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2012-04-13孙启贵赵梦帆
孙启贵,赵梦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部,安徽 合肥 230026)
价值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孙启贵,赵梦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部,安徽 合肥 230026)
价值网络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是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网络的嵌入性视角,引入了测度价值网路结构的四个特征变量: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联接强度和结构洞,构建了价值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模型,分析了价值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这种基于价值网络结构特征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视角能够为企业或者国家采取何种技术创新方式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价值网络;结构嵌入;延续性创新;破坏性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持久发展和取得独特优势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作为企业实施战略决策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也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学界已有人着手研究有关“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问题,大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分析影响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内部因素,如与企业能力有关的资源、文化、程序与价值观[1,2,3];其二,分析影响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如企业创新环境、创新网络、战略网络[4,5];其三,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实际选择问题[6-8]。事实上,企业行为总是嵌入在与其存在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价值网络之中的[9,10,11]。价值网络作为与企业生死攸关的环境系统,必将对技术创新方式的考量与选择产生一定的决定作用。而从嵌入性视角来研究价值网络,可以为网络中的每类行动者在开展技术创新时提供一种新的、实用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也为技术创新方式选择问题提供一种独特的理论探究模型。本文拟以价值网络的结构嵌入性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价值网络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之间关系的探讨,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问题,并对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提出可资借鉴的参考建议。
一、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一)价值网络的结构嵌入性
简而言之,价值网络是与企业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环境[12],是以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复杂的混合关系网络。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价值网络”[13],同时又处于一个相互嵌套、互相交织的复杂外部价值网络体系之中。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实施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交错的价值网络结构不断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企业、顾客、生产商、销售商及其他性质的行动者之间通过持续的、交互式的行为活动逐步建构起利益相关者的互惠性关系网络。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作为社会关系子系统的企业行为也是嵌入在特定的价值网络结构之中的。格兰诺维特所提出的“嵌入性”概念表明,“一方面网络结构对行动者具有影响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行动者具有一定的自主性”[14]。这体现了网络结构中所嵌入的“行动者关系与结构的相互融合与互动、连接”[9]。当今社会,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战略挑战在于“从价值链组织到具有更加富有弹性的价值网络的重新建构”[13]。其核心问题则是评定价值网络结构中利益相关者所处的特定语境、历史与结构位置的角色扮演即“历史性嵌入”或“结构性嵌入”,而不是恒定不变的角色定位。对处于价值网络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所嵌入的价值网络结构特征是衡量企业在特定环境下作出具体响应的关键指标。企业所选择的创新方式,与反映不同个体、群体、组织之间所嵌入关系的价值网络结构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二)基于环境的技术创新方式分类
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合理划分不仅关系到企业创新战略规划的出发点问题,也关系到研究者建构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前提问题。目前,学界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技术创新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依据内容,将技术创新方式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15];依据技术重要性程度,将技术创新方式分为“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与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依据技术来源,将技术创新方式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16];依据获取资源的渠道和边界,将技术创新方式分为“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17,18]。
