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招商引资的演进特点和战略取向研究
2012-04-13钟荣丙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科研处,湖南株洲41200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愈显重要,可以直接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和转变产业形态,株洲市委、市政府将招商一起高度的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一 株洲招商引资的发展历程
(一)招商萌芽阶段(1951年至1984年)
株洲市招商引资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建市初期。从1951年至1958年,共引进苏联和波兰的资金1694万卢布(约合1863万美元),用这些资金购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了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这是株洲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萌芽,奠定了株洲作为工业城市的基石。
(二)平稳起步阶段(1984年至1991年)
1984年,在湖南省第一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株洲与日本、香港客户签订了两个中外合资经营项目,正式成为株洲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它的成立,标志着株洲市招商引资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1984年至1991年,株洲市共办三资企业16家,直接利用外资505万美元,年产值8000万元,年出口创汇约200万美元。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0年)
1992年秋季,株洲承办的国际烟花节,掀起了株洲市对外开放的高潮。1994年,株洲市招商局正式挂牌成立,全市9个县市区逐步设立招商引资工作机构,对促进和扩大株洲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年至2000年,株洲市累计批准引进外资项目270个,投资总额近8亿美元。
(四)科学跨越阶段(2001年至今)
“十五”期间,招商引资作为株洲市三大经济工作之一,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专业机构,充实了专业队伍,招商引资工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有了长足发展。
“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先后引进了“中盐”、“中材”、“中铁”等10家中字号企业和“德国西门子”、“日本雅马哈”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1]
二 株洲市招商引资的演进特点
(一)项目趋精
近年来,株洲市着眼“千亿产业”,面向“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逐步大型化、低碳化。2007年,总投资35亿元的北汽控股南方生产基地项目,年产20万辆汽车。2010年,投资100亿元打造炎帝文化景观中心的神农城项目;投资150亿元打造湖南动漫、创意、休闲文化产业基地的湖南华强文化产业基地项目;投资70亿元的湘水湾文化休闲健康产业基地项目。2011年,投资120亿元的株洲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合作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三湘湘雅健康城项目、投资50亿元的北汽二工厂项目。
(二)方式趋活
1.主要领导带头示范。有时市委书记带队参加了江浙招商活动;有时市长带队分别赴京津塘、长三角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对接重大项目;分管招商引资的市级领导多次带领小分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
2.常规方式联动并用。一是积极组织参加“中博会”、“港洽周”、“沪洽周”、“深洽周”、“湘商大会”、“湘台经贸交流会”等各类大型活动。二是株洲市在广州、深圳、上海设立招商联络处。三是茶陵、醴陵、高新区等成立了专业的招商公司,开展了专业招商。四是各县市(区)派驻外地的小分队敲门招商也是各显神通,各开门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舆论宣传推波助澜。株洲日报、株洲电视台、株洲电台等八大新闻媒体和政府公众信息网、株洲新闻网对株洲市招商引资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
(三)服务趋细
1.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对外来投资者做到热情有礼,推行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变通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工作作风,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重大项目享受“全程代办”,实行“绿色通道”制度。
2.不断建设服务平台。株洲招商引资网正式开通,在传播区位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信息上,株洲市又多了一个好渠道,为客商提供“一站式”、“一网式”的招商服务。
(四)效益趋好
1.经济效益凸显。
(1)综合实力全面提高。株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二,中部非省会城市排名由第8位上升到第1位,全国城市排名由73位上升到64位。醴陵、攸县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十强县”,醴陵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部“十强”。
(2)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上实现“四个翻番”:GDP翻番,由2005年的521.6亿增加到1200亿,增长1.3倍;财政收入翻番,达到130亿,增长1.2倍;消费品零售总额翻番,由181亿增加到450亿,增长1.5倍;固定资产投资翻番,增长 2.6 倍。[2]
(3)经济结构稳步调整。到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4.8:34.7,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4%,非公经济占株洲规模工业比重为53.9%。①
2.社会效益明显。
(1)城市品位快速提升。近年来,一大批大项目大力推动了株洲的新型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城乡环境明显提升,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2)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43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8元,年均增长15.1%;新增城镇就业25.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②
(3)“两型”建设率先突破。一是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云龙示范区完成投资45.6亿元,云峰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职教大学城、欧洲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天易示范区拉开大河西发展框架,武广新城、栗雨中央商务区、湘水湾生态公园建设进展顺利,电动汽车、风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着力“两改四提”。二是“两型”产业全面发展。株洲产业正全面加速从“高碳”向“低碳”,从“制造”向“创造”转变。[3]
