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我国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2-04-13王跃华

散装水泥 2012年4期
关键词:砂浆生产设备

王跃华 夏 伟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城乡建设和交通水利等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到2011年我国总建设规模已占全球的二分之一。为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文明施工程度,在继续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广预拌砂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全国散装水泥战线刻不容缓的工作责任。

十多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使用预拌砂浆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上海、天津等地成效明显。然而,笔者认为,就全国而言,推广预拌砂浆的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在:政策力度不够,砂浆生产使用方式不合理,砂浆生产使用设备不适用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才能不辱使命,有效地推进我国预拌砂浆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预拌砂浆发展的现状

1、国家多部委已经出台了砂浆行业的相关文件

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2004年,商务部等五部两局颁布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7年6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6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做好“禁现”工作,2009年7月20日,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等。这一系列的文件精神,要求“禁现”工作涉及到的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要求“禁现”城市散装水泥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企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做好典型示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要求各“禁现”城市要加强法治,完善政策,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对各地“禁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禁现”工作落到实处。

然而,自1985年国务院8号函《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批复》颁布以来,我国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方面的文件只有部、委或部际联合发文,国务院或全国人大均未专题发布此类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的战略高度和重要性及执行力。

2、目前我国砂浆市场的特征

一是建设规模总量大、群体多、单体大。首先,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未来10年,建筑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可预料,今后1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镇住房定量的理想化目标为城镇户均建筑面积80平方米,2020年户均90平方米。到2020年,城市人均住宅将达到35平方米,农村将达到40平方米,共需新建住宅200多亿平方米,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干混砂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基础。其次,一方面,城市成片拆迁兴建商品房、安置房;农村农民集中居住整体开发兴建;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滨海、滨江等园区,工、商业项目集群兴建等为大规模使用预拌砂浆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建设工程单体大。例如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公益设施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摩天大楼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城市商品房的建设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的拆迁安置房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高层,而且以后将绝大部分都会是小高层。这一系列特征为预拌砂浆的使用提供了充分市场。

二是使用自然砂多、机制砂少,品质相对差异大。砂是我国目前生产预拌砂浆的最主要原料。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和安居工程的推进,使用预拌砂浆对砂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每年建筑用砂已达十几亿吨,并仍处上升趋势。伴随人们的肆意开采,天然砂石资源已呈现匮乏状态,导致砂的价格始终处于高位,供需矛盾日益明显。施工方为了降低成本,想方设法使用低廉劳动力现场搅拌砂浆。这也是制约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投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我国大部分预拌砂浆企业采用普通设备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原因,国产设备存在着各种制约产品质量的问题。同时,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水泥质量无法达到国家标准,使用的外加剂无法很好地发挥功效。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国内生产的大部分预拌砂浆品质相对一般化,无法适应普通机械喷涂技术推广的要求,严重影响预拌砂浆的推广使用。

三是使用环节劣势,导致砂浆生产窘境。20世纪90年代,预拌砂浆在欧洲发达国家已风靡一时,使用率达90%以上。在亚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率先使用预拌砂浆,而后日本、韩国、泰国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已实现预拌砂浆工厂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已全面使用预拌砂浆。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建筑业对建筑技术和材料要求较高,他们不得不抛弃落后的施工方式,预拌砂浆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尽管他们的先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先进的经验,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落后的施工方式仍然留有留存的空间。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仍以手工作业为主,现代化的施工机械还没有广泛应用,结果是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稳定性差。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手工作业为主的施工方式暴露的缺陷日益明显。此外,建设方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大利润,他们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要求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也导致了我国预拌砂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窘迫境况。

在我国,预拌砂浆行业门槛较低,进出相对较易,造成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设备简陋。企业家已觉察到预拌砂浆产品的潜力和巨大经济价值,渴望投资但又心存疑虑:一是受第一批试点城市推广进度影响,对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推广力度把握不准、信心不足;二是怕一旦推广使用,会像部分地区预拌混凝土行业那样无科学规划控制,一哄而上、无序发展、恶性竞争;三是担心预拌砂浆价格高,市场不认可;四是担心预拌砂浆在建筑施工企业遭冷遇。许多企业处在想上又不敢上的两难境地之中。

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无法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预拌砂浆产业发展道路。

3、全社会对预拌砂浆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较高

由于社会建设对砂浆需求量大,预拌砂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投资预拌砂浆有广阔前景,所以民营资本对预拌砂浆产业的投资积极性较高。很多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都在关注国家关于预拌砂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关注我国预拌砂浆生产使用设备的适应性和科学化;关注砂浆原材料价格和预拌砂浆价格;关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预拌砂浆企业的布局。一旦条件成熟,这些民营资本一定会踊跃投资预拌砂浆产业。