鉴于本文将价值网络看成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环境,拟采用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基于环境的分类方法将创新分为“延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19]。在延续性创新的价值网络环境中,各行动者处于相互牵制的关系网络中,网络的规模和成员数量比较大。企业在原有的业务范围内继续扩大规模或提高其技术能力能够使其获得持久的利润。在这种延续性的环境中,企业继续定位主流客户,生产更高性能的产品使其面临失败的风险较小,但是由于先入者的优势使企业在面对破坏性变革时往往选择视而不见或逃避的态度,这样反而有可能使其遭遇失败。
从全新价值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破坏性创新企业之间摆脱了旧有的资源、程序、文化等能力方面存在的互依性关系的约束和限制。它们基于生产更简单、更廉价、更便利产品的理念,能够及时构建正确的吸引新客户或低端客户的成本结构和业务归属经营“范式”,并通过建立全新的子公司或独立的部门来实现创新的突破。它们常常把变革看做企业自身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威胁,并能够采取积极的响应态度,这种“进攻者的优势”往往是破坏性创新企业颠覆在位大企业的主要原因。但破坏性创新在初期常常面临缺乏资金和技术的问题,而且对结果的不确定使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致使企业常常在资源整合、融资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三)价值网络结构特征变量
价值网络是复杂的。由于体现价值网络结构的特征变量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体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尔(B.Beal)等将网络中的嵌入性关系主要分为四大类:结构性的、认知性的、行政性的及文化性的[20]。而对结构性特征的微观描述能够相对直观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多层级的、相互嵌套交织的互依性关系网络。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网络呈现出彼此交错的层序性结构特征,价值网络自然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当评估处于不同价值网络中的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时,可以从以下四个特征变量来阐述不同层次价值网络结构特征,即“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层次)、联接强度(企业间层次)、结构洞(企业层次)”[5]。在一个特定的价值网络中,通过对网络特征变量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一方面,通过网络中各种关系的小规模互动连接可以转变为大规模的结构特征;反过来,网络的结构特征也会对所嵌入的各类行动者的行为造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产生”[21]。这种互动关系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在变革时作出及时的响应并采取有效的变革方式,从而对价值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理解与把握。
二、价值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
(一)网络密度
密度被定义为价值网络结构中各行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网络的密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网络结构中各经济主体的数量构成与关系复杂程度。霍斯曼(Homans)认为,“群体之间交往互动的频率越高,彼此之间越易形成强烈的友谊情感”[22],那么网络的密度相应地就越大。在高密度的价值网络内,产品往往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这种专业化和一体化往往能够使大量信息资源及时地在生产商、零售商和分销商、顾客之间流动,生产商会按照现有的数据来细分市场,在原有的价值网络环境中定义产品性能,零售商和批发商按照原有销售渠道同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持续交换信息,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稳定。这种持久、紧密、频繁的合作关系促使其继续向高端市场挺进,而且“对资源的依赖使企业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所形成的价值网络以外的利益群体,这种认知上的标记使行动者建构比圈外人更强的信任关系”[23]。这种基于友谊而进行密切合作和信息经验共享的群体一致性行为不利于破坏性变革的发生。
因此,价值网络密度越高对延续性创新来说越有利。而破坏性创新企业初期除了要克服在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外,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建构网络的各种关系,要想与高密度企业进行竞争,瞄准实现突破性的战略机遇期是关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网络密度较易受到网络的规模、网络中行动者数量及结构中各行动者之间关联特性的影响,因此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对不同网络间密度衡量的效率和差异化造成一定的干扰,进而会对企业选取技术创新方式的速度及适宜度产生影响。
(二)网络中心度
约翰·斯特科(John Scott)用中心度(Centrality)来测度个人或组织在群体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程度,并用局部(个体)中心度、整体(群体)中心度来分别描述其与紧邻的环境的相对关联和其在总体结构上的战略地位[24]。在价值网络结构中,中心度高的企业往往能够占据网络结构中的“通道”关键位置。换句话说,中心度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价值网络结构中地位的高低及拥有的权力大小。处于中心的企业与处在边缘的企业之间在权利等级和声望之间存在差异。网络中心度高的企业可以凭借其在资源、信息、知识等方面的优势继续维持原有的创新能力,并利用企业在权利与地位方面拥有的声誉强化延续性创新。
对处于价值网络边缘的企业来说,由于其“并没有强烈的嵌入到网络中去,因而技术创新行为不会受到网络准则和网络联结的过多干扰”[4],但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缺乏优势,不利于其进行延续性创新。若要与处于高中心度的企业进行竞争,必须另辟蹊径。破坏性创常常采取“非消费竞争”战略,瞄准潜在的市场需求,定位新的购买群体,开拓新的生产、销售渠道,构建新的扩散场域。起初产品的性能虽然低于主流技术,但随着价值网络中各节点连接的相对数量的增加,不断增强的企业就会越来越受到上下游合作者的关注,进而获得网络中较高的中心度。一旦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达到大多数用户的性能要求并且逐步取得市场份额,将颠覆原来处于高中心度的在位企业。现在正盛极一时的苹果产品的制胜利器之一触摸屏技术就是赢在了乔布斯推行的核心新理念“用户体验”,也就是使其产品变得更好用、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这也是苹果公司迅速超越曾占据电信技术、移动终端领域的诺基亚公司的原因。因此,中心度相对较低的企业也可以形成自己的一种优势,并逐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价值网络中各种动态要素本身的属性及所处环境的变动特性,在客观上给中心度的考量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和障碍,而且对中心度测量手段的缺失和混淆,也使得测度的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议性。因此,如何把握和衡量中心度成为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方式时感到困扰的问题之一。