(4)旅游升温成效明显。2010年,旅游总人数达到122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78亿元,增长30%;包装策划35个重点旅游项目,总投资578.7亿元,神农城、湘江风光带、荷塘月色、神农福地、酒埠江4A景区创建等项目全面启动,鹿原镇、酒埠江镇获评省特色旅游名镇。
三 株洲市招商引资的现存问题
(一)招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株洲市引进投资的业绩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差甚远。2008年,株洲市利用外资3亿美元,深圳利用外资40亿美元是株洲市的13倍;株洲市引进外资项目38个,深圳引进外资项目3046个是株洲的近100倍。与江西赣州比较,近两年来,赣州招商引资工作突飞猛进,2008年实际引进外资8.3亿美元是株洲市的2.8倍;引进内资209.29亿元是株洲市的1.5倍。2008年株洲市引进外资总额居全省第4位,引进内资总额居全省第8位,落后于长沙、郴州、岳阳、衡阳、常德、邵阳和益阳。[4]
(二)项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注重短期效应。少数县(市)区为了追求见效快的短期效应,“见鱼就抓,见虾就捞”,只求项目有无,不求项目好坏,个别县引进了一部分高耗能企业和高耗能项目。2008年深圳引进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62%,株洲市仅为7.88%。
2.资金运行率不高。一方面,“十一五”以前,引资项目以中小项目和企业为主,大型项目不多,能形成产业链、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的旗舰型项目更少了,当年投产竣工且能产生效益的项目甚至是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株洲市招商引资成功地签约了项目比较可观,但项目的履约率不高,签约项目多,实际到位资金不高。2009年,某区签约13个项目,至今却还没有一个项目真正落地。
(三)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1.激励机制不全面。一是激励对象不全面,目前只考虑了激励招商引资的职能部门、责任部门以及招商引资中介人,而没有想办法激励企业家去招商引资。二是激励方式不全面,目前株洲市侧重物质奖励,轻视精神鼓励,而且物质奖励比较注重发放奖金。
2.责任机制不到位。目前,没有形成全民招商的氛围,也没有把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把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3.管理机制不协调。一是在一个区域内,招商与园区的管理体制相对独立,分管园区一个领导,分管招商又是另一个领导,业务衔接工作量大,资源较为分散。二是招商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制定规章制度、协调关系等方面容易引起异议。三是角色错位。招商引资的主角是企业和有关中介机构,政府部门是管理者、引导者。而有时成了“企业搭台、政府唱戏”的角色错位。
(四)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对来株洲投资兴业的客商没有实行“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还不畅通。二是个别职能部门缺少主动服务的意识,“索拿卡要”现象仍时有发生。三是个别地方和部门重招商活动、轻跟踪服务,重承诺、轻兑现的现象仍有不同程度存在。
四 株洲市招商引资的战略取向
(一)项目取向:大型化和低碳化并重
1.项目大型化诚可贵。项目大型化是贯彻“招大商、引外资、建集群”的总体方针,“引进一个、辐射一片”的目标。
强化战略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重点针对发展前景好的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和行业100强等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开展招商活动;围绕轨道交通、汽车整车与零部件、航空航天、服饰、陶瓷等五大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延伸扩展产业链;围绕株洲市初步确定新动能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文化创意产业、新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开展招商活动。
2.项目低碳化价更高。项目低碳化是建设“两型”社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针对一些技术能力强、产业带动性强、高附加值、低消耗“三高一低”的精品项目进行定向招商。
(1)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一是突出以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为主的战略性低碳项目招商,重点引进脱硫脱硝、排放监控、新一代生物燃料、热电冷联产、光伏发电、二氧化碳捕获等技术和产业化项目。二是重点引进新能源、再生能源型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推进太阳能、核能、风能等产业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智能交流和直流立体系统等相关产业。三是积极引进国家支持发展的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
(2)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保险、商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旅游等战略性现代服务业,面向全球招商高端化、战略性现代服务业项目(企业),推动服务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3)大力引进金融服务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银行、证券、期货、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在株洲设立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及后台服务机构;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参与市属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吸引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基金)前来设立各类股权投资企业。
(4)大力引进商贸零售业。重点引进国际高端零售企业、跨国采购龙头企业、跨国渠道商、国际贸易服务企业、贸易促进机构、国际优质展会及其组织机构等,鼓励国内外资本改造提升传统批发市场和建设休闲食品集聚区。
(5)大力引进文化产业。重点引进文化创意、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博览、设计服务、软件产业、艺术品业、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制造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重大文化功能区建设;大力引进文化产业创业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孵化器),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创业服务。[5]
(二)内容取向:招财和招智并重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招商引资”转向了“招智引商”,实现招财和招智并重。
