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发展
2012-04-13吴声功
吴声功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发展
吴声功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从世情、国情与产业背景看,当代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优化升级。产业优化升级,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如何以创新为支撑,通过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第二,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扶持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第三,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第四,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埋入“创新精神”种子,迈开创新的步伐。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背景
背景1,世情背景:“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呈现的新格局。
如果说,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经济版图,那么,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则导致了世界经济再次发生强震。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第一,全球贸易格局变了。在这场危机发生之前,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分化为三个主要板块:一是以美国、英国、西班牙等为主的“金融—消费板块”;二是以德国、日本、中国、韩国为主的“制造业—出口板块”;三是以俄罗斯、中东、非洲为主的“资源—输出板块”。这三个板块的循环,使全球经济获得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贸易格局:一是打破了“金融―消费板块”与“制造业―出口板块”之间的循环机制。二是部分贸易“顺差国”与“逆差国”的角色有可能发生转换。
第二,世界金融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大型投行与全能型的商业银行受到重创。这直接影响到伦敦和纽约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纽约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金融中心,而且具有国际影响力。伦敦是中等强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且受到美国的影响。就长期而言,美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可能减弱。未来5年,随着全球金融重心向东方转移,亚洲国家将处于历史性的转型机遇期,预计全球会形成美国、欧洲、亚洲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场。
第三,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危机过后,单一的某种新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只有具有经济增长与竞争力、增加就业、节能减排三重效益的新型产业,才称得上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增长点。危机过后,低碳经济被认为是未来经济最有希望的增长点,因为它具有明显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节能减排三重效益。欧美主导的“绿色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正因为看到低碳经济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各国政府才不遗余力地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激烈角逐。未来5年,以IT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将被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节能、储能、新材料、环保、基因等产业取代。
经济运行是有周期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都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从新一轮发展周期看,全球经济仍具备持续增长的动力。
一是从需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看:首先,发达经济体需要更新基础设施和加大新能源投入,这将全面带动市场需求。目前美国大部分基础设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罗斯福时代为应对大萧条所建,危机过后,美国面临大规模更新建设的投资需求。奥巴马政府已计划在10年内投资1 500亿美元,用于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商业化进程、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规模、提高能源效率、建立低排放燃煤发电厂、建设新一代生物燃料和燃料基础设施、对新的数字化电网进行投资。其次,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能够带来新一轮的发展。目前新兴经济体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等待转移,远没有达到“刘易斯拐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更低。可以说,未来10年世界将进入一个城市化时代。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从1950年到203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4.46亿人增加到10.15亿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3.04亿人增加到40.2亿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带动庞大的市场需求。
二是从供给层面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看,未来世界经济增长潜力由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是以资本增长为前提的,资本赢利能力的强弱及其现实赢利状况,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危机过后,低利率环境和金融市场重新恢复活力,必将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二)劳动力供给状况。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2020年前,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人口红利”期,这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劳动供给因素。(三)资源利用效率。本轮全球经济失衡加剧是资源紧张的一个主要因素,未来5年发达市场在技术创新上将取得新突破,全球可望在低碳排放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上取得突破,解决中长期经济增长面临的瓶颈,借此挖掘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背景2,国情背景: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与成长的潜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经历周期性的挑战。经济周期有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之分。从中周期看,我国自1953年以来大致经历了9个中周期,目前第9个经济周期正进入低谷阶段,预计2011—2020年将是我国第10个经济中周期。无论是中国政府的各项经济指标,还是中国高层的对外战略,都将“政治时针”指向这一特殊的5年——“十二五”时期。如果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超越亚洲“四小龙”,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的话,那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是我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历史机遇。
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潜力依然较大。
从需求层面看,“十二五”期间,中国处在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时期。
第一,中国依然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工业占GDP比重大约43%左右,如果加上建筑业大约为48%—49%,工业化的任务相当艰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务院推出的十大产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振兴规划,前9个产业都是工业,就是说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将释放出相当大的能量。与此同时,“十二五”时期还是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将全面带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居民消费和农村人口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中国人的消费结构也面临着升级。尽管目前中国的消费率比较低,但扩大内需国策和新一轮消费潮将带给中国更长久持续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进入新的自主性的经济增长周期,其动力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消费主义浪潮的兴起。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 266美元,超过3 000美元,正是消费升级的起跑线。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 700美元,超过4 000美元。中等收入阶层较集中的沪、京、粤、浙等发达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表现尤为明显。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构性推动力。乐观地估计,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中国消费率将不断上升。
