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2-04-13褚福斗范领斌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局277500
褚福斗 范领斌 (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局 277500)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褚福斗 范领斌 (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局 277500)
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母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效果,因此成功的培育后备母猪对提高母猪终生的生产性能影响极大。所谓的后备母猪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它们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业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 当前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配种过早、后备母猪储备严重不足是猪场中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后备母猪初配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年龄应达到8月龄;(2)体重应达到120~130kg;(3)应达到性成熟,一般需要有两次以上的发情记录。但是,我国现在很多猪场对这些指标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受地方猪种的影响,仍沿袭老一套的方式进行配种,必然会导致配种时体重偏小、基础营养储备不足,对母猪一生都造成巨大影响,导致母猪过早淘汰,即使能继续使用,也只能勉强维持较低的生产水平。此外,合理地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很多猪场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导致母猪群胎次结构不合理、母猪老龄化严重,致使猪场的长期发展受到限制。
2 后备母猪的选留
2.1 本场选留
要培育一头好的后备猪,首先要挑选遗传性能好、生产性能高的父母代所产的猪苗,同时要结合猪群本身的生长发育和外貌体质进行挑选。在生产中一般分以下三个阶段来选择。第一阶段:主要依据断奶窝重和产活健仔猪数来确定,这两项指标与仔猪的初生重、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与母猪的泌乳力、护仔性,与公猪的生产性能(日增重、料重比、胴体品质)有直接关系。将胎均产活健仔数逐一排序,把当批活健仔数高于平均数的窝数作为第一选留指标,断奶窝重为第二选留指标,然后根据仔猪本身发育良好、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与否进行选留,对有遗传缺陷的猪只(如疝气、隐睾、锁肛等)不得选留。第二阶段:根据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状况和初情期时间来选留。4~5月龄的后备母猪表现为身体发育匀称、四肢健壮、中上等膘、毛色光泽。凡表现窄胸、扁肋、凹背、尖尾、姿势不正常、腿瘸、乳头凹陷、阴户小或上撅、毛色粗糙等不应选留。此外,同一品种母猪初情期越早越好,这样的母猪母性好,生殖器官发育好,具备做后备母猪的条件,而对于初情期晚(7月龄以上)不应选留。第三阶段:根据母猪第一胎产仔后的生产成绩选留,淘汰产仔数少、泌乳差、护仔性能差的母猪。
2.2 外购后备母猪
挑选外购后备母猪的最佳日龄是150日龄、体重60kg,主要根据个体外观来选择。外购母猪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到经过国家鉴定验收、并持有种猪生产和销售许可证的猪场去购买;(2)购买前应先了解当地以及该场是否是疫病暴发区,是否有某些特定疫病;(3)挑选时应详细观察每一头猪的整体状况,种猪的外形选择顺序:头型、背腰、后臀、四肢、腹部、乳房、外生殖器;(4)查看系谱、档案记录。记录所挑选后备母猪的出生时间、父本母本及其它情况。购买纯种时,由于回场后要进行纯繁,为防止近亲交配,需查看系谱资料;而购买二元母猪进行商品猪生产,只要注意体形和出生时间即可。(5)在运猪过程中做好运猪车的消毒,夏天炎热季节的防暑降温和冬季严寒季节的保温工作;(6)猪到场后需要经过一个月以上严格的隔离观察后方可混入本场母猪群。
3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3.1 后备母猪的饲养
大多数猪场习惯将后备母猪按肉猪饲养,这样容易导致后备母猪过肥或体重增长过快而致其不发情或初情期延迟。为了获得最长的利用年限和最佳的繁殖能力,后备母猪不应生长过快,而应使其在一段时间内让体成熟与性成熟均衡发育。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限饲、优饲等工作。一般是6月龄以前采取自由采食;6月龄以后应考虑限饲,日饲喂量2.5kg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让骨骼、性器官充分发育,目的是达到标准的体况;配种前2周应进行合理优饲,日饲喂量增至3.0kg左右;配种后恢复饲喂2.5kg/d左右,这样既可以增加排卵,也可避免影响受精卵着床。此外,饲喂的同时还应保证有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会限制采食量,从而降低后备母猪生产性能。一般在猪栏距地面高度0.6~0.75cm,向下夹角45°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证水的供给。
3.2 后备母猪的管理
3.2.1 建立档案资料 自留或外购的后备母猪集中专人饲养,每头猪都要建立档案资料。统一标准编号,并记录耳号、出生时间、父本母本及其生产性能,同窝仔猪的头数,公母比例等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
3.2.2 合理分群 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4~6头,饲养密度适当,每头占圈面积至少0.66m2。群养密度适中,后备种猪生长发育均匀;密度过高,则影响后备种猪生长发育速度,还会出现咬尾现象。
3.2.3 调教管理 后备母猪入舍后应加强调教管理,通过合理调教,能使猪建立起条件反射和良好的习惯,并建立饲养员与猪的和睦关系,为以后的采精、配种和接产等工作打下基础。饲养人员要经常触摸猪只,可对猪耳根、腹侧和乳房等敏感部位进行抚摸,既可容易进行调教,又可促进乳房充分发育。此外,还应训练猪保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定时饲喂、定点排泄等,为管理带来方便。
3.2.4 适当的运动 运动对于后备母猪非常重要,可以促进代谢,增强体质,锻炼肢蹄,保证旺盛的性欲。猪场最好后备母猪运动1~2次/d,时间30min左右,让猪拱土,啃食牧草,多晒太阳,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运动还可以刺激各种器官包括卵巢的发育,对不发情母猪的诱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2.5 充足的光照 后备母猪的发情和光照有很大关系,每日应至少保持10h光照。规模猪场的大跨度猪舍及小的窗户面积,使舍内光照度不足,定期舍外活动是增强光照的一个好的办法。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光照的方法,每4m一个100W的灯泡或直接在猪舍内安装一排荧光灯管来维持光照强度。
3.2.6 适时配种 后备母猪初配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体成熟,体重应达到120~130kg体重;性成熟,后备母猪应处于第2或第3情期;年龄应在8个月以上。应细致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地方品种的母猪发情表现非常明显,而品种猪发情时的反应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查情时最好有公猪到场,结合母猪的发情表现进行判定,提高准确率。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36h之间,做好配种记录,配种后如果2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则可初步判定母猪受胎。
3.2.7 疫病控制与保健 做好猪场内疫病防控工作,及时清理猪粪,搞好猪舍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并进行驱虫防疫。后备母猪到场后,等到各方面情况稳定正常,应该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本场内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必要的免疫注射。免疫要有一定的间隔,一般7~10d注射1种疫苗,以免造成免疫应激与疫苗间干扰,使免疫失败。免疫接种完毕后,应定期采血检测免疫抗体,对免疫不合格的种猪要重新免疫,直到合格。此外,在饲养过程中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定期或不定期适当添加保健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如:土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磺胺类、黄芪多糖、维生素C等。平时要经常观察猪的采食、运动、粪便色泽等,有病的及时隔离治疗,无治疗价值的尽早淘汰。
总之,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重要性不容忽视,其数量和质量是关系到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直接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新生力量,为猪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06–30)
S828.4
B
1007-1733(2012)10-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