1.招财诚可贵。积极寻找本地优势与外来资本的结合点,依托产业基础招商,强化政策优势招商,利用市场空间招商;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讲求实效,做到主动出击与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要进一步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云龙示范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提高优势产业聚合程度;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积极接受沿海地区的产业辐射和转移。
2.招智价更高。
(1)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招智的常规途径。直接引进专家、教授、学者,鼓励他们带技术、项目、产品、专利参与合作或直接创业;由政府给予资助,在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吸引优秀硕士、博士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采取兼职、“假日博士”、“星期日工程师”或博士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借用智慧和技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2)优化聚集人才的环境。一要设立专项资金,对具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具有培养前途的潜质人才进行资助扶持,激励人才成长。二要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对为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引才、引智与项目开发和课题攻关的社会影响。三要建立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人才合作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可借鉴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协议的运作过程、工作方式和协议框架,相互之间建立区域人才合作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共享。[6]
(三)环境取向: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并重
1.优惠政策诚可贵。
(1)活用上级政策。一要认真落实和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湖南省给予外来投资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要根据株洲市实际情况向国家、湖南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许多企业对优惠政策知之不多、用之不活,甚至还不懂用、不会用。
(2)细化本地政策。一要明确和细化园区土地价格、地方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并实施到位。二要对投资5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推行“无费”政策,园区引进工业类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需缴纳的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除上交中央、省级相关费用外,其他市级留成部分先收后全额返还。三要设立特殊激励政策,加大对项目直接引荐人和项目中介人的奖励;建立招商项目开发专项目资金,特别是要对开展大项目、好项目前期工作给予扶持;设立招商奖励基金,“以奖励代投入”;对外来投资企业根据地方税收贡献实行特殊奖励。
2.优质服务价更高。
(1)强化政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一是真正实行由相关部门“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公,做到对外来投资企业的“一条龙服务”,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各单位服务窗口要把各自对外来企业的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及手续要求等内容公示,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公示承诺制、服务限时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行为规范、协调运作等规章制度。
(2)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重点项目或工程,建立重点调度机制,明确服务责任单位,派驻联络员,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事项的全程代办服务机构,对重大产业类项目的立项审批、工商税务登记、国土规划报批、工程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免费代办服务;优先保证重大项目用地指标,项目用地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特别支持。
(3)建立沟通机制。一方面,建立与外来投资企业决策层对话的沟通制度,听取企业意见,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后备干部到龙头企业及其母公司挂职锻炼制度,当好企业家招商引资工作的联络员。[7]
(4)开通投资企业投诉网站。投诉网站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与受理的渠道;二是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沟通的平台;三是外商投资政策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机构。
(5)加大治理力度。对优化投资软环境要敢动真格,对部门的不良行为要撤换主要领导,提高政府的权威和政策的执行力;对强揽工程,阻工等陋习要强力打击;对非要市主要领导出面协调的环境问题,要采取问责制,以此调动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心。
(四)载体取向:平台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
1.平台建设诚可贵。
(1)园区建设。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通过投资、联营、入股、控股、独资、收购等方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精简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二是提高用地效率。研究和探索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新途径,政府投资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不符合单独用地条件的中小型企业构筑发展平台;鼓励园区企业通过整合原有土地自建标准厂房,实现资源共享,切实保证园区土地的集约使用效率。
(2)投融资平台建设。一要全面摸底。建议相关部门对株洲市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其资本金到位情况、贷款余额数量、资产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统计和审计,并分门别类地提出债务偿还途径。二要分散风险。充分发挥本地资本市场的作用,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途径整合投融资平台公司,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三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人大、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管机制,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资金使用情况、偿债能力进行全面评估。[8]
