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繁殖障碍及防治对策

2012-04-13夏玉芹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262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母源肌注嘧啶

夏玉芹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0)



母猪繁殖障碍及防治对策

夏玉芹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0)

近些年,养猪生产发展迅速,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在一些猪场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如下:

1 先天性繁殖障碍

母猪先天性繁殖障碍是难以治疗的,只能在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消除畸形基因。

2 机能性繁殖障碍

2.1 卵巢发育不全

本病难以治疗,只能将母猪淘汰。

2.2 卵巢囊肿

治疗: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500mg/次,注射1~4次。治疗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为22d,发情率一般为77.4%,受胎率可达70.2%。

2.3 持久黄体

治疗:可用前列腺素使黄体消退,与性腺激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先用前列腺素3~5mg肌肉注射,经3~5d后阴部肿胀时再注射性腺激素1000IU,大多数在3~4d内发情,配种即可受胎。

2.4 卵泡发育障碍

治疗:可用性腺激素200~1000IU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IU,隔1~2 d注射一次。

3 营养性繁殖障碍治疗

配种前1周给母猪增加饲料,消化能为12MJ/kg·d可获较高胚胎存活率。母猪日粮中添加VA、VD、VE可明显缩短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提高受胎率。

4 疾病性繁殖障碍

主要是做好预防可采用以下防治对策:

4.1 建立健全合理的免疫程序

猪患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病原性因素。疾病较多,虽不能一一列入免疫等程序中,但应把危害较重的日本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和布鲁菌病等纳入猪场整体免疫程序中。并根据发病季节、疫(菌)苗产生抗体时间和免疫期的长短,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程序化免疫。

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有条件的还可根据抗体监测水平,制定免疫程序,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推荐母猪免疫程序如下。

4.1.1 猪瘟 后备母猪引种时注射1次,配种前30d再注射1次,母猪产后7~10d注射1次,均为4头份,颈部肌注。

4.1.2 蓝耳病 使用灭活苗对母猪、公猪进行免疫,免疫程序为基础免疫2次,肌注,间隔3周,4mg/次·d,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4mg/头。对3~18周龄猪进行弱毒疫苗免疫,3~10周龄猪肌注弱毒苗1次,1mg/头,10周龄以上肌注2mg。

4.1.3 伪狂犬病 后备母猪在引种时和配种前20d各免疫1次,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疫苗,2mg/头,股内肌注,生产母猪,每年免疫3次,每4个月1次,2mg/次,股内肌注。

4.1.4 细小病毒病 母猪180日龄首免,15d后二免,产仔后15d再免疫1次,连续免疫2年后可不再免疫,2mg/头,颈部肌肉注射。

4.1.5 日本乙型脑炎 一般在每年4月份(蚊虫出现之前)进行免疫,后备母猪首次免疫在150日龄,隔3周二免。布氏杆菌病:用凝集试验方法对猪进行检疫,阳性猪一律淘汰,阴性猪用布鲁氏菌猪二号冻苗进行免疫,饮服2次,间隔30~45d,每次剂量200亿活菌,免疫期1年。

4.1.6 猪衣原体病 用衣原体灭活苗免疫,母猪在配种后1~2个月,注射2次,间隔10~20d,公猪和仔猪每年以同样间隔时间注苗2次。

4.2 药物预防与控制

4.2.1 药物预防 购进后备母猪2~3d后,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0%氟苯尼考60g+强力霉素140g,连喂7d,在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200g/t,同时按说明加入电解多维和0.1%的维生素C,连饮7d,可降低猪的应激反应,还可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在后备母猪配种前,妊娠母猪产前产后7d,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mg+15%金霉素2.5kg,怀孕母猪可降低妊娠期间的感染。

定期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间甲氧嘧啶+三甲氧苄胺嘧啶,添加在饲料中可预防弓形体病。购入的后备母猪15~20d驱虫1次,配种前14d再驱虫1次,生产母猪于仔猪断奶后驱虫,可用伊维菌素0.3mg/kg体重。体内寄生虫也可选用丙硫咪唑或芬苯哒唑,体外寄生虫用广谱、低毒的有机磷,除虫菊酯等。

