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教学为依据

2012-04-13张志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素质

张志强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社科部,太原 030008)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升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教学为依据

张志强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社科部,太原 030008)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面贯彻05方案以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思政教师要通过校内自学、交流与校外培训、交流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两个途径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

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

从200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面贯彻05方案以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为“毛概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其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在肯定业已取得的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同高校在毛概课课程教学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同一院校不同思政课教师在毛概课课程教学所取得的成效是有差距的,甚至是有很大差距的。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的不均衡造成的。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毛概课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对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该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必须进一步认清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就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必须进一步提升主要来自教材、学生以及社会三个层面的挑战。

1.全面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毛概课教材从2006年出版发行以来到2011年12月底,已经修订过5次,2012年春季新学期全国高校开始使用新修订的教材。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相吻合,毛概课教材的及时修订将趋向常态化。毛概课教材内容的多次修订体现了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最新思想认识,充分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经验,充分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1]。一个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全面领会和把握新修订的内容,不能把修订的内容及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那他(她)就很难准确地把修订内容带进课堂,带进学生头脑,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除此以外,毛概课教材还呈现出鲜明的综合性特征,毛概课教材内容涵盖了众多学科知识,不仅包括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科知识,还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都渗透到了教材的不同章节。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全面领会和把握这些学科知识,就难以具备上好这门课应有的深厚知识底蕴和合理知识结构。

2.大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日益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如何充分发挥90后大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90后大学生学习毛概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当前,90后大学生学习毛概课课程的热情不高,认识上存在学不学都无所谓的偏见,理解上存在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行的偏差等突出问题。除了学生自身原因以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水平不到位是主要原因。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很可能因为某位教师的水平比较差,在心里产生这门课内容不好的感觉,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

3.当代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从国际环境看,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战略,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话语霸权大肆鼓吹“意识形态终结”;另一方面,利用意识形态感性化、学术化和生活化的趋势,宣传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欧美中心主义”[2]。从国内环境看,近些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无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结论,鼓吹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声称西方所说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国的发展要以它们为准则。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3]。这些思潮给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如何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证研究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注重强化的素质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思政教师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教情、学情以及社情都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今天,高校思政教师除具备高校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

1.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高校思政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绝不动摇,绝不懈怠。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缺少起码的思想政治信念,对自己讲授的课程缺乏必要的热情,这个课是一定讲不好的。在这一点上,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眼睛是雪亮的[4]。哪个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哪个教师讲的道理就理直气壮,就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欢迎,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2.学习能力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

教情、学情以及社情是不断变化和向前发展的。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增强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要教到活到老学到老。一方面,要持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在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真正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实践阶段所发挥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持续不断学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各种知识,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乃至文学艺术等,使自身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很合理的知识结构[5]。

3.科研水平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面对教情、学情以及社情的新变化,高校思政教师还必须具备强烈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水平,应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把握时代脉搏,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理论上帮助大学生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应以学生为本,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研究和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需求等方面的研究,以此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教育以及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证研究水平。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的两个路径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学习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必须要通过校内自学、交流与校外培训、交流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两个路径来实现。

1.校内自学、交流与校外培训、交流相结合

高校思政教师要注重校内自学和交流,自学环节要特别注重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弄懂;要特别注重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集、讲话等内容,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搞清楚;交流环节要充分发挥教研组或课程组的纽带作用,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内容的讨论和交流活动。在注重校内自学和交流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参与校外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高校思政教师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吃透教材内容,全面把握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

2.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校思政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高校思政教师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要经常深入社会的不同领域,进行社会调查,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拓展自身理论研究的视野。

[1]陈占安.关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 上):5.

[2]王晓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1,(1):49.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18-19.

[4]刘书林.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03-29(003).

[5]王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78.

G641

A

1001-7836(2012)11-0031-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1.014

2012-09-17

张志强(1974-),男,山西晋中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