(3)中介机构。一是充分利用节会、展会等平台,全方位推介株洲招商项目。二是通过各级协会、商会的牵线搭桥开展招商活动。三是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选拔一批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骨干到省部级部门、沿海地区招商专门机构进行挂职或培训;每年至少要组织1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专题培训。
2.机制创新价更高。
(1)完善目标责任制。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层层负责,奖罚分明,狠抓落实”的原则,每年年初对各县(区)、园区、相关经济部门下达招商引资目标和项目落实考核指标,把招商引资业绩纳入对各县市(区)、园区、相关经济部门的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考核和政绩考核。
(2)完善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做好项目包装发布工作,使资源优势真正变成具体产业项目。加强项目的挖掘、收集、筛选、论证、储备和推介等工作,重点谋划一批产业聚集度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社会贡献大、基础优势强的项目,做到“在建一批、储备一批、考察一批、论证一批、推介一批”。
(3)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一是利用多方外联网络,建立起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与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信息资源管道,了解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招商动态信息,实现招商信息资源共享。二是与上级商务、招商部门和有关园区建立招商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定期沟通,通报项目情况,形成项目互补的合作功能。
(4)完善腐败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进行业前教育。针对初步走上招商岗位或初次外出招商人员,在上岗和外出之前,进行廉政教育和预警提示,重申招商政策法规和纪律规章,提前打好“预防针”。二是完善集体决策制度。这个制度的主要职能是在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部署与安排、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审批、优惠政策与奖励措施的制定、特殊项目优惠条件与标准的落实或变更等方面,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三是建立“廉政准入”制度。对项目投资方行为不端、用非正当竞争手段进行投资牟利的,记入“黑名单”,从严限制其投资行为,促使客商依法经营、诚信从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5)完善督查机制。切实兑现各项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和案件,对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要坚决处理到位,取信于外商。同时,建立定期走访、调查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投资者的心声,对外商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从而实现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的提升。
(6)完善考核机制。一要成立考核机构。即成立招商引资年考核评审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招商引资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任,市纪委、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企业发展促进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优化办等单位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考核。
二要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招商引资情况:主要考核该年度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市外资金情况、项目跟踪落实情况等。工业发展情况:主要考核各级工业总产值、工业税收、工业项目、工业素质、出口交货值、安全生产等方面内容。服务情况:主要考核服务对象对当地政府或部门服务质量的评价等。
考核指标主要有:合同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百分比;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百分比;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比;工业税收比上年增长百分比;工业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增长百分比;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百分比。[9]
三要完善考核办法。首先是考核办法要精细化,其次是县(市、区)和市属相关部门应分开考核。
四要强化考核奖惩和落实。对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地区和部门按照考核办法给予奖励;对未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取消评先评奖资格。考核严格实行“一公布、三挂钩”。“一公布”:每月排名,在媒体上公布。“三挂钩”:一是与政绩考核挂钩;二是与评先评优挂钩;三是与经济奖罚挂钩。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2012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
[1] 株洲市统计局.对实现株洲工业招商引资新跨越的几点思考[EB/OL].株洲市政府门户网站,2011-10-09.
[2] 张水湘.“十一五”株洲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实现“四个翻番”[N].长沙晚报,2010-12-11(4).
[3] 周怀立.打造两型火车头——株洲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N].湖南日报,2011-11-8(T2).
[4] 历铁夫.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调研报告[EB/OL].株洲市政府门户网站,2010-06-29.
[5]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N].广州政报,2011-08-26(3).
[6] 周爱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背景下临港区域紧缺人才集聚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以河北临港区域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45-46.
[7] 艾 斌,谢志雄.株洲:招商追求“低碳”,开放对接“两型”[N].国际商报,2011-09-12(2).
[8] 陈少强,吴育新,马忠华.理性看待地方融资平台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0(6):23 -24.
[9] 中共株洲市芦淞区委员会,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芦淞政府门户网站,2009-12-15.