第三,技术升级潜力巨大,将激活外部需求。危机过后,利用商品首次拥有率提高的机会会逐渐消失,但新兴经济体对消费品的需求,会出现一个从低价向高价品牌“升级”的新现象,我国可以利用机遇,加大技术升级力度,在满足新兴市场中高端消费品和投资品需求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
从供给层面看,“十二五”期间,中国供给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资金面依然相当宽松。一方面,国内的高储蓄率必然带来高投资率。中国的高储蓄率全球闻名,高储蓄率能够直接改善金融环境,从微观来看,它能够帮助形成低利率环境,从而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从宏观来看,它能够改善国际收支情况,让经济体有能力低估本币,从而借助成本优势扩大出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 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7%,这个速度主要是投资带来的。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升将吸引外部资金的不断流入。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做到稳定周边市场,那么人民币很可能在周边空间成为一种主导货币。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有利于扩大中国对外部资金流入的吸引力。在未来10年内,全球的跨国投资将会保持向上的走势,而在所有的投资东道国中,中国毫无疑问将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首选,吸引力排名第一。
第二,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的获利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前,劳动人口为9.23亿人,预计到2017年峰值时达到10.01亿人。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仍是中国“人口红利”的获利期,尚有较多的“人口红利”可以分享。
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出口更具竞争力。危机过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产品除了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之外,出口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在消费品出口上,大部分属于生活必需品或低端产品,具有很强的刚性需求,可以不断在发展中国家扩大市场份额;在投资品上,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诸多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等也在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提高市场份额。预计2011—2020年我国出口增长仍然可以维持15%左右的年均增速。国内需求提升将会加大进口力度,进口贸易可望保持15%—20%的年均增速。按此速度,我国可望在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商品贸易大国,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
背景3,产业背景:产业结构的失衡凸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三大基本问题: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生态运行。其中,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两个互相联系的主要方面。产业升级是指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或高级化。从我国目前的国情讲,产业升级,一般而言,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服务业产值比重上升,这有利于解决就业这一民生之本。但是应具体分析,从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看,2010年,中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0.2%,第二产业为46.8%,第三产业为43%。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0%(由此可见,中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必下降了),第二产业为20%(由此可见,中国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可适度下降),第三产业为70%,现在发达国家正在再工业化,回归实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必定会下降。中国第三产业虽应上升,但不必达到70%。二是在三次产业内部,尤其是制造业,研发、设计、品牌效应等高端环节所带来的产值比重上升。三是在各类产业形态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上升。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已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结构优化,即经济结构的优化,它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协调、合理。这是一篇值得认真做的文章。比如,中国的航天飞机上天了,但中国军用发动机(无论是飞机还是军舰用的发动机)却是“万国造”,从各国购买的。中国的首艘航母仍用乌克兰发动机。又如,中国虽然是世界加工厂,但大部分出口产品是加工品,品牌是人家的。现在,有不少外包业务,仍然是给人家打工,利润就不可能高了。可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要做好结构调整这篇文章是不容易的。因为,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部运行过程。经济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动力结构、产业类型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产业形态结构。经济结构扭曲的根源往往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十二五”期间,我国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就集中在产业结构上。
第一,在总需求结构中,过度依赖于出口,我国对外依存率超过60%。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部市场时,世界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受到影响,小则“伤风感冒”,大则“伤筋动骨”。尤其是作为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增长长期建立在外部需求基础上,依靠出口驱动,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在内需结构中,过度依赖于投资,消费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的空间。
投资与消费失衡是现行增长方式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消费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投资增长速度,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消费和投资在绝对值上都有较快增长。但是,总体上看,消费增长的速度长期滞后于投资增长的速度,导致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
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需求持续扩张,投资率特别是固定资本形成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投资率由1978年的38.2%上升到2009年的47.7%。有数据显示,同期世界投资率总体上稳定中略有下降,从1978年的24.2%下降到2006年的22.4%,其中,高收入国家投资率为21.2%,中等收入国家为28.1%。2008年,巴西、印度、俄罗斯联邦的投资率分别为18.9%、39.2%、25.3%[1]。可见,我国投资率明显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国家。
二是同国际上比,我国消费率相对偏低。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48.0%,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20多个百分点。
三是与历史相比,当前我国消费率处于改革开放以来较低的阶段。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我国消费率呈逐步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消费率下降尤为明显。2000年为62.3%,2009年急剧降至48.0%,9年中下降了14.3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最为突出,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在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大的同时,居民消费占比却不断下降。1978年居民消费为48.8%,2000年为46.4%,2009年下降到35.1%,成为历史最低点,9年时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
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下降十分突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62.1%急剧下降到2009年的23.8%。这一方面和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农村消费能力相对下降、消费信心严重不足。
四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内在增长动力相对不足。1979—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年均增长分别为7.3%和7.2%,同期GDP年均增长9.9%,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4.61%。城乡收入增速比GDP增速低2.6—2.7个百分点,仅为财政收入增速的一半。在社会消费能力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18%左右的增长,但消费依然不足,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失衡。
