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13洪娟
洪 娟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23)
浅谈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洪 娟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23)
选修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从明确课程定位、完善选课机制、改革考核方法、强化教学监管、扩大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处理好多种关系,做到通专结合、质量统一、刚柔相济,强化选修课的教学管理,才能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性,提高选修课教学的质量。
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选修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是为学生构建多学科、宽口径的知识结构的平台,也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潜能、应对社会需求复合型人才所采取的措施。然而,目前中职学校选修课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须研究和解决。
一、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模糊
选修课在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而在实际教学中,学校缺乏对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和研究,教师对于选修课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清晰、缺乏课程整体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没有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学分、类别进行科学的研究,致使教学中出现大量选修课程定位不明确或重复设课等现象。
(二)选课信息不畅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学生在选课时对所要选的课缺乏了解,对开设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以及任课教师情况等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往往凭自己的感觉或凭课程的名称、学分的比重、课程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自己所要选的课程;选课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没有教师的专门指导,或有指导却不细致,,存在盲从跟风心理,直到上课时才发现自己对所选课程并不感兴趣,而又无法改选、退选,以致影响学习效果。
(三)考核方法陈旧
由于多种原因,师生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很多选修课的教师过于侧重期末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甚至简单地以一篇论文作为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质量,而学校对此没有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导致选修教师评分的随意性,出现很多平时认真上课,认真记笔记,但不擅长写论文的同学,考试成绩不高,有些平时不上课,期末上网找资料,善于写论文同学反而得高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育的公平性,加重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
(四)监管力度不够
相对于必修课而言,很多高职院校对选修课的管理和监控显得相对薄弱,在选修课的开设上缺乏必要的甄选,课程开设比较随意;对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文件与教材等缺乏必要的审核;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方式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要提出申请,学校都会批准,选修课成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盲区”。
(五)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紧张制约着课程资源,队伍素质制约着课程质量,职业学校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由于开课教师较少,致使有关课程无法开设,开设科目过少,范围过窄,可选择性少,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选修课程教学受教师自身知识面与科学素养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取向,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学质量良莠不均,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二、高职院校加强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定位
第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科学定位,明晰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高职选修课的开设应事先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素质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差距,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资源特色、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不断调整选修课结构,科学合理地构建选修课课程体系。
第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开设生产、生活中急需的文化素养、礼仪教育、实用综合技术等实用课程,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考虑高职学生生源状况的不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选修课跨专业的特点,积极拓展选修课程的范围,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对选修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选修课课程模块,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完善选课机制
要畅通选课渠道,提高选修课质量,必须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学校选修课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课程。一是要加强宣传。学校教务部门对选修课的开设要加强宣传,以指导手册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课程简介、教师简介、开课计划、选课要求、考试方式、学分计算等信息,并且通过学校网络专区平台进行动态调整,公布选修课考核信息,让学生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真正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二是要加强指导。根据学校的教学状况,建立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导师制”。本着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宗旨,各专业都挑选业务精干、工作负责的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学校经常督促导师细致认真地开展工作,要求导师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1],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选课提供专业方面的意见。
(三)改革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学校要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改革考核的方法。
一方面,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形式的不同,学校应根据公共选修课的类型,依据教学大纲,根据课程的特点,对不适合以撰写论文作为考核方式的公共选修课强制规定实施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鼓励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另一方面,选修课的考核不仅包括期末成绩,还应包括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则应由平时出勤、课堂回答教师问题、与同学探讨问题、平时作业、读书笔记等项目构成,以此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防止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才能科学、合理地测验出学生平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付出的努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习态度纳入评价体系。
(四)强化教学监管
一方面,完善选修课审批程序。教学主管部门确定开设选修课的教师标准,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可申请开设选修课程,所开设的课程要与本人专业一致或相近,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认真审核任课教师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并组织相关资深专家审定新教师或新课程的试讲,从源头上确保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严格遴选的前提下,为选修课教师合理配备教学设施,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
另一方面,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经常组织专家听课、评课,“并对教材、课时、考核内容、学习效果做认真调研,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选修课应尽快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制约任课教师迎合学生心理,上课随便讲,考试划重点的现象。”[2]同时,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系统,逐步建立符合选修课特征的教学评估体系,坚持量化评估与定性评估、横向评估与纵向评估、阶段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扩大师资队伍
首先,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开设有特色的选修课,增强现有的师资力量,学校在工作量计算、课酬、评优、系(院)教学目标考核等方面制定面向开设选修课教师的倾斜政策与激励措施,克服重专业课轻选修课的思想,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
其次,开展跨校区、跨专业的选修课教学合作,进行高职教育资源和结构的优化配置。一是课程互选,学生可以跨校、跨专业选择选修课修读,学分互认;二是合作开发课程,采取校际合作方式,共同进行优质选修课程资源建设;三是建立“教师信息库”,打破传统的学校或院系界限,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最后,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发挥校企联合会的积极作用,长期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来学校,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结合所在行业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确定选修课的主题,缓解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需处理的关系
(一)“通”与“专”的关系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是一种立足于个体或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与常识教育,其本质是使受教育者不仅获得一技之能,而且拥有一定常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专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某个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角度,可以把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分为专业课程体系和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要求深而精,通识课程要求广而博,而选修课一般可以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完善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而公共选修课是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在安排选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处理好“通”与“专”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
(二)“质”与“量”的关系
在学生数量巨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既保证选修课的“量”又满足学生选修的需求,其“质”得到学生的好评,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学校应根据规定的选修学分和学生的数量,结合专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统筹规划教学资源,保证选课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充足可选、实际有用、健康向上、张扬个性的选修课。同时主管部门也要把对选修课和必修课的管理放在同等位置,加强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保证选修课程教学的“质”和“量”。
(三)“刚”与“柔”的关系
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传统教学管理呈现一定的“刚”性,要求准确性与确定性,强调教学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性,所以“教学管理往往注重规范的落实与秩序的形成,其结果培养出来的是‘整齐划一’的人才,普遍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3]教学管理重视人的主体性,是尊重教学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必须做到一定的“柔”性,“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和教学活动留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在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和自我服务的作用。”[4]只有刚柔相济,在教学规范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选修课教学的质量。
[1]郑亮,郭燕伶.高职院校选修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76.
[2]翟宇婷.对高校选修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4.
[3]周丽.关于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问题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316 -317.
[4]朱学海,曹玉蓉.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观念原则与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10,(1):40.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of Electiv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NG Ju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School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Suzhou 215123,China)
Elective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management process,so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work out a clear course orientation,perfect course selection mechanism,reform assessment methods,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enlarge teaching team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we must deal with various relation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quality and quantity,standard and flexibility,to strengthen teaching management of elective courses,simulate teachers and students'initiative and final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lective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ive courses;teaching 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G712
A
1001-7836(2012)08-0061-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8.025
2012-03-09
洪娟(1980-),女,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