4、预拌砂浆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政策方面,国家尚未正式出台相关文件,少数省份和地区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目前,我国有关预拌砂浆方面的政策和管理处于群雄并起的割裂状态。我国现行的预拌砂浆推广应用政策大都为部门规章,缺少统一的、正式的、可执行性的法规,导致部门之间在执行方面容易形成协同性差的格局,严重困扰着预拌砂浆的市场发展。尽管预拌砂浆的应用和推广在我国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况,但许多省市已经觉察到预拌砂浆所蕴含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纷纷开始推广预拌砂浆。目前,北京、上海、南京、广东等16个省市先后出台了预拌砂浆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这些政策多数是非强制性的,缺乏相应可操作的明确的法律或法规做支撑,推广效果有限。问卷调查显示,52.6%的企业代表认为:“政策支持力度不到位”,只有个别用户知道当地有推广干混砂浆的政策,而相当比例的人表示“不知道”。

在设备投入上,投资额大,风险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一次性斥巨资购置昂贵的预拌砂浆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设备。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不仅要投资建设生产线,还要投入大量资金配备物流、仓储装备,两相比较,物流仓储设备的投资还要高于生产线的建设成本。因此,高昂的二次投资严重加大了企业投资的成本,提高了投资风险。以投资一条年产30万吨的预拌砂浆生产线为例,目前,我国一条年产30万吨的预拌砂浆生产线分别报价为900~1100万元、700~800万元、500~600万元,该生产线需配套干混砂浆车18辆,计730万元,专用流动搅拌砂浆罐l50只,计680万元,专用砂浆流动装卸车6辆,计210万元,生产和配套物流设备共计需要投入2600多万元。

在产品价格上,价格劣势已成为推广预拌砂浆的主要瓶颈。一方面,生产砂浆产品的相关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助推预拌砂浆产品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按照预拌砂浆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砂子要经过高温烘干处理,烘干后通过砂浆混合器搅拌制成干混砂浆,运送到工地还是要加水湿拌才能施工使用,这就使生产流程中必然要耗费大量能源,从而使预拌砂浆的产成品成本大幅提高。据测算,与现场搅拌相比,预拌砂浆的价格是其两倍多。

昂贵的砂浆生产设备和物流成本以及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叠加到预拌砂浆产品上,进一步推高了预拌砂浆的价格,这也是建设方不愿使用预拌砂浆的重要原因。

在砂浆设备产业上,目前,我国砂浆设备产业不适应使用推广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终端使用设备。调查发现,除极少数财力雄厚的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配套设备外,目前国内投产的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设备比较落后。据估算,如全部从国外引进设备与技术,投资修建一条年产10万吨的干混砂浆生产线,需要2500万元左右的资金,加上厂房、配套设施及辅助设备,资金量需求相当大,而且其产品对原材料和外加剂要求高,造成砂浆价格更高。国内部分企业受资金实力限制降低设备标准,成了许多企业的无奈选择。由于国产设备和配套设施(尤其是终端使用设备)有一定缺陷,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极大影响了预拌砂浆的声誉,从而直接影响了预拌砂浆的推广。

二、推进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建议

1、国家出台政策(法规)文件,地方出台相应配套文件

政策推动是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预拌砂浆是预拌混凝土的相关产业,其发展历程、推广经历、产品属性、政策环境、工程条件与预拌混凝土非常相近,市场应用强制性措施的出台只是一个时机问题。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建议国务院或相关部门结合混凝土的发展经验,扬长避短,制定标准可行的法规,为我国预拌砂浆的推广铺设一条“高速公路”;同时,各省市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拌砂浆发展的强制性地方法规,确保预拌砂浆生产使用在各地有效可行。

2、因地制宜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预拌砂浆之路

在宏观(即生产方式)布局上,笔者认为,在省会及其以上的大城市应在生产、运输、使用环节推广现代化的、投资规模较大的生产线和物流设备(每条生产线年产能至少30万吨);地(市)级以上的城市投资起点应酌情减少为年产能20万吨左右;县(市)级及其广大农村可大力推广流动式、免烘干预拌砂浆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搞好砂浆产业细分市场服务,组织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砂浆喷涂施工队伍,并使之成为该产业链条上新的配套产业。国家或代表国家行使散装水泥管理的相关部门,对有助于散装水泥“三位一体”发展的,尤其是对有关预拌砂浆产业的设备生产、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先进的切实可行的专利技术要大力扶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帮助和鼓励,培育和打造预拌砂浆产业示范基地,并迅速在全国推广。

