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与内服法浅论
2012-04-13唐文涛
冬病夏治,传统奇葩,源远流长。临床应用因人、因地,缤纷并呈。然世人因俱伏热或图简便,多采用外用贴穴等法来治各种冬病,虽有功用,但颇有力缓劲薄之感。笔者探求古贤医理,验之临床多年,拙认内服法乃冬病夏治的康复大道,颇有成事的天时、地利、人和之疗效基础,今围绕冬病夏治梳理探求如下。
1 冬病夏治的概念和含义 “冬病”是一类疾病的总括。指每每冬季发病或加重以及体虚易感寒的一类病证。按中医八纲辨证,多属于虚、寒、里、阴病证。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及免疫低下等病症多见。“夏治”概言之乃夏天治疗蛰伏的冬病。具体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借用自然之“温”“热”,采取中药内服或外用等方法,来温补阳气,疏通经络,清除宿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宿病和增强免疫,防治多种疾病目的的一种特色疗法。
2 冬病夏治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基础 2.1 理论渊源及延续 《素问·四气调神》曰:“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既是我们的养生法则,也是冬病夏治的治疗法则。《内经》指出春夏要顺应阳气升发,秋冬要顺应万物敛藏,阴气渐生的特点进行调养。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素问·四时刺逆》曰:“夏者,经满气溢,入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邪气者……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内经》从生理上、病理上指出,夏天人的阳气,充分贯通经络气血,营卫调和卫气强盛,甚宜驱邪外出。故《灵枢·病传》曰:“病先发于肺……冬日入,夏日出”。《素问·藏气法时》曰:“病在肝,愈于夏”;“病在心,愈于长夏”。这是概括指出了适宜夏季治愈病的范畴。《内经》还强调:“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季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的阴阳平衡和健康,所以人与自然界应顺应调谐。历代医家在药食同源的基础上不断续阐《内经》精微。如清·张志聪所言:“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四时用药治疗时强调:“春月宜加辛温之药……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辛温之药……以顺化成之气;……所谓顺四时而养也”。
2.2 理论基础 冬病夏治理论的产生,是有很广泛的文化和医学基础的。
2.2.1 从气机升降论冬病夏治:《易经》的震、离、兑、坎等四卦象,能演示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天人合一,中医的气机升降论与之相得益彰,相互为用。如离卦是中虚外实之象。夏天人体阳气升浮,实于表,虚于里,采用温补之法,可夯虚为实。卦象演,气机调,正气盛,邪自驱。
2.2.2 从四季阴阳论冬病夏治: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是四时五气,五气太过或不及都会致人生病。“冬至”与“夏至”是四时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夏至,体内阳气的胜复达到顶点,而体内冬伏的寒凝之气也是最薄弱,最易化解之时,此时驱邪事半功倍。故《灵枢·顺气》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从阴阳互跟而论,春夏养阳,可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是抗病和驱邪的内在动力。正如明·张介宾所言:“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2.2.3 从体质学说论冬病夏治:个体的体质因禀赋及后天调养不同,而有差异,卫外抗邪和驱邪能力亦有不同。素体阴盛阳衰或阳虚气弱者,易外感病或患冬病,甚或即病迁延。夏天人体阳盛于外,虚于内,此时补阳益气,能较快调整体内阴阳失衡,强盛体质,增强抗病和驱邪能力,较快清理沉痼,袪邪康体。
2.2.4 从脏腑学说论:冬病者,与肺、脾、肾三脏亏虚密切相关。三脏阳气不足,是患冬病的首要原因。素体阳虚或冬寒阴盛伤及脏阳,阴寒之邪凝聚体内,缠绵作祟,均可致冬病。春夏阳气升发,人体阳气外实内虚,此时平补肺脾肾之阳,可使阴阳平衡,正气强盛,同时清除体内阴寒沉痼之邪,事半功倍。另外夏天储备阳气,就像多数动物储脂冬蛰一样,可抵御冬寒之气伤及脏阳。据现代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功能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补肾、健脾、养肺可提高机体各项免疫指标,改善人体免疫状态。
3 冬病夏治法是中医治则的境界体现 “治未病”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大法,是未雨绸缪的境界体现。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夏天人体阳气旺盛,脏腑相对协调,气血旺盛,冬病蛰伏并处于缓解期或弱势不发作期,此时对人体阴阳进行调整,既是治未病,也是缓则治本的具体体现。用振奋的强阳,驱除体内的弱势痼疾及阴邪,是用最小的成本(时间、药物等),博取最大的成果。而调整人体阴阳,应首选中药内服法。
4 冬病夏治重在调理肺、脾、肾脏 肺是脏腑华盖,为人身开放门户,又是“宗气”之所。其上接天气,内贯百气。肾、脾为先、后天之本,是机体立世之根,亦是强身驱病之基础。天人合一,脏腑相谐。是否冬病,与卫气强盛及肺、脾、肾三脏盛衰密切相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夏天外阳盛大,冬病蛰伏。肺脾肾三脏阳气相对旺盛,驱邪力强,稍加鼓动,阳气振奋,宿邪清除。素体虚弱者,亦可通过养肺、健脾、益肾等治疗,较快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和抗病能力。所以冬病夏治要着重调理肺、脾、肾三脏。
5 内服法最能体现脏腑的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
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是中医的诊疗纲要,而脏腑辨证是实践纲要的基础,同时脏腑也是机体治疗的靶器官。中药内服治疗能充分发挥中药“四气五味”的药性及偏性,借以调理疾病导致的机体脏腑阴阳失衡和气血失调。所以中药内服法是论治脏腑疾病的首选,也是冬病夏治取得最佳疗效的保证基础和主要方法。
[1]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32.
[2]田代华.《灵枢经》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4.
[3]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