保加利亚建立特色高中,招收自然科学、数学、人文、语言、艺术、体育等多种领域的特长生进行培养[3];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指出到2012年,希望有一半学校能实现某一领域的卓越[4]。

二、我国高中特色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一些地方正在进行高中特色化发展的初步探索与改革试点,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具体表现在:

1.宏观倡导多,具体实施少

发展特色高中至少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某个区域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中的协调发展,二是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特色建设。无论是前者涉及到的区域宏观规划还是微观层面学校特色的引领,都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与支持。实际的情况是,尽管《规划纲要》提出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也正在进行改革试点,但除北京、大连、天津等地陆续出台了有关高中特色化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绝大多数地市对普通高中究竟如何发展,如何规划,如何办出特色,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与引领等都没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与鼓励政策。致使目前的实践探索或流于形式,止于口号,或表现为单枪匹马的盲目摸索、半途而废。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发展并未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高中特色化发展无论是在质量与数量,还是规模与速度等方面都不容乐观、步履艰难。

2.评估检查多,实质引领少

特色学校的形成过程是寻找特色的过程,是体现学校文化的过程,是使文化得以外显的过程,因此,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一个长期摸索并可能途经失败的过程。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教育主管部门一抓高中特色化建设,必是评估当先,紧跟其后的是罗列各种指标来评估其发展水平。当然,能够以评估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高中特色化建设刚起步,还缺乏一定规范的背景下。但问题在于:其一,评估的实质在于考量学校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形成特色,因而,具体评价指标中经常会涉及要在1~2年内有特色,而这与学校特色建设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校为了快出特色、早出特色,而不得不为特色而特色;其二,目前教育主管部门通常的操作流程是,学校先申报,然后评审出一批特色高中示范学校,然后以点带面,逐渐全面推广。这种工作机制内隐的缺陷就是,示范意味着模仿、意味着学习和借鉴,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不同学校经由示范不断同质化的过程,学校基于自身的特色建设又将不复存在。如何让政府既能科学引领,又不会包办代替,尤其不会因为管得过多而使学校趋于雷同,确实值得研究与关注。

3.特色项目多,特色学校少

应该说,我国高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基本都创建了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项目,但有某个特长或优势项目并不等于就是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形成一般遵循“优势项目—项目特色—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规律,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积累。可见,特色学校是在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全面综合地把握学校的各种资源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而形成,它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和发展的,是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方式、学校文化、课程设置、人际关系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结果,因而,特色建设必须与学校整体发展相一致。目前,很多高中在特色建设上的努力更多停留于某个单一或局部的特色项目,这意味着特色学校的建设仍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尤其是如果仅仅停留于学校外围比如某项特色课外活动的开展上而没有进入到学校课程设置的个性化等核心领域,这是无所谓特色学校可言的。

三、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普通高中教育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中国的普通高中要走出发展困境,要培养发展全面、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建议:

1.政府推动,统筹规划,构建一个和谐的高中教育生态系统

首先,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实际,通过政策、规划等方式加强高中形态、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高中特色发展进行分类指导,使得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高中教育在区域的大棋局下找准坐标。对不同地域来说,尤其要做好办学规模、服务半径、布局方位上的规划。比如北京对全市289所普通高中就构建了7类高中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5],通过分类规划,让每一所高中校找到个性化发展的方位,构建多样化的教育生态。还比如南京所有高中按4种模式分类,即高水平综合发展高中、高水平特色发展高中、高水平普职融通高中及国际高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本地区特色高中推进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目标,并组织实施。其次要加大政策引领,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规划纲要》提出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高中究竟如何办出特色,缺乏相关政策的引领与进一步的实施细则,尤其在当前“应试教育”仍然盛行,社会对学校、学生等的评价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对高中特色化建设给予专项支持与特别奖励,如南京就提出5年2亿创20所特色高中,大连设专项奖励资金,分别给予4所学校30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等[6]。

2.学校自主,以课程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特色学校应该也必须通过课程来形成,丰富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实施特色建设的主要途径。世界各国特色高中的建设也主要是通过课程尤其是加大课程的选择性来实现的。芬兰在1994年颁布的《高中学校课程框架》中规定: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由原来的占总课时的80%~84%降为60%~65%;日本在1999年修订版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高中毕业的总学分压缩为74学分,而最低必修学科学分则压缩到31学分,允许各个学校开设规定以外的校本课程[3];加拿大高中选修科目的比例为30%~64%;美国11州20个学区(学校)的高中选修课可占到45%[7];我国高中目前选修课的比例仅为19.4%(根据最低毕业要求推算)。当前,高中学校要特别善于从现实出发,利用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现有的教育框架内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课程特色及特色课程建设来带动整个学校的特色发展。尤其提倡高中基于地域优势或传统优势(科技、艺术、体育)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形成科技高中、艺术高中、外语高中、人文高中、数理高中、体育高中或其他技术类见长的特色高中,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的高中发展格局。

3.科研先行,紧跟实践,切实提高高中特色化建设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目前,有关高中特色化建设,实践领域也有些初步探索,相关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对于究竟什么是高中特色化,为什么要特色化以及如何实现特色化等系列问题缺乏理论的支撑与论证。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加大资助力度,支持开展有关高中特色建设国内实践与国际比较的系列研究。研究至少涉及3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有关高中特色化本身的理论研究,包括高中特色化的内涵,高中学校特色的定位与类型,区域内高中特色化建设的规划模型设计,高中特色形成的内在机理、高中特色发展的评价体系等;二是有关高中特色化发展的具体实施与实践研究,主要针对当前高中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发展偏差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实践;三是关于高中特色化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国外关于高中特色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相对比较成熟,其发展的经验有哪些,如何借鉴等都值得深入研究。

4.管理下放,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包揽一切,学校没有任何自主发展的空间,是无所谓特色发展的。当前政府要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状况,通过运用政策、标准、人事、财政等多种间接手段,引导学校实现由行政主导型发展向自主能动型发展的转变,给予高中学校、校长以及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权,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和发展模式,特别要扩大和尊重学校在用人、课程设置、规划教学改革、财务预算等方面的权利,为学校的自主发展、多样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二是改革评价制度,包括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多元招生录取机制,也包括将学校特色发展纳入教育管理的视野和对学校评价的框架体系之中,改变以往只以分数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和学生的状况。

[1]李润文.南京高中多样化办学“破冰”推进特色化发展[N].中国青年报,2012-03-16(6).

[2]胡力丰.湖南高中酝酿变局 精英、特色、综合高中三分天下[EB/OL].http://news.rednet.cn/c/2010/10/14/2087195.htm,2010-10-14.

[3]刘世清.普通高中发展的世界趋势[J].上海教育,2010,(23):15-18.

[4]张以瑾.400名高中校长聚首北京研讨高中特色办学——“大家不同,大家都好”[N].中国教育报,2009-03-31(2).

[5]郑祖伟.不为多样化而多样化,推进首都高中特色发展[N].现代教育报,2011-05-13(2).

[6]刘立凯.大连设专项奖励资金 推高中特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09-12(3).

[7]胡春艳.中国中学生选修课比例不足,不能练脑练手[N].城市快报,2007-11-02(4).

猜你喜欢

特色化普通高中特色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中医的特色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完美的特色党建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