在微观方面,笔者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配套制定预拌砂浆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生产企业技术条件、实验室基本条件和验收细则,预拌砂浆生产、检验、施工等人员的技术培训规定,加强预拌砂浆产品的认证和企业资质认证工作。要制定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的规定及奖励、处罚规定,要在环保、扬尘的各项管理规定中对工程使用砂浆产品作出明确规定。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也要在车辆运输物的规定中明确提出水泥、砂等砂浆产品的运输要求。总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为预拌砂浆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基础性服务。

3、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发展预拌砂浆产业

政策、法规出台之后,各部门必须加大对预拌砂浆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执法到位、有法必依、文明执法,维护市场正常发展秩序。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间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措施,合力推进。首先,要加强组织引导,切切实实地把推广预拌砂浆作为节能减排的大事来抓,建立相应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其次,落实发展预拌砂浆的政策措施,创造条件坚决“禁现”。为确保“禁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禁现”工作步入正轨,执法人员要不遗余力宣传政策,做到“禁现”执法有理;公正执法不偏不倚,做到“禁现”执法有力;实事求是,奖惩恰当,做到“禁现”执法有节。最后,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各部门要强化对预拌砂浆的生产、运输、使用环节的协调服务,扶优限劣,引导和促进预拌砂浆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建议商务部、住建部等组成联合抽查组,定期对限期“禁现”城市进行检查督导,并适时制定促进预拌砂浆发展的相应配套措施,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广预拌砂浆工作联动机制,保证预拌砂浆行业的顺畅发展。

4、在生产方式和设备适用性方面实现新突破

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我们要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自主研发适应性强的生产设备、物流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生产砂浆的设备向连续式发展;技术、工艺方式向免烘干发展;终端使用向高效机械化发展。各企业要寻求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发挥科研单位在科学研究、人才、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企业与科研单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新产品、新技术的超前储备,使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设备、物流设备生产企业要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提高科研技术和实际应用水平。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要加强合作,积极开发满足建设工程各种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预拌砂浆;进一步加快提高预拌砂浆中固体废弃物掺量的技术攻关,增加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终端设备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要加强合作,研发满足现场机械化施工的设施装备。当前要着重全面解决机械喷涂砂浆的瓶颈问题,这是目前阻碍我国预拌砂浆发展的主要因素。

5、不断降低使用预拌砂浆的成本

一是创新技术,充分挖掘管理潜力。预拌砂浆是高科技新兴产业,企业应当把科技视为生命线,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赢得口碑。同时,要充分挖掘管理潜力,严把采购关,加强生产环节管理和成本核算,探索综合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内部工作人员培训,服务取胜。以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一流的服务投入市场竞争。

二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砂是生产预拌砂浆的主要原料,预拌砂浆生产对原料砂的使用量较大。我国建筑用砂年需十几亿吨,天然砂石资源有限,由于过度开采,天然砂的价格已越来越高,供需矛盾开始突出。目前,应重点攻克机制砂难关,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工业尾矿石生产的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少洗少烘,不洗不烘、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转变思路,创新物流营销模式。价格是推广预拌砂浆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砂浆物流配送中心可有效分解企业一次性投资一整套物流设施的资金压力,是比较合理的经营模式。所谓砂浆物流配送中心,其实就是一个中介机构,介于生产企业和使用环节之间。科学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应具备满足向目标市场高效供应砂浆所需的配套物流设施,努力开发新的仓储运输设备和包装材料,促进合理、可持续环保使用,科学合理地调节生产企业和使用环节之间的供需关系。

6、落实奖惩责任制

各地散装水泥行政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各预拌砂浆企业的产品进行定期检验和不定期抽检。发现质量问题坚决督促其进行整改,对已使用不合格产品的建筑工程采取补救措施。坚决按照已出台的法规文件进行行政处罚。对于无视法规文件、依旧采取现场原始搅拌砂浆的施工单位,各地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联合环保、城管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并按法规文件规定予以严惩。

各“禁现”地区的政府部门要和当地的散装水泥行政管理部门签订奖惩责任书,就具体奖惩细则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散装水泥行政管理部门要和各预拌砂浆企业和建设单位签订奖惩责任书,依照法规文件规定就具体奖惩细则作出明确规定。在后续管理中,各“禁现“地区的政府部门和当地的散装水泥行政管理部门要对照奖惩责任书将奖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公正奖惩、不偏不倚,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尤其是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对国家推广预拌砂浆产业的信心。

7、加强专业培训和长效管理

各地散装水泥办公室要把推广预拌砂浆工作作为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体制。各预拌砂浆企业内部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这套制度体系必须规范、稳定、易操作。一旦制定,讨论通过,要严格执行,随时跟踪,及时反馈。企业管理水平上了台阶,效益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全社会对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大。

猜你喜欢

砂浆生产设备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