与各国相比,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偏低。例如,2008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6%,而同期印度为66.6%、俄罗斯为82.9%、澳大利亚为73.8%,均远高于我国。
第三,在我国目前工业结构内部出现“恶性重复”,不仅传统产业在建产能逆势扩张势头强劲,而且近期风电设备等新兴行业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的趋势已经显现。这些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不转变了。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生态型发展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而其核心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环境保护。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态,带来水质、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问题。由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节能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与减少主要污物排放的形势十分严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这也促使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保护环境。因此,“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不仅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要保护环境,而且要“发展环境”。
二、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现在的问题不仅是要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哪些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讲,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从历史上看,有很多国家干得不多拿得却不少。因为这个国际分配体系是他们强力打下的。生产创造财富,但获取财富的多少则取决于国家在国际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历史表明,只要存在国家间的竞争,国民财富就主要是国际分配而不主要是国民生产的结果。
天下都是“造食”(自主型)的主宰“找食”(依附型)的。老英帝国当年称霸世界最致命的招数是把本国发展为“造食”的主人,同时又把别国变成“找食”的动物。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有人说西方是想让中国放弃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其实不完全。西方人实际上是想让中国走拉美式的“找食”即依附型资本主义道路,而不是欧美式的“造食”即自主型资本主义道路。美国南北战争的实质是美国要走自主型的资本主义道路并为此与欧洲霸权发生冲突。退一步讲,即使中国真要走欧美式的自主型资本主义道路,与美国当年面对的形势一样,西方人,尤其美国人是不会让中国人轻轻松松地去选择自主道路的。在这方面,俄罗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反过来看,即使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有自主型的苏联模式和依附型的东欧模式。毛泽东当年拒绝的是东欧模式,并为此与苏联发生了冲突。
曾经在1786年与英国签订《伊甸条约》的法国人,当时认为如果法国给予英国工业品输入以优惠待遇,以此为条件,法国的葡萄酒与白兰地就能够在英国畅销,法国一下子就能够繁荣。然而,当时法国在与英国交换链环中处于技术下端,而当时的许多法国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用初级产品同英国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进行交换,结果吃了大亏,最吃亏的是法国农民。英国资本打入法国,法国小农场主纷纷解体。法国农民根本没办法与英国工业进行竞争。法国农民解体后就进了城,1789年法国大革命就爆发了。大革命给法国带来了巨大动荡。当时真正认识到法国动荡原因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拿破仑。拿破仑战争本质上来说,是第一次抵御资本全球化并在抵御中实现民族国家从农业国家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型的战争。拿破仑用军事手段将英国资本封锁在欧洲之外,形成一个法国独享的垄断市场,净赚欧洲的钱。拿破仑的法国尽管被打败了,但法国由此形成了自主性的国家生产力并使法国避免了依附型的“拉美模式”的危险。
这些历史经验,对今天的中国人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不在劳动权,而在包括资源在内的财富分配权。如果财富仅靠诚实和勤奋劳动就可获得的话,那国家就不需要国防生产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较低的现代化实现程度决定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再看看这样的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事实告诉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中央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这意味着,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中国要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根据测算,如果能够在今后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否则就不能够完成在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必须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计划将单位GDP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6%—17%。
第三,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必须降低对外技术依赖度。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生产手机、计算机、程控数控机床分别付出价格的20%、30%和40%的专利费用。据专家估计,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我国只拿到剩下的8%的利润。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要避免依赖于人、受制于人,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看,十分清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能不走创新之路。
三、以创新为支撑并通过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1年7月2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中国创新是纸老虎》的文章。该文讲:几乎每周都有关于中国在创新竞赛中将要超越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头条新闻。专利申请量在上升,中国正在出口高科技产品,而西方正走向没落。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诚然,中国研发经费开支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1.5%。中国占全世界研发经费总开支的比例在2010年时已达到12.3%,落后美国位居第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2008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20.3万余件,是位列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
但中国超过95%的申请量是在国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而且涉及“创新”的绝大多数专利只是对现有设计的细微改变。最好还是看除中国之外的国家对中国创新的认可。最具说服力的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三方专利局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只有473件,而美国是14 399件,欧洲是14 525件,日本是13 446件。直截了当地说,2010年,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0%,占全球 GDP的9%,占世界研发经费开支的12.3%,但是被任何世界领先的专利局批准的专利申请量只占1%。而且,源自中国的专利当中有一半被授予外国跨国公司的在华子公司。
虽然我不赞同中国创新是纸老虎一说,但为什么创新投入和产出会存在如此大的差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一是应找出原因,二是应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如何创新。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言,还有一个如何通过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
先看原因,一是创新需要时间。创新不仅需要努力,需要投入,还需要储蓄丰富的经验,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二是创新被行政化了。现在,各级研发项目的资金被高度行政化了。三是重量不重质以及通过国内标准而非国际标准来评估和奖励研究活动,再加上评价体系本身的问题与权钱交易,使得我国的科研氛围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在不少方面出现学术欺诈。这已引起有关方面关注。四是中国人喜欢赚安稳钱,将财富投资到稳健的房地产投资上。房地产的暴利让微利的工业制造业无心恋战,中国制造业优势渐失,造成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来讲,也是需要认真探讨的。现在有不少创新是花拳绣腿;还有的美其名曰创新,其实是人家已经搞过,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或稍微变换点花样,或者是新瓶装老酒,并没有新意。尤其是技术创新,有许多技术创新,虽然获得专利,但却没有市场,产生不了经济效益。有的虽然曲高,但和者甚寡。有的纯粹就是摆在实验室或展厅里做做样子,生产上用不上,市场上推广不了。不要说走向世界,连本地也走不了。这样的创新,有还不如没有。
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言,创新是重要支撑;如何以创新为重要支撑,并通过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
