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2012-04-13尹学永
尹学永,于 杨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昌黎 066600)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尹学永,于 杨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昌黎 066600)
干燥综合征(SS)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口干、眼干等,可引起其它脏器损害,如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萎缩性胃炎、肝脏损害等。本病属中医“燥证”、“虚劳”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SS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李贵安等[1]将SS分为4型。燥气伤肺证治以清肺润燥生津止咳,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脾胃阴虚证治以补脾益胃生津止渴,方用益胃汤加味。肝肾阴虚证治以滋肝补肾益阴明目,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方用生脉饮加味。张小如[2]将SS分为3型。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生津、清热润燥,方用一贯煎合竹叶石膏汤加味。气阴两虚型治以补中益气、生津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血瘀痹阻型治以活血化瘀、养血润燥,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52例,结果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7%。张颖等[3]将SS分为6型。阴虚内燥型治以滋阴润燥、补肝益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方用黄芪生脉饮合二至丸加减。血虚生燥型治以养血润燥,方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活血、润燥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加减。痰浊内结型治以化痰软坚、养阴润燥,方用二陈汤合生脉饮加减。燥邪犯肺型治以清燥润肺止咳,方用清燥救肺汤合一贯煎加减。陈湘君[4]认为SS早期耗气伤津,多见肺胃气阴两虚,中晚期则以伤及肝肾之阴为主。治疗以酸甘养阴生津为主。潘新[5]从三焦辨证分4期论治。早期以上焦内燥为主,治以养阴润肺、佐以健脾,方用桑杏汤或养血润肤汤加味。中期轻证以中焦内燥为主,治以健脾益胃、养阴生津,方用玉女煎合八珍汤加味。中期重证以中焦燥毒为主,治以养血柔肝、润燥解毒、佐以健脾,方用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味。晚期以下焦燥毒为主,治以补肾填精、润燥解毒、佐以健脾,方用六味地黄汤或三甲复脉汤加味。
专方验方治疗。张水艳等[6]以益气养阴、清热润燥、通络消积立论组方,用金菊清润胶囊(人参,玄参,麦冬,丹参,金银花,丝瓜络,赤芍,野菊花,穿山甲)治疗SS。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口服强的松)(P<0.05)。蔡凤信[7]以滋阴润燥汤为主加减(生地黄,天花粉,麦门冬,天门冬,玄参,白芍,玉竹,石斛,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治疗SS46例,结果总有效率73.9%。吴春华等[8]用加味麦味地黄汤为主(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太子参,重楼,白花蛇舌草)治疗SS。结果治疗组22例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20例中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钱先等[9]以津血同源理论立论组方,用复方制剂生津养血颗粒(生地黄,麦冬,北沙参,鳖甲,阿胶,赤芍,白芍,丹参,甘草)治疗SS,结果患者口干、鼻干、皮肤干、大便干明显改善。
2 针灸治疗
王颖[10]以针刺聚泉、金津、玉液、廉泉、双侧迎香、四白、曲池、太溪、三阴交、太冲治疗SS15例,结果14例有满意疗效。杜革术[11]用益气养阴、祛瘀清热针法,取穴睛明、廉泉、曲泽、气海、血海、三阴交、太溪、太冲治疗SS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白桦等[12]观察电针治疗SS的临床疗效,结果电针治疗组不仅临床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发现电针能够调节体内免疫球蛋白,能通过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改善达到治疗目的。许扬等[13]总结出四辨(辨燥、辨津液、辨经络、辨舌脉)统一经、针刺三部行(天、地、人三部)的临床辨证和治疗思路,将治疗的重点定位于三焦,取穴以三焦经穴为主,配以调理气机、调整内脏功能的腧穴,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3 针药并用治疗
何庆勇[14]在针刺合谷、廉泉、肾俞、三阴交、太溪穴为主的同时,配合服用益气养阴生津中药,治疗SS23例,总有效率82.6%。边晓东等[15]报道针刺选穴金津、玉液、廉泉、迎香、四白、曲池、太溪、水泉、三阴交、太冲,配合服用益气养阴、行气利湿中药,治疗SS60例,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4 小结
中医治疗SS可辨证分型、灵活组方,更加符合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尚缺乏统一的临床分型和疗效标准,科研设计还不够严谨,并且观察时间短,缺乏相应的长程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中医治疗能够控制SS病情发展,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中药治疗剂型单一,大多为汤剂。
不过,相信随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使中医治疗SS更有效。
[1]李贵安,陈爱林,王素芝.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56例[J].陕西中医,2007,28(2):168-169.
[2]张小如,章振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5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5):274.
[3]张颖,马宗仁.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总结[J].中外医疗,2008,27(31):94.
[4]顾军花,茅建春,陈晓云,等.陈湘君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扶正法治疗干燥综合征[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94-1795.
[5]潘新.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1):61.
[6]张水艳,李瑞,朱秀惠.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8):708-711.
[7]蔡凤信.滋阴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46例[J].河北中医,2009,31(6):852-853.
[8]吴春华,王和天.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1):36-37.
[9]钱先,谭玲.生津养血颗粒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分析[J].四川中医,2010,28(6):59-61.
[10]王颖.针灸治疗干燥综合症15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5):37.
[11]杜革术.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0):61-62.
[12]白桦,于澎.电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7):9-11.
[13]许扬,赵英凯,程建斌,等.从三焦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针灸,2006,26(1):57-60.
[14]何庆勇.针药并用治疗干燥综合征23例[J].中国针灸,2007,27(1):38.
[15]边晓东,王寿椿,罗开涛.针药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3):178-179.
R254.989.4
B
1004-2814(2012)06-517-02
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