(三)网络连接强度
网络连结强度可以由接触频率、情感强度、亲密性和互惠交换[21]四个因素变量来衡量。无疑,四个动态因素间既彼此独立又密切相关。强关系常用来描述团体内部的紧密联接状态,而弱关系在造就团体间凝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弱关系是信息传递有效的桥梁(Bridge),在信息传播(Diffusion)和扩散方面的效率高于强连接”[21]。
有研究表明,在强连接的价值网络中,利益的趋同性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如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售、零售商之间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信息能够很快到达相对固定和熟悉的圈子中,企业基于长久友谊与互利宗旨上的“隐性契约”[25]关系,不允许企业有很强的自由度,如果有其他行动者违反共同的行为准则,那么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就会及时实行制裁。这种价值网络结构类似区域性或地区性(Locally),它具有相对的辐射范围与组织数量的限制,开发者只能在有限的技术空间中去搜索,产品性能继续定位与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强连接的企业“可以通过持续的交流与信息共享来减缓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其适应性”[26]。此外,长期形成的程序和价值观相对明确,不易改变,企业如果想冲破牢固的原有关系网络就比较困难。因此,强连接价值网路中,企业进行延续性创新比较有利。
在弱连接的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的连结并不强或者还未建立联系。这样不同特质的企业能够有机会跳出原有圈子中固有的“门槛与集体行为[27]”的约束,实现跨越组织的互动连接,在更广阔的领域展开联盟与合作。弱连接关系中不同性质的企业所带来的异质性资源为破坏性创新提供了绝佳的网络环境。企业可以避开与主流企业建立强关系的高端客户群体,从低于主流市场产品的性能需求的非消费市场入手,面向曾经因资金匮乏和能力受限而无力购买和使用该产品和服务的小规模顾客群,把提供价位相对较低、便于携带、功能齐全的破坏性产品和服务作为创新的突破口。例如,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实施的就是破坏性创新战略,它没有选择与国内外一线品牌汽车在性能上进行竞争,而是在价格上取胜。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连结强度可以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发生变化,强关系与弱关系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都是处在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位置去分析与考量的。强关系的扩展可以带来弱关系的扩展,而弱关系也可以随着交往的加深转变为强关系,从而不断引入更多的弱关系,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使自我不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处于复杂价值网络结构中的企业,究竟选择何种技术创新方式,对连接强度的适时评估测定和准确界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结构洞
伯特(Ronald Burt)在对吸收弱关系理论、资源依附理论、交换理论和网络结构自主性理论等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理论。结构洞是“指竞争场中行动者之间无连结或非等位的情形”。存在于各行动者之间相互交错而成的特定的关系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充当“无形力量”的结构洞而不是特定的连接关系。而将无直接联系的两者连接起来的第三方则拥有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28]。在价值网络中占据结构洞多的企业,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复杂交错、不断变化的网络关系,而且大量非冗余关系的产生使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增大,相应地,企业在结构中的地位也就越重要。而处于结构洞周围的企业自主性就比较低,在实施变革时容易循规蹈矩。这种对活动自由度的限制使得企业采取延续性创新策略比较适宜。当企业间凝聚力低且结构不等位时,就会有结构洞的存在。结构洞的存在意味着企业能够突破原有价值网络的局限,能够跨越网络边界从而拥有更新、更多元化的资源和信息,突破资源约束,从而有利于开展破坏性创新。
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企业创新网络中存在的结构洞具有不同的特质,据此可以将结构洞分为“自益性结构洞和共益性结构洞”[29]。在自益性结构洞的价值网络结构中,企业着眼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寻求更多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异质资源当中去进行破坏性创新。在共益性结构洞中,各个企业存在共同的利益相关点,常常处于合作的强连接状态,有利于延续性创新。因此,对结构洞的正确分类不仅要对价值网络结构中的企业结构自主性在整体上进行评价,而且要对网络中企业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关系性质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正确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方式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视角,引入了测度价值网络结构特征的四个变量即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联接强度和结构洞,探讨了价值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从网络密度方面看,当知识、资源等流动的频率增加时,企业间基于友谊与信任的亲密度相应地也会提高,随之网络密度也就越大,越有利于其延续性创新。反之,则有利于破坏性创新。(2)从网络中心度方面看,高中心度的网络结构有利于延续性变革的开展,而破坏性变革一般发生在中心度相对较低的网络结构中。(3)从连接强度方面看,强连接可使复杂的信息与技术较容易得到认可,有利于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延续性创新,但同时容易产生信息冗余等问题。弱连接可以凭借其能跨越不同团体的“桥”的特殊地位,更快地获取有效的异质资源,从而有利于进行破坏性创新。(4)从结构洞方面看,网络所占据的结构洞越多,越易拥有多样化的资源,进而有利于企业进行延续性创新。反之,则有利于破坏性创新。
基于以上关于价值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价值网络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上的“递移性”对企业变革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我国企业而言,可以得出以下策略性启示。