第一,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是否像一些人所讲的,既然是“自主”,那就什么都应当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如果这样理解,就是片面的。尽管一些关键技术必须依靠自力更生,但我们讲的自主创新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统一,即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独立自主地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绝不是什么都由自己干)。
重点跨越,指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什么都想创新,是做不到的。只能是重点跨越、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要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比如飞机发动机,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对于我国都是紧迫需要的,其关键技术就必须着力突破,如果不着力突破,想花钱买人家的技术,人家是不可能卖的。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扶持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全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其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更应该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发达国家,自主创新唱主角的都是企业。100多年的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如汽车领域中的福特,发明了生产流水线;航空领域中的波音,将金属疲劳知识应用于新飞机的开发,使喷气式飞机投入商业化运营;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发明了尼龙……这些公司都是技术创新中的领头羊。现在,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
应该说,近些年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华为、海尔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比如,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于企业。但总的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要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舞台上立足。企业要在自主创新中唱主角,既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从企业来说,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把创新置于企业战略的最重要位置。对总体实力偏弱的我国企业来说,不走创新之路,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其次,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完善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要舍得投入,把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集中到创新上来,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加大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
从政府来说,主要是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大环境。比如,制定和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推出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和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还要特别加大对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这些企业承担国家研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扶持与鼓励企业创新,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尤其是要重视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依靠自主技术起家的中小企业,是最富有创新活力的。据统计,美国的企业创新产品中,82%来自中小企业。要通过创业投资、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创新,说到底就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或者一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的否定或突破。它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对自己进行否定,对权威的意见提出质疑。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巨大勇气和魄力。因此,有没有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应该说,中华民族文化中有重视创新的一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但也要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敢于冒尖者视为“冒失”,把打破常规者看作“异类”,把富有个性当成“不成熟”。我们的一些科研机构,硬件设施都是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素质很优秀,待遇也相当高,但科研成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与不利于创新的氛围有很大关系。
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努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引导人们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思维定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鼓励冒尖、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冲破陈规。同时,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文化是“软”的,体制是“硬”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根本之一就是要着力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保证各种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久前,深圳市出台法规,对改革创新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探索创新允许失败”,如改革创新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造成一定损失,可以免于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这就为推进自主创新提供了制度上机制上的保障。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的能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此外,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国外的再贵也要用,国产的再好也不用”现象,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一大障碍。对此,关键是要政府带头,发挥示范作用,建立和完善向自主创新产品倾斜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群众的消费心理和习惯。
第四,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埋入“创新精神”种子。
创新是要有氛围的,即要有创新环境。
对于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来讲,不仅如前所讲,要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而且要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中国现在很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则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而且对于创新来讲,一家企业创新,孤掌难鸣,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众多企业创新,形成集群,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但这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协调,仅靠企业是难以集群的。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讲,则要埋入“创新精神”种子,弘扬创新精神。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又都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无论是“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还是“五个坚持”,都不仅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而且都要通过创新发展这条途径才能实现,只不过各自强调的侧重点和要求不同罢了”。至于如何以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并通过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A84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8444(2012)01-0008-08
2011-10-19
200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调整视域下科学发展观在苏南的实践”(09BKS009)。
吴声功(1952-),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合作研究。
责任编辑:张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