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2-04-13冉凡敏
冉凡敏
(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哈尔滨150028)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冉凡敏
(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哈尔滨150028)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立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结合商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从国际化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当面探讨如何建设商科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期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国际化人才;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外语教育如何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国际化优秀人才,是各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加强与世界联系和交往”、“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使命,而这需要从加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着手努力。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需要充分把握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并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作为商科院校在当今的商业社会更要体现“商”的优势,合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浪潮,面对新的、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与国际化,加强课程的综合化,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普遍设置了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课程;在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上,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尤其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改革人才培养途径方面,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二是跨校合作,联合培养人才[1]。
许国璋曾说,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为目标;就国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看,陈燕对我国国际化人才的现状、培养目标以及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赖铮指出目前应该掀起大学英语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即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服务于各个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夏纪梅指出,外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其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
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必须构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使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很多高校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这显然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通过具有高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来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是摆在我国各个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
二、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应坚持与市场接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商科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充分提升英语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的综合课程群,在规定的学分内,开设有一定级别的基础类课程(综合英语)、技能类课程(翻译、写作、口语、影视英语、口译等)、文化类课程(中外文化对比、外国文学、报刊资料选读等)、应用类课程(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英语等)。学生课程选择应体现课程综合化的要求,使学生知识、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得到综合培养,从而具有国际素养。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也要融合到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学业考核中。在商科院校设置商务类课程,力求实现商务方向知识与大学英语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可以新增商务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选读等专业方向必修课,并将绝大多数商务方向类必修课程改造为全英语课程,教材、教学讲义和考试试卷等教学资料均使用英文资料,课堂教学语言和平时作业也要求使用英文。这些课程的教学将英语专业技能的训练同商务方向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考虑到掌握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及发展趋势对于全面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要求商务类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商务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分析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走向,使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渗透于商务类课程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途径
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制定具体的、实际的、不同类别的课程,进一步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加强对于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通晓国际惯例的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课程体系上,结合商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专业特点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不同类型的课程方案,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级教学,形成基本教材+四、六级内容+特色课程(专业英语)+公共选修模块+实践的立体式、个性化课程体系;其中的特色课程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国际性的内容,为学生了解世界创造良好条件。后续的公共选修课程主要开设了语言技能类和文化素质类选修课,既强调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又兼具人文性;实践的立体式课程注重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实践训练中提高外语水平。比如:开设演讲辩论课程,以便于提高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组织英语角、戏剧比赛等校内、校际的活动,培养独立的国际活动组织能力[2]。
教学模式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与国际化教学接轨[3],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外语环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提出对于问题的独到见解;减少讲课时间,增加学生自学、讨论、研究时间,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将任务法等交互教学模式融为一体,以通用英语文化材料去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以研究框架去发展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上,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特色化、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国际化是保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是实现国际化的一条捷径,外语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与教学研究、大学外语教学目标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巨大是毫无疑问的[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师资的问题:(1)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外语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和吸取大量新知识,了解和接触当代最新学术动态和实验设备,从而获取国际经验;(3)外语教师要不断坚持学习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国际化的师资力量。
四、结语
探索行之有效的商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作为商科院校,应该体现商科特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更加多元的符合商科特点的注重实用性的大学英语课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群。国际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得以持续的发展,合理的有商科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商科院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创新奠定了基础。
[1]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2]赖铮.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改革的第三次浪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3]谢海霞.论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1,(7).
[4]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6).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and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College
RAN Fan-m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latform for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2010—2020),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college,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onstruct commercial college curriculum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rumentality and humanity of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thu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commercial college;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H319
A
1001-7836(2012)08-0155-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8.060
2012-05-28
2011—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冉凡敏(1981-),女,黑龙江木兰人,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及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