首先,提升价值网络密度,提高网络中心度,推进延续性创新。高网络密度企业利用处于各种机会、资源、知识等汇集处的战略控制地位,通过对自身核心特色的准确定位占据最佳位置,利用结构优势使其他企业围绕其周围,不断跨越不同的结构洞,并通过特定的价值创造活动将各个价值创造整合在一起,继续进行延续性创新。
其次,以价值网络中的信息盲区为突破口,实施破坏性创新,这样才能在竞争复杂和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挑战和超越原有在位大企业。以我国的奇瑞汽车为例,从原材料的加工、零件的生产、部件的组装到整车的总装,再到产品在卖场终端销售给顾客,发生了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可以说,企业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破坏性变革活动的开展。
最后,从全局出发,不断整合网络中利益相关者的优势并对各自的利益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应对外界的挑战。价值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环境,在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价值网络结构中,企业应当充分兼顾各网络主体的实际需求,将自身特色与通过价值网络获取的异质资源相结合,以长远的眼光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稳定、富有活力的价值网络体系,从而实现独特优势的不断提升与整个价值网络的有序、健康运转。
[1]孙爱英,李垣,任峰.组织文化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4):432-437.
[2]生延超.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J].管理科学,2007(4):23-29.
[3]周军,等.资源冗余与企业创新方式选择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8(2):48-49.
[4]高展军,李垣.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3):474-479.
[5]李纲.企业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20):74-76.
[6]王爱玲.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J].企业活力,2009(2):64-65.
[7]陶红.企业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研究——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0(19):64-65.
[8]陈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式、技术源和创新绩效研究——基于浙江省实证[J].现代经济,2010,9(8):69-71.
[9]Granovetter M 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481-510.
[10]Christensen C M,R S Rosenbloom.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Organizational Dynamics,and the Value Network[J].Research Policy,1995,24(2):233-257.
[11]M Granovetter.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5,19(1):33-50.
[12]Christensen Clayton,M Michael E.Raynor.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13]Verna Allee.Reconfiguring the Value Network[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2000,21(4):1-6.
[14]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
[15]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6]侯海青,李迎朝.论我国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的依据[J].商业时代,2007(16):47-48.
[1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8]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9]克莱顿·克里斯滕森,迈克尔·奥韦尔德夫.迎接破坏性变革的挑战[C]//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M Dacin,M Ventresca,B Beal.The Embeddedness of Organisations?Dialogue &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9,25(3):317-356.
[21]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22]George C. Homans.The human group[M].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50.
[23]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为[M].罗家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164-169.
[24]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68-82.
[25]George Farkas.Industries,firms and jobs: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M].NewYork:Plenum Press,1988:197-198.
[26]Kraatz M S.Learning by associ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6):621-626.
[27]Granovetter,Mark.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83(6):1420-1443.
[28]R S Butt.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1-2.
[29]盛亚,范栋梁.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J].科学学研究,2009,27(9):1407-1411.
[责任编辑迪尔]
F062.4
A
1000-2359(2012)04-0062-05
孙启贵(1963-),男,安徽无为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010sk002);安徽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10030503022)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