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

2012-04-13张文强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张文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学生自我发展和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但是,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的时间较短,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主、客观上的困难,所以,创业成功率较低。因此,只有客观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难的因素,对症下药,排除或减轻大学生创业的障碍,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创业,敢于创业,成功创业。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思想观念障碍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知识分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又长期实行“统招统分”政策,大学生就业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意识,因而在我国缺少大学生创业的传统。同时,学生的家长也认为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企事业单位,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要比毕业后自己开个小商店有面子,有保障,所以他们也不支持大学生毕业即创业。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创业就是从无到有的创建一个企业,或使已有的企业从小发展到大,这就要求创业者要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学校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不够,学生的创业素质不高。

与此同时,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顺其自然,害怕竞争”的思想,它深刻影响着人们创业意识和冒险精神的形成。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尽管容易接受新事物,在思想上、行动上也时常表现出超前意识,但对待创业这一问题,他们还是缺乏自信心。人民网“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在为何不想创业的调查问题中,46.7%的网友表示“创业风险太大”[1]。

(二)知识和经验障碍

杨振宁曾指出:“中国教育界几十年来形成了一种念死书的习惯,其结果是尽管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训练很好、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然而这些学生的知识是片面的。”[2]的确,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从高中便开始文理分班,进入大学后专业划分更细,这就使得培养的人才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并且校内各院系之间缺乏交流,校际交流就更少。这样的环境不可能实现不同类型的知识间整合,也不可能使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人文课程、科学课程有机协调起来。

创业是一种全新的行为,创业者必须熟悉各行业的运作模式和规则,而且,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才能,而且要具备选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筹集资金、开拓市场、开发产品或提供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事实上,许多学生在开发项目、设计产品时并不了解市场需求,或者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对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进行正确分析,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或昙花一现,或无法实现经济效益,都以失败告终。

(三)资金障碍

创意并不是仅凭热情、知识、能力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一般来说,都是有知识无资金,所以,资金问题就成为制约学生创业的瓶颈。要想创业,他们要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得少量的资金,要么从风险投资公司或银行那里寻求资金支持。选择向“亲朋好友”借,其资金量必定有限,有时也不一定能借来。选择“寻找投资”,风险投资公司往往在投资的过程中提出过多的条件,从而限制了大学生能力的发挥。选择“银行贷款”,贷款银行则往往以其严格的评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人创业的实施。

(四)环境障碍

1.缺乏系统的创业扶持政策。一是创业政策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制定实施的各项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注册、税费减免和贷款支持等方面,而缺乏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指导方面的政策,而且制定政策的各个职能部门都是基于各自的视角考虑,不太注重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和整合,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创业政策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多样性。现在的各级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优惠、工商注册优惠、房租补贴、鼓励技术成果投资等方面,在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其他支持要素,尤其是市场信息的发布、社会资源的共享、有关社会配套服务等大学生创业者关心的要素等方面,帮助则显得不够。

2.缺乏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体系。一是学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很多高校只是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而没有将其融入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二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只局限于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等创业实务层面,没能开展全方位的创业教育。三是在教育指导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因而在指导学生创业过程中,偏重于理论教育,而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四是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五是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培训的体系尚未形成。缺少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缺乏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

3.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服务工作不同步。一是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创业规定有待完善。我国现行法律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规定。如在工商登记上,需要审批的范围过宽,大学生进行创业需办理的审批程序太多,成本太高。在税收方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涉及的增值税税率相对较高,而且关于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规定,也不利于大学生创业中的科技创新。二是政府部门执法和法律服务有待加强。目前,政府部门在执行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时还存在执行力不强,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另外,在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引导和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政府部门做得还不到位。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探析

(一)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1.以课程教学为手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一是加强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开设人文学科、自然科学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大学生创业奠定科学知识基础。二是改变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将刚性和弹性结合起来,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与培养方案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完善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系)选修课程创造条件。三是单独开设创业课程,课程的开设要有针对性、可行性。

2.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平台,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合力。高校应和政府、社会、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共建教育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构筑一个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到企业管理全方位的知识,同时还可以直接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创造价值的幸福。美国斯坦福大学实行的教科产“三结合”制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以实践教学为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大学生们对创业的认识,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三是积极开办大学生创业园,使大学生在创业园通过尝试创业,提高创业能力。

4.以创业社团组织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学校应鼓励大学生成立创业社团组织,通过支持创业社团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创业人士向学生介绍他们的亲身创业的经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其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意识,为今后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二)构建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1.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政策。除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小额优惠贷款外,政府应当组织设立面向大学生创业者的风险投资基金。一方面健全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另一方面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融资体系。

2.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改善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进行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放宽市场的准入标准,包括对新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制定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严格规范收费行为,简化审批、办证手续;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来支持创业[3]。

3.给予减免税费的政策支持。尽管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者减免了一定额度的费用和税收,但优惠幅度缺乏吸引力。而在英国,英国地税部门对小企业,特别是失业人员开办的自谋职业型的微型企业,实行了自开办之日起免征一到三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4]。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

1.各级政府要针对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门的机构。通过制定能够快速推动学生创业工作的管理和服务的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公司注册、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全面的指导服务。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如英国于1983年启动了青年扶持创业,他们动员企业界和社会力量专门为18岁到30岁的失业、半失业青年提供创业咨询以及资金、技术和网络支持,由于扶持政策落实得好,60%以上的企业在创建后的第三年仍在继续经营[5]。

2.健全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随着大学生创业发展各种条件的日益成熟,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并通过加强中介机构市场运行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使中介机构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评估、信息查询、信用担保和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提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服务工作。一是要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法律顾问协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管理,引导和支持它们做好大学生创业的法制宣传、业务咨询以及企业法律顾问人员的推荐工作。三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增强法律服务意识,切实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保障。

(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氛围

1.构建奋发向上的创业文化,激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系统介绍成功人士艰苦创业的经历,树立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2.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促进大学生创业。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诚实守信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观念,使诚实守信成为自觉行为。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约束的良好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高校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创业、不惧挫折的创业精神。二是要营造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使学生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磨练意志,最终走向成熟,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大学生成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唯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大力支持、学校加强教育、学生主动实践,才能形成促使大学生创业的合力,才能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创业、成功创业。

[1]申亚欣,张晶晶.“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3成想就业[EB/OL].[2010-07-07](2011-10-16).http://edu.people.com.cn/GB/12072097.html.

[2]张建明,徐飞.时代呼唤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0).

[3]王亚栋.改善环境,让劳动者乐于创业[N].人民日报,2010-09-09.

[4]赴英国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培训的报告[EB/OL].[2002-05-29](2012-01-25).http://www.lm.gov.cn/gb/faqs/2002-05/29/content_2243.htm.

[5]刘思思.扶持青年创业,各国怎样做[N].人民日报,2010-07-09.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把我哥带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