4.2.2 控制措施 一旦发病,要认真做好隔离措施,严格消毒,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病。(1)猪瘟: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可注射大于预防量10倍的猪瘟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治疗时可用抗猪瘟血清4mg/10kg体重或用猪白细胞干扰素,每瓶3万IU加6mg注射用水溶解,成年猪注射6mg/头·d,1次/d,3d 1个疗程。配合复方黄芪多糖、抗生素药物,可增加疗效。(2)蓝耳病:用蓝耳病灭活疫苗紧急接种,肌注4mg/头,间隔20d再注射1次,以后每5个月免疫1次。可用猪转移因子治疗,0.5mg/头,1次/d肌注,连用3d,在饲料中添加80%枝原净120g /t+强力霉素150g,连用14d,可控制继发感染。(3)伪狂犬病:用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成年猪2mg/头。发病猪可腹腔注射抗伪狂犬病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成年猪20~30mg/头,1次/d,连用2d。同时可使用复方板蓝根注射液和排疫肽(免疫球蛋白制剂)。(4)日本乙型脑炎: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肌肉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用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mg肌注,1次/d,连用3~5d,也可用复方板蓝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猪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5)猪圆环病毒病:可用猪用转移因子肌肉注射,成年猪每头1mg,1次/d,连用3d,并配合复方黄芪多糖、阿莫西林治疗,在饮水中可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6)细小病毒病:发病猪可用疫苗紧急接种,也可用干扰素和猪用转移因子配合抗生素对症治疗。(7)衣原体病:可用四环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发病猪肌注强力霉素1~3mg/kg体重,1次/d,连用5d。(8)弓形体病:病猪用磺胺间甲氧嘧啶50mg/kg体重+三甲氧苄氨嘧啶10mg/kg体重拌料喂服,2次/d,连用3d。对重病者,肌注磺胺间甲氧嘧啶100mg/kg体重,1次/d,连用5d。持续高温者注射30%安乃近10mg。病程长又体弱者在治疗的同时,补给25%葡萄糖100~200mg/d、维生素C注射液5mg,1次/d,可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干扰抗体滴度,甚至完全抑制抗体的产生。为防止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对某些传染病定期进行母源抗体监测,选择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较低的时间接种疫苗,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规模猪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母源抗体监测,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场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初免时间,适时进行预防接种。

4.3 严把引种检疫关

引种隔离观察检疫,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是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引种时应认真了解供种单位的免疫程序和疫情,严禁到疫区引种。引进后应在场外隔离观察检疫2周,并进行相关的监测,结果阴性、临床观察无症状出现,接种有关疫(菌)苗产生免疫力后,才可入场饲养。若发生可疑病猪应及时送检。

4.4 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种猪的各阶段营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特别要保证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锌、锰、碘、铬、硒和维生素E的正常供应,确保限制性氨基酸及赖氨酸的平衡。

4.5 注意饲料的霉变

妊娠料、哺乳料、乳猪料必须选用上好的原料。镰刀菌属霉菌所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及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动物阴囊红肿、子宫扩张、肿胀及卵巢萎缩等症状,导致母畜发情周期延长或流产导致繁殖率下降。公畜睾丸萎缩,出现“雌性化”。霉菌毒素能侵害动物肝脏及肾脏,影响生产性能。因此要特别注意饲料的贮存。

4.6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进行消毒,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加强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降温。另外,适当光照可促进母猪发情。

加强粪尿、病死猪管理。对正常猪的粪、尿进行发酵或沼气处理,对患病猪的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病死猪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消灭鼠、蝇、蚊,严防狗、猫、飞鸟等其他动物进入栏舍。

4.7 避开在高温环境下配种与分娩

高温环境下母猪卵巢和发情活动受到限制。公猪在高温条件下精液品质严重下降,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

4.8 实行严格淘汰制,消除致畸因素

不能将有遗传疾患的猪留作种用。严禁近亲繁殖,以杜绝畸形和幼稚病的出现。

(2012–06–15)

S858.28

B

1007-1733(2012)10-0036-02

猜你喜欢

母源